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井法施工在某工程中应用

2014-11-25欧阳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安徽建筑 2014年3期
关键词:沉井基坑模板

欧阳平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1 工程概况

某污水收集管道A 线工程,A 线主管设计管径DN800~DN1200,管材为Ⅲ级钢筋混凝土管,管线全长约1813m,埋深5m~16m,采用机械顶管法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广州市建委有关深基坑(开挖深度≥5m)的规定,A线工作井和接收井及中间检查井均为深基坑施工。

2 地质条件

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发育,场地周围主要为市政道路和河涌。据野外钻探资料,场地岩土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粗砂层、淤泥质土和粉砂岩。根据地质剖面图,各岩土层的分布及特征如下。

人工填土层:土性为素填土,灰褐、灰黄色,主要由人工堆填的粘性土和建筑垃圾为主,经分层压实,为路基填土,层厚0.5m~4.2m,平均1.91m。

粉质粘土层:灰黄色为主,可塑,局部软塑,粘性较好,均匀性差,不均匀夹有粉细砂。该层层状分布于人工填土下部,沿线均有分布,层厚2.2m~11.1m,平均5.72m,平均埋深9.95m。是管线和井段的主要分布层。

淤泥:部分为淤泥质土,饱和,流塑,局部混砂粒或夹薄层砂土。呈局部透镜体分布,厚度0.4m~4.2m。

粉细砂层:灰黄、浅黄等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局部混夹淤泥。厚度0.7-1m,埋深3.5m~5.9m。

中粗砂层:呈透镜体分布,饱和,稍密,局部含粘粒,均匀性差,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主要分布于A线顶管的AW2~AW5和AW23~AW23(新石)井段位置,厚度1m~6m,埋深5.5m。对AW3、AW4、AW5、AW23、AW24、AW25、AW23(新石)7个井的施工有较大影响。

泥质页岩:主要分布于AW8~AW21段,该段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和检查井均需要爆破作业。

3 工作井和接收井结构形式设计

图2 承垫木的抽出顺序图

图3 承垫木的抽出方法示意图

图4 沉井不排水挖土下沉

沉井的质量控制值 表1

图5 沉井下沉控制

本工程顶管段AW3、AW7、AW21、AW25工作井和AW1、AW5、AW23接收井因位于中砂层,为防止出现流沙和引起道路沉陷,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形式,工作井和接收井均分为矩形和圆形沉井,井深5.5m~7.5m。沉井支撑与井体同时制作。井壁开孔在下沉前用砖墙封堵,顶管时拆开。井体及底板采用C25、S6商品混凝土,封底采用C20水下混凝土。沉井浇注第一节高度4.58m,第二节5.5m。下沉采用排水法下沉施工,封底采用混凝土封底。沉井封底后,浇筑底板,进行顶管施工。

4 沉井法工作井和接收井施工

4.1 沉井施工程序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铺砂垫层和垫木→第一节沉井制作→抽出垫木→不排水下沉→第二节沉井制作→不排水下沉→封底→浇注底板混凝土→施工辅助设施。

4.2 沉井制作

沉井制作顺序:场地平整→放线→搅拌桩施工→夯实基底→铺砂垫层→铺垫木→安设刃脚铁件、绑钢筋→支刃脚、井身模板→浇注混凝土→养护、拆模→抽出垫木。

4.1.1.1 支模工程

井壁模板采用钢模板组装而成。沉井内外模板均采取竖向分节支设,每节高1.5m~2.0m,模板循环倒置使用。先支井体内模,一次支到比施工缝高100mm,竖缝处用90mm×90mm方木支撑在内部脚手架或竖井架上。外模分两次支设,内外模均支到施工缝高100mm处,竖缝用木方及Φ16mm拉紧螺栓紧固,间距500mm,檩立楞采用2-[8槽钢,在螺栓中间设50mm×50mm×3mm钢板止水片1道,止水片与螺栓接触的1圈满焊。每隔1.8m设1道Φ20mm钢丝绳和拉紧器箍紧,以防外胀,再设斜支撑支顶于外部脚手架上。模板支立见图1。

4.3 承垫木的抽出

承垫木的抽出应在首节沉井强度达到95%时进行,抽出垫木应分组、对称、依次、同步进行,抽出一组后,立即回填中砂和刃脚处进行培土,以增加刃脚处的下沉阻力。抽出顺序:先分组对称地抽出两短边下的定位垫木,然后再抽出长边下一般垫木,最后同时抽出承垫木,顺序见图2、3。

抽出方法是将垫木底部的砂垫层挖除,利用卷扬机将垫木抽出,每抽出一根垫木后,应立即用砂将空隙填实,同时在刃脚外侧筑成小堤,并分层夯实。如图3示意:抽出垫木时,加强观测,注意下沉动态,以指导抽出垫木的施工。

4.4 沉井下沉

本工程沉井均采用不排水下沉法,见图4。在沉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首先用吊机抓斗进行挖土下沉1m,由于地下水位高,防止沉井上浮,同时也考虑到挖土过程中出现塌方流砂,采用不排水下沉施工。首先往井内注入清水,水面线不超过井外地面。利用吊车吊住抓斗挖掘井底中央部分的土,使沉井形成锅底。在砂或砾石类土中,一般当锅底比刃脚低1m~1.5m时,沉井即可靠自重下沉,而将刃脚下的土挤向中央锅底,再从井孔中继续抓土,沉井即可继续下沉。在粘质土或紧密土中,刃脚下的土不易向中央塌落,则配以射水管松土,用空气吸泥机吸泥并抽出,通过沉砂池沉淀过滤排入下水道。在下沉过程测量人员用水准仪保持观察,随时指导沉井下沉,及时纠偏,保证均匀下沉。

第一节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制作第二节井壁,工艺同第一节。

4.5 沉井下沉测量控制

沉井位置标高的控制,是在沉井外部路面及井壁顶部四面设置十字纵横中心控制线、水准基点,以控制位置和标高,沉井垂直度的控制,是在井筒内标出4条垂直轴线,各吊线锤对准下部标板来控制,并定时用2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随时观测垂直度,当线锤离墨线达50mm,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即立即纠正。沉井下沉的控制,系在井壁四周弹水平墨线,或在井壁外侧用白铅油画出标尺,用水准仪进行观测沉降。下沉中应加强位置、垂直度和标高的观测,每班至少测量2次,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2h一次,预防超沉。沉井下沉控制见图5。

4.6 沉井质量控制与检验

沉井在施工前应对钢筋、电焊条及焊接成型的钢筋半成品进行检验;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尺寸、预埋件位置、模板的密封性进行检验。拆模后应检查浇注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下沉。下沉过程中应对下沉偏差做过程控制检查。下沉后的接高应对地基强度、沉井的稳定性做检查。封底后应对底板的结构及渗漏做检查。沉井的质量标准见表1。

5 结 论

沉井法施工是工程常用的一种基坑施工手段,本基坑采用沉井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变形值在合理范围之内,说明沉井法施工在此工程中应用合理。

[1] 深基坑支护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黄先花.长阳西寺坪电站沉井法施工[J].水电与新能源,2003(3).

[3] 曹宝飞.沉井法在复杂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20).

猜你喜欢

沉井基坑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顶管工程中沉井下沉处理分析
软黏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