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贵州发展平台助力城镇化提质提升
2014-11-25林茂申张天明
林茂申+张天明
编者按:集中打造“五个100工程”,是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一年多来,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特色城镇建设如何懂“绿”护“绿”用“绿”?城市综合体如何凸显贵州特色?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专访。
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为城镇化提“质”
记 者:2012年11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推进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在内的“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目前,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取得哪些进展?
宋丽丽:经过近两年的努力,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快,今年2月,示范小城镇增加到114个;而100个城市综合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
114个示范小城镇中,有省级示范小城镇42个、市(州)级示范小城镇72个;通过大力实施交通建设和一批“8+X”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和民生项目正在或已经建成,示范小城镇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实现了与外面的世界一起“脉动”,可谓“峰连天际处,山环水绕间”。
目前,开工建设的118个城市综合体,已完成施工建筑面积约534万平方米,今年1-9月份完成投资213亿元,建成主导功能建筑72个,投入运营32个,风格特色化、功能多元化、交通便利化、产业聚集化、建筑绿色化的格局已形成。部分已建成项目,像贵阳的花果园、遵义的国际商贸城、安顺的多彩万象旅游城等一批城市综合体拉动效应明显,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组团式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器。
我们还通过推动城市综合体和示范小城镇“结对子”,既结产业又结就业,构建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目前,已有13个城市综合体与多个示范小城镇达成“结对子”意向,并促成了9个城市综合体与9个示范小城镇“结对子”。
记 者:今年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宋丽丽:总的来讲,今年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将分别突出“活力”和“攻坚”主题。
示范小城镇方面,我们突出“活力”主题,以改革为核心,把100个示范小城镇打造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融合点。目前,我们按照“世界知名,全国一流,贵州第一”的要求打造茅台镇为贵州省示范小城镇的“领头羊”,其他示范小城镇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进行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率先迈出了贵州省新型城镇化推进小城镇发展的“第一公里”。
城市综合体方面,我们突出“攻坚”主题,不断强化“健康”主旨,将100个城市综合体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建立省—市(州)共同审查机制,强化规划管控,引导城市综合体优化提升功能和业态组合,打造城市综合体升级版,引领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新方向”;加快城市综合体建筑工程建设,建成一批主导功能建筑,打造城市“新地标”;引导城市综合体科学运营,商业、商务办公、酒店、文化、旅游、交通等功能相互助益,培育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新载体”。
100个示范小城镇,以特色点亮“多彩贵州”
记 者:多彩贵州懂“绿”护“绿”,更能用好“绿”。“绿”也是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应有之义,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如何在绿色小镇创建中作好文章?
宋丽丽:按照“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贵州”的城镇化愿景和蓝图,我们围绕“打造绿色小镇,点亮多彩贵州”做文章。
在明确目标和标准上着力。要求省级示范小城镇和市(州)级示范小城镇分别按照国家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和省级绿色小城镇标准创建,示范小城镇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出台了全国首部省级绿色小城镇建设评价地方标准,制定了《贵州省绿色小城镇创建申报及验收管理办法》,贯彻绿色小城镇发展要求。
在规划引领和项目上着力。制定了100个示范小城镇风貌规划技术导则,按照“百年建筑,千年城镇”的理念,围绕“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四小”要求,打造“精致小镇、美丽小镇、富裕小镇、特色小镇”,彰显地方特色,突出“一镇一风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活力小镇”。
在绿色产业培育上着力。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严守绿色“门槛”,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入驻,逐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地方文化戏曲等文化业态,打造民族文化产业;依托美丽乡村的山水田园资源,形成多景点旅游观光带,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记 者: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要确保100个示范小城镇率先出形象、出效益,如何破解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宋丽丽:我们采取多元筹措的方式筹集资金,切实破解资金难题。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级财政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3亿元用于示范小城镇建设,财政投入资金视情况逐年增加,与省相关部门、各级财政的资金形成合力,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42家省级示范小城镇帮扶单位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整合部门资源,最大限度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
加大银行融资力度。深化政银合作,与7家金融机构签订支持贵州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政银合作备忘录或框架协议、签订2014年度金融支持计划书,明确2014年金融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资金97亿元;与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互派干部挂职,纵深推进金融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示范小城镇招商引资项目库、客商库,创新“打捆+拆分”结合的模式,通过一系列引资活动,示范小城镇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截至2014年9月,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40个,签约资金640亿元,到位资金216亿元,资金到位率33.7%。
100个城市综合体,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
记 者:“城市综合体让城市更精彩”,但也有人质疑,在贵州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落后省份,引导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有无必要、是否可行?
宋丽丽:贵州省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既必要,又迫切。
一方面,城市综合体要求具备商业、办公、酒店、餐饮、展览、会议、文娱、体育、游憩、交通、物流、居住等三种及以上城市功能,是一组高效的建筑、建筑集合体或建筑街区,城市综合体的土地混合、集约高效利用,突破了城市简单功能分区和“单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契合了贵州山地城市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贵州省一些地方已经建成部分城市综合体或“准城市综合体”,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场还有更多项目按照城市综合体的理念和模式建设,如任其自由发展,很可能出现无序、同质竞争等不健康问题,最终损害城市开发经营效益,因此需要引导和调控。再一方面,贵州省推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就是要通过政府引导,借助市场力量促进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弥补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资不足,提升品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另外,贵州省城镇化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离成熟稳定阶段还有较大差距,发展城市综合体,可以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满足“新市民”进城的公共服务需求,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同时,现代建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贵州省也已经具备大型工程建设的条件。可以说,贵州发展城市综合体,完全符合贵州实际,符合贵州经济发展需要,符合贵州山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符合老百姓生活需求。
记 者:从启动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贵州省就提出要突出打造贵州特色城市综合体,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宋丽丽:贵州省城市综合体从规模和投资与发达地区比没有优势,敏尔省长曾经说过,“特”才是贵州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最大亮点,决不能去盲目攀比,要不求大、不求高、不求洋。结合贵州省实际,我们从在功能定位和特色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
在民族特色方面。我们从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建筑符号中抽象若干元素,提炼个性特色的建筑符号,并将其融入到城市综合体中,提升建筑识别性,表达文化自信。每个城市综合体都必须应用3种以上地方文化元素,黔北民居、苗寨、侗寨、布依寨等当地的建筑风格,都能从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中觅得踪影。
贯彻实施绿色建筑工程。贵州省要求100个城市综合体全部按绿色建筑标准创建,据住建部有关领导反馈,贵州省如此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创建,在全国都属罕见,其本身就是一项大规模生态建设事业,将极大地带动贵州省建筑领域绿色生态发展,生动践行生态文明行动,体现贵州的绿色自觉。
打造山地建筑特色。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既要促进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也要促进山区城市“组团式”发展,还要发挥贵州山水优势,依山就势、显山露水,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地下建筑,打造山区特色城市综合体。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贵州省城市综合体已经成为贵州多元文化的载体。(责任编辑/霍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