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适应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
2014-11-25吴文仙
吴文仙
“赶转改”并举 推动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
:去年以来,我省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系列部署,从教育“9+3”计划实施、中职“百校大战”建设,到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省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等。现阶段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有何特点,取得了哪些成绩?
邹联克:现阶段,贵州职业教育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上坎的阶段,目前正以“赶转改”并举的方式来推动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到2020年,要把贵州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精。
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亲自研究和部署教育工作,要求举全省之力办好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实现了“四个率先”:明确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突破;在全国首批率先实施全省范围的免费中职教育;率先实践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去年9月,率先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研究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率先探索实施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双挂牌”、“双证书”的融合发展道路,今年5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双挂牌”“双证书”融合发展的意见》,推动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融合发展。
贵州教育“9+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建设实施一年多以来,从“积弱不强”到“百花争放”,职业教育在贵州杀出了一条令人称叹的“血路”。这些职业院校的建成,为我省职业教育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广大职校学生安于、乐于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技能,也极大地鼓舞了初中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热情。可以说,“百校大战”让我省的职校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职业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高职院校26所,在校生近16万人;中职学校236所,在校学生60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近万个。形成了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办学机制,建成了层次完善、专业门类较全、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近几年,我省中职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向好,2013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81%,与2012年相比,本地就业比例大幅上升。
扩规模转结构 快速优化空间布局
:如何以职教园区化建设为平台,有针对性地优化职教空间布局?
邹联克:目前我省职业教育的空间布局,主要按照产业引领、规模聚集、城市配套、质量保障的原则,确定以贵阳(含贵安新区)为中心,打造职业教育核心发展区,以其他8个市(州)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建设职业教育重点推进区,以县城为节点发展职业教育基础网络,形成核心带动、中心辐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一体两翼多中心”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格局。
去年以来,我们加快推进以清镇职教城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核心发展区、以市(州)职教园区为重点的职业教育重点推进区、以县级职业学校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基础网络建设。中职“百校大战”2013年完成建设面积31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8亿元,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
职教园区内要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比如清镇职教城组建教学资源共享体,探索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图书互借、信息互通,推动优质师资共享、实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办学、集团发展。到“十二五”末,在全省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建设15个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各个市(州)也要结合自己区域的专业特色,在职教园区里面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各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设置建好校内实训基地。
:全省九个市(州)、贵安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有特点,区域定位也存在差异,针对这些情况,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是否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
邹联克:全省各个区域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要与区域规划发展重点和定位相适应,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形成差异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专业设置格局。比如,在黔中经济区重点建设一批城镇建设和管理、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社区服务等专业;黔北经济协作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轻工、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化工、旅游文化、农技服务等专业;毕水兴能源富集区重点建设一批能源、煤电煤化工、钢铁有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专业;三州民族地区重点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等专业。并适时调整我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业。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输送必须及时调整以适应需求。
:随着我省工业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也需要不断的扩容提速,职业教育如何才能适应服务于工业总量规模明显扩大的需要?
邹联克:做大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做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职业培训规模两个方面工作。在扩大办学规模方面,要通过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快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尽快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统筹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到2015年,职业院校办学规模要达到100万人以上。
在做大职业培训规模方面,要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切入点,加快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推动职业培训规范、快速发展。2013-2015年,全省每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200万人次左右,2016-2020年,年均达到250万人次,实现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同时,省级和各市(州)、县级财政设立职教发展专项经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重点实施“县级职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四大计划。
深化改革 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前,我省 “5个100”工程产业园的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建设,加上工业质量效益提升对我省人力资源、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贵州职业教育是怎样应对的?
邹联克:职业教育要更好的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科学规划设置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按照做特、做专、做精的要求,重点围绕“5个100”工程和“四个一体化”、“五张名片”、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和专业设置,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
必须把握职业教育的先导性规律。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今天既要培养明天所需的人才,又要培训今天急需的人才。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增强对我省发展的洞察力和敏感度,在专业设置上要注重“三贴近”,即贴近市场需求、贴近产业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的就业愿景。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让学生做到“德艺双馨”。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立足点,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贵州职业教育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以人才建设来保障全省的产业转型升级?
邹联克:我省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服务经济建设能力为重点,创新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服务工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要求。 加快发展适应需求、相互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等特色办校方针,增添了职业教育的时代性和鲜明特色。大力发展“订单”培养, 探索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以及行业协会合作办学。实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融教、学、做于一体,实现校内教育、实训与校外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在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同时,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锤炼,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比如,六盘水市钟山区、毕节市金沙县等地立足“穷省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的实际,积极探索“政府规划创办园区、企业建设标准厂房、配套发展职业教育的‘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安排,把园区的标准厂房、倒班宿舍、技术设备、生活休闲区、企业技术人才作为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学生宿舍、实训设备、学生活动场所、兼职技能教师,融教育教学于生产实践全过程,解决职业学校建设资金缺口大、学生容量有限、实训条件差、技能型教师短缺等问题。(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