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换气” 百姓舒心

2014-11-25杨仪

当代贵州 2014年30期
关键词:燃气灶换气煤气

杨仪

“用了一年,最直接的感受是烧水快,锅底干净,味道还不刺鼻……”说起天然气的“好”,家住三桥的王明秀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八月,王明秀在单元楼的铁门上看见了免费置换天然气的通知,刚开始她心底也没谱,看见左邻右舍都在置换天然气也跟着换了。使用一年多,她尝到了“甜头”,也开始向其他人推荐使用天然气。

王琴因外出错过了天然气置换时间,回家后她找到所属辖区的服务站,三天之后,贵州燃气集团的工作人员上门免费为她置换了天然气。王琴带记者参观了她的厨房,窗明几净,灶台锃亮。“用上天然气后,污垢少了,灶具比以前好擦洗。”她打开燃气灶开关,指着燃烧的火苗说:“这个火苗的颜色蓝得透亮,分布很均匀,以前是一簇簇火红,火苗东倒西歪的,火力不均匀。”

贵阳市燃气供应原先以煤气为主,为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天然气的置换应用,2007年就开始谋划部署全面置换工作。2012年,贵阳市政府把天然气置换列入为民惠民十件实事,并成立天然气置换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经过几年持续努力,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使用逐步扩大到30万户居民,但由于气源不足等原因,仍剩下近40万居民煤气用户需要置换。

今年1月,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贵州段开通,结束了贵州无长输管道天然气的历史。来自中缅天然气管道的气源,让天然气应用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贵阳市的天然气置换工作也从开始的持续小规模推进变成了大规模置换。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市各相关部门、区政府以及涉及的单位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天然气置换工作总体安全、平稳、迅速,整个天然气置换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贵州燃气集团董事长洪鸣说,天然气置换工程是民生工程,为保障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在置换过程中,公司共投资7.7亿元,新建、改造了一批LNG储配站,并大规模建设天然气门站、高压环线、联络管线等工程以及实施危旧管改造工程。“为推动天然气置换顺利开展,让广大市民得实惠,我们承担了居民用户燃气具改造费用,累计投入5000万元,对困难户、低保户实行换灶补贴。”

由于让利于民、服务贴心,置换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进展顺利。市民进行天然气置换,每户燃气用户可免费改造一台家用燃气灶和一台家用燃气热水器。低保户、家庭困难户可凭煤气使用证或交费卡在天然气置换现场领取一台保障灶。今年9月底,贵阳市70万燃气用户全部换成了天然气,告别使用人工煤气的时代。

云岩区公园北路的陈大伯家,是最后一批进行天然气置换的地段。从法院退休后,他在家给放学的孙子做饭。对于天然气置换,他最担忧的是完全问题,当得知天然气具有不含一氧化碳,比空气轻,不易聚集形成爆炸性气体等优点时,陈大伯欣然换上了天然气。“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因煤气泄漏而发生的事故。家里用煤气时,感觉很不放心,用的时候都特别小心。现在换了天然气,就没有这种后顾之忧了。”

从液化气、人工煤气到天然气,有着近20年抄表员经历的曾大姐,是贵阳市民燃气使用不断改善的见证者。多年走家串户,她感觉用户对抄表员的态度越来越好,“特别是使用天然气后,用户抱怨少了,以前老嫌火力不够,炒菜没有‘油爆感觉,辣椒花椒不在锅里啪啪响,好像这菜就不香。”

“不仅是贵阳,其他市州也将逐步用上更清洁、高效、安全的天然气。”洪鸣说,随着管道天然气的到来,贵州更多的城镇人口将可以用到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天然气应用将深入到居民日常生活的饮食、采暖、制冷、交通等各个方面,老百姓将充分享受到天然气带来的方便和实惠。(责任编辑/杨彦荣)

猜你喜欢

燃气灶换气煤气
我是人体的“换气站”
煤气泄漏
火与水
红色的火焰
燃气灶旁禁倒面粉
中国/旋转燃气灶
泳池“飞鱼”换气记
学自由泳
清晨别急着开窗
煤气作业常见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