天使也会变魔鬼
2014-11-25胡善恩
胡善恩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昆虫研究室主任张真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说:“生物入侵严重威胁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是仅次于环境破环造成生物多样性濒危和丧失的第二大原因,同时增加了我国农业生物灾害的损失,甚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有哪些途径?危害有多大?我们该怎样防治?今天我们就一起阅读梅涛的科普作品《生物入侵者》,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者简介
梅涛,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科学家、科普作家。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研究领域为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特种机器人、微机电系统。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国际信息获取学报》主编等。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近10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且平均每年递增1种至2种。其中,重要入侵植物包括紫茎泽兰、马樱丹、空心莲子草、凤眼莲、飞机草、豚草等,重要入侵动物包括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蔗扁蛾、湿地松粉蚧、美国大蜗牛、福寿螺等。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比较典范的事理说明文。作品介绍生物入侵的相关知识,融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体,与现代生活和现代科技关系密切。阅读本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事理说明,说理通俗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是阐述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类说明文。要阅读此类说明文,关键一点要明对象,抓特征。本文文题“生物入侵者”是一个名词性词组,与事物说明文不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不是实体事物,而多是阐释概念、原理、规律、成因、方法等逻辑事理。比如本文,说明对象应该是生物入侵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而不是生物入侵者。其特征若抓住“入侵”一词探究,也便能轻松搞定。“入侵”是指进入内部,侵吞、侵害,是以征服或虏掠为目的的行为。生物不是人类,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是采用比喻的修辞,点明生物非法进入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因而这个标题就准确地概括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理解文意,就能高屋建瓴,有的放矢。
二、逻辑顺序,说明条理
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所谓的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因而事理说明文的一般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等。运用这种顺序说明,能够使说明条理清楚。本文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等等,其基本思路是引出话题(议题),接着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现象)、分析问题(探因)、解决问题(对策)的逻辑思路展开的,符合读者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说明条理清楚。
三、多种技巧,说明生动
说明文,特别是科技类说明文,其内容艰涩,再加上语言缺少描写性特色,所以读之很容易乏味。然而阅读本文,我们却感觉不到这种艰涩,原因就在于作者巧用多种技巧,让说明变得生动有趣。首先,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如将生物说成是“入侵”,读者阅读这个词就会形象地直觉到这类生物是“外来的”,有危害性的;再如文中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说成“偷渡者”,将它们行动的不声不响和危害的不易觉察的特点形象直观地传达了出来。另外“移民”、“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安家落户”、“在劫难逃”、“站稳脚跟”、“为所欲为”、“啸聚山林”等也都在拟人的同时与题目中“入侵”相映成趣,寓紧迫感于轻松之中,同时又能给人以警醒。其次,文章在说明事理时大量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翔实的数字,典型的事例,都能使读者对“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感受更为明确、更具说服力。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归咎( ) 藩篱( ) 五色bān lán ( )
2.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采用的说明顺序_________。
3.文章采用大量的拟人修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让人触目惊心,阅读了《生物入侵者》一文,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文章,看生物入侵给我们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天使也会变魔鬼
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
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一例。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援它物的豆科多年生植物,其祖籍在中国。它不但是贫瘠地区绿化先锋,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物,而且因其茎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也可作为轻纺工业以及造纸业的原料;葛根、葛种还有医疗价值。1930年美国引种葛藤后,使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山坡,成为草木繁茂的肥沃土地,因而葛藤被誉为“大地的医生”。到了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7000万株以上,真是谁人不夸葛藤好!
然而,乐极生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长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项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面对这个“绿怪”,亚拉巴马州宣布葛藤为“非法移民”,然而其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在我国,最有名的生物入侵事件是从花园中“逃”出来的水生观赏植物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有着紫色美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蓝色的扇形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实在惹人怜爱。不过最吸引人的是它杯状的绿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物能够漂浮在水面。可是,正是这种看似纤弱、婀娜的水草,曾一统美丽的云南滇池,使人们不得不花巨资予以铲除。水葫芦长长的根扎入水中泥土下,可通过根块迅速而大量地繁殖,一旦侵入到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城,只要条件适合,即以势不可当之势覆盖整个水面。它挡住了阳光,吸尽了营养,使水中其他植物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在国外和国内,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让人类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
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跨越屏障做环球“旅行”,只要条件适宜,这些物种就有可能大规模扩张,抢夺“殖民地”。有科学家认为,生物污染比化学污染的影响更甚,化学污染是惰性的,不会再生和繁殖,而且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但是当外来物种入侵以后就会扎根繁殖和不断扩张,甚至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长久的威胁。地球上大多数的湖泊和江河系统、大多数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岛屿甚至南极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环境中没有与它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使它成为“入侵者”而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大生态环境。
生物入侵是自然向人类敲响的又一警钟;在种树、种花成为新时尚的今天,我们在引进外地或国外物种的时候,务须慎重,谨防“生物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那将是又一个难以收拾的环境残局!
生物入侵,任何人的一次偶然,都可能给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带来灭顶之灾。同样是财产损失,同样是一场灾难,但有害物种入侵而引发的灾难,相对于地震、海啸、矿难、空难来说,因为是一个渐变而不是突发的过程,使人们忽视了这种灾难的潜在危险。但也正是这种忽视,人类由此付出了格外沉重的代价。想一想,本文在说明结构上与课文相同吗?
一、阅读从《生物入侵者》前四段,回答问题。(2012年山东省日照市卷)
1.根据第①段的表述,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定义。
2.第②段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③~④段的主要内容。
4.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5.第③段中的“到目前为止……”一句能否去掉,为什么?
知识把握
1.jiù;fān;斑斓
2.见美点分析。
3.使说明语言更加生动,增加可读性。
4.示例:加强监管力度,尽可能切断入侵的通道;加强宣传教育,认识生物入侵危害等。
类文阅读
不同,本文是总分总;课文是层层推进。
考题回放
1.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2.起到了对生物入侵者作明确界定的作用。或“为了说明通过自然条件下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不是生物入侵者。”
3.“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举例子、列数字。示例:①举斑贝的例子是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②举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5.不能。“到目前为止”强调人们至今还在遭受入侵物种的危害,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