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

2014-11-24楚琼湘单武雄朱巺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亚华种业湖南

楚琼湘+单武雄+朱巺等

摘 要: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衡阳农业学校、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秉承“对接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办学理念,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开办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亚华种业班”,实施“2+2+1”三段式人才培养,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其主要内容为:注重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和评价等方面的衔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中高职教育衔接;“2+2+1”培养模式;亚华种业班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126-03

近年来,职业教育以国际眼光和宏观角度,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和区域经济需求,按照科学研判、服务全局、回应社会、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中高职教育内部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因此,优化农业中高职教育结构,完善农业中高职教学体系的衔接,是农业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1]。

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所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保障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重要保证[2]。以农业产业为主体,集科研、生产、销售及内外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衡阳农业学校、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做出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1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2008年7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农业厅批准,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以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以“种、养、加、机、贸”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校企、校际合作为重点,联合知名农业企业、中高职学校、专业合作社,按“自愿、平等、互利、共赢”原则组成产学研联合体。集团成员单位52家,其中职业院校20所,湖南省种植业、食品加工、饲料、养殖、农业机械等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30家,专业合作社2个。2009年5月,湖南农业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院、衡阳农业学校、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对接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办学理念,达成了中高职衔接实践的校企合作框架。其主要内容为: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办“亚华种业班”,培养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2+2+1”,即学生在衡阳农业学校完成2a的中职学习、在湖南生物机电职院完成3a的高职学习(其中2a在学校、1a在亚华种业基地),毕业后经公司面试合格后安排就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行业指导,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

2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目标

三方共同完成的校企合作框架中明确提出:探索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实践,促进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的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规模效应,推动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区域内中高职专业协调发展平台、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实践致力于提高合作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旨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着力推进湖南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发展,探索湖南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提升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影响力。

2.1 促进中高职教育专业一体化发展 专业一体化发展应当准确把握中高职人才培养的阶段性、阶梯式发展特点,明确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注重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标准、教学标准的制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内容、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实训实习条件等方面的系统设计与建设;明确各合作成员在专业教学团队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材编写、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招生就业、质量监控等方面工作的责权利关系,优化现有教学资源,加强专业共建项目合作申报与建设,全面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开放合作、互惠互利的专业发展平台。

2.2 校企互动,建立高效合作运行机制 依托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校企互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结合,建立高效率运行的校企合作共建与管理机制。深化合作的重点是建立合作发展项目、人员互通与资源共享制度,包括保证成员单位全面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双边合作团队,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兼职,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共建项目,协同建设专业,设立企业冠名班等,并大力发展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与社会服务项目等。

2.3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校企深度合作,优化整合教学与实训设施、专业技术人员等资源,具备更强的综合实力与资源优势,在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发展相关社会服务业务,创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等,努力开发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技术服务与产品开发项目,高质量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

2.4 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为核心,积极发展与职业教育本科乃至专业硕士层面的专业衔接,探索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尤其要高度重视推动高职学院与职业本科院校进行办学的合作,争取政策,开设高职专业学位教育试点项目。善于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与办学理念,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endprint

2.5 注重实践成效,带动湖南中高职教育衔接 从当前我国现代职业体系建设的重大部署和湖南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服务合作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基本要求,争取发展成为湖南农业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办学品牌。加强实践探索,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尤其是办学模式创新和中高职专业一体化协调发展等方面,在湖南中高职教育衔接实践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3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思路

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为指导,各成员单位为主体,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校企合作单位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3.1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 合作三方虽然都是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但分属不同社会部门,性质不同,必然存在管理体制的制约,因而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当其冲,需要得到政府有关政策和投入等方面支持,包括引导更多办学水平高的农业职业院校和知名农业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实践中来,由政府以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对合作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支持,并注重发挥行业或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作用。

3.2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成员单位并不因合作办学而改变其各自的主体地位和性质,因而必须明确各自的权力、责任和义务。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实践的发展目标,应在充分尊重各成员单位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合作方积极性,力求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责任共担的利益均衡关系,形成稳定、长效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在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各成员单位共同发展。

3.3 总结经验,形成特色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在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校企合作办学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合作办学经验,加强在办学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3.4 循序渐进,科学发展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实践,应该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实施,循序渐进,稳定运行,实现各成员单位规模、质量、效益的和谐发展。

4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实践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经过多方论证,已于2009年正式实施,目前运行状态良好。

4.1 注重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中职教育培养中等专业人才和劳动者(即“技工级”人才),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即“技师级”人才)。要实现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衔接,首先就是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因我国教育体制机制的长期影响,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同类专业的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缺乏依存性,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断层。因此,我院与衡阳农业学校、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充分调研和请教职业教育专家,借鉴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成功经验,精心制定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亚华种业班”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即:中职教育旨在培养了解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知识并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中等技术人才,高职教育旨在培养会生产、懂经营、会管理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高等技术技能人才。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力求为中职学生的就业准备和升学准备、高职学生的创业准备和继续教育准备创造条件,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与提升。

4.2 注重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落脚点,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这样形成的:对照中职课程体系与高职课程体系,对重复部分进行合并或删减,或以高职课程体系为目标基准,把其中中职能够承担的一部分课程下移到中职,形成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三方考虑到“亚华种业班”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教育是分别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进行的,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升入高职学院学习,课程设置还是以满足学生对口升学需要为前提而进行,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较大;高职教育以掌握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理论、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培养一定企业管理能力为目标,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大,特别重视职业能力训练。注重中高职教育衔接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有延续性,课程选择要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避免重复设置。

4.3 注重中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衔接 为了避免教学资源重复建设,提高办学效益,“亚华种业班”中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确定在衡阳农业学校以建设专业基础实验室和我院建设专业技能室为主,亚华种业提供课程实习和顶岗实习基地。除选用综合性高、实用性强的国家规划教材以外,合作三方还根据种子行业标准和资格认证考核内容,自编了10多种教材,促进了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4.4 注重中高职教育过程管理的衔接 “亚华种业班”中高职教育实行“双班主任制”,即学校配备专职班主任,企业指派兼职班主任。高职教育阶段还实行了“双导师制”,即学院为每组学生指定一名专业教师,企业指派一名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中职阶段的每年暑假,亚华种业组织学生去基地见习,高职阶段的每年暑假则在基地实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种子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实际操作训练,实现了“毕业即可就业”的预期目标。目前学生们全部于去年8月进入亚华种业各基地顶岗实习,有的已成为基地技术指导。

4.5 注重质量监控和评价 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实践问题,并在合作方共同努力下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既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注重在日常自然运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质量监控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注重发挥监控与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力求理论创新并经得起实践检验,但更要注重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过程,明确职责分工,制订便于操作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使整个监控与评价过程能够为社会、合作方、家长、学生广泛接受和认可,并积极参与。为此,校企合作三方成立了“亚华种业班”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小组,由职业院校的教务部门、教学督导部门、教学部门与企业的校外班主任、校外导师及学生中的教学信息员组成,负责对教学输入质量、输出质量、运行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同时,建立了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和学生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获证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5 结束语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建立现代职业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社会功能的关键环节。要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和沟通问题,培养目标的衔接是前提条件,课程衔接与专业衔接是核心,招考制度以及管理模式的衔接是突破口[3]。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迫切需要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2012年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到了我国关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三步走”战略:2011至2012年重点推进包括中高职协调发展在内的“十个衔接”,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10a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在专业设置上也指出,“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设置管理办法,建立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4]。校企合作背景下的“2+2+1”三段式人才培养正是顺应新时期职业教育重大任务、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一种较为科学而有效的方式,具有节约社会教育资源、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等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瓅.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20-22.

[2]刘育峰.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25):66-69.

[3]赵瓅.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33):20-22.

[4]姚道如,戴之祥,汪涌. 产业升级背景下中高职衔接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2):38-40.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猜你喜欢

亚华种业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愤怒情绪对延迟折扣的影响:确定感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租“婆婆”惹麻烦,意外突发官司缠身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