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工作也是群众工作

2014-11-25

当代贵州 2014年27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劳动群众

2003年9月,我到日本研修,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中小学教育。日本的小学生上学、放学几乎看不到家长接送。9月下旬的日本东北部天气已经很冷,满大街的学生依然穿着短裤,一点没有怕冷的感觉。而且,在电视节目中,经常播放中小学生组织各种体育比赛,一种以一个个班集体为单位的集体跑步的比赛让我印象深刻,赛后许多学生接受采访,无论输与赢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集体主义感。那时,我感觉到日本人很善于训练下一代,训练他们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集体而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其实,在现代中国的教育中也曾出现过十分重视体能训练、意志品质训练、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的内容,其训练的方式绝不是仅仅靠课堂灌输。

记得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经常听到比我大几岁的“学长”们谈及前几年学校校长的故事。那个校长自称“大字不识几个”,是在学校推行“鞍钢宪法”经验时由一个普通农民当上的小学校长。这位校长自己不识“大字”,却非常尊重认识“大字”的老师,也非常重视让学生上体育课并参加劳动,而且校长还经常带着全校师生一起劳动。20世纪80年代初,尽管这位校长退出了职务,但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加劳动这个做法却一直保留了很长时间,以至于我上小学的时候,还亲身体验了参加劳动的感觉。每到农忙时节,小学就要放几天农忙假,由老师带着学生去帮助农民劳动。记忆最深的是在五六月下大雨以后,学校立即组织起来去帮助农民栽红薯苗。天上下着雨,同学们都光着头,不断的弯腰栽苗,满头大汗,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学生们保持一致的队形,集体行动,在默契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一场劳动下来,也没有几个孩子感冒,感觉身体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在集体劳动中,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也自然变得更融洽。不断地弯腰,意志品质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如今回味起来,从小孩的朦胧感中品出了人生初次参加集体劳动的味道,没有感觉到特别的难受与不适应,相反,劳动既使我锻炼了身体,也使自己增长了对生活艰辛的认识,丰富了对大自然的认识。从小学的经历中,我看到了积淀经验与常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学习知识,把常识的积淀与知识的储备结合起来,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目标。

学校工作是及其重要的群众工作。然而,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中并没有形成学校工作是群众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以为做群众工作就是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群众的工作,以为群众工作就是做成人的工作、做困难群众、特殊群众工作。实际上,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就为我们输送什么样的群众和党员干部。小树苗没有扭正,长大以后就难以扭正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视学校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甘宁边区,为了扫除延安当地90%以上的文盲,边区政府将财政收入的25%支出到教育领域,延安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大学城,扫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党员干部和群众都是在那个时期接受文化教育的,农民孩子上学不要钱,当地文化水平大大提高,掀起了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新高潮。

但当前,我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忽视对想象力的塑造。

做学生工作,光靠老师不够,孩子教育不成功,家长在很大程度上负有责任。当代家长教育的大量实验表明:儿子与父亲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他将来在职场中与上级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将会影响他的婚姻与恋爱观;女儿与父亲的关系将极大地影响她的婚姻与恋爱观,与母亲的关系影响她与周围女性朋友的关系。因此,需要成立家长学校,由家长和老师共同研究如何教育孩子;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向孩子传播如何当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如何当一个普通公民的理念,并辅导孩子动手。这些理念的灌输其实是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爱岗敬业、做一行爱一行的意识,把每一行做好了,就是社会的精英。社会精英都是由普通人培养出来的,中华民族只有脚踏实地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远大志向、文明习惯、良好素质等这些基本工作做起”,并把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责任编辑/吴文仙)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劳动群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集体主义的原则是大学生ぴ谥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热爱劳动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身为集体主义喝彩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