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州市谯城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4-11-24张朝臣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工作措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张朝臣

摘 要:该文总结分析了谯城区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包括中药材、畜牧、蔬菜水果生产情况,并提出采取主要工作措施和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发展的思路;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10-03

1 谯城区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全区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主题,坚持特色富农、特色兴农、特色强区的理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蔬菜、畜牧、水果等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安徽省生猪调出大县。

1.1 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 认真实施“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和《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规划》,围绕区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目标,采取抓重点、建基地、扶龙头、上项目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中药材生产持续发展,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53 333hm2。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发展中药材奖励政策,鼓励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中药材加工企业建设良好规范种植基地,促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全区建设良好规范种植面积13 333hm2。以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在十九里、十八里、谯东、五马、华佗等乡镇,按照中药材出口质量安全标准,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使中药材产业成为谯城区最大的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已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1.2 积极应对市场和疫病影响,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 积极应对甲型H7N9,加强防控,克服市场价格走低的影响,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中连片的原则,鼓励农民扩栏增养,建立饲养小区,培育饲养专业村,提高规模化程度。目前全区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到5 820家,规模化比重达到78%,畜牧业产值26亿元。全区创建区级规模养殖示范场60家,市级28家,省级6家,国家级2家,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4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耳标植挂率、免疫建档率、免疫证发放率、抗体水平合格率等实现5个100%。全年肉蛋奶总产量16.6万t,较上年增长7%。被评为安徽省平安渔业示范县。

1.3 发展设施栽培,蔬菜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 我们紧紧围绕“优质、优价、高效”的目标,以日光温室、阳光棚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栽培。积极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实现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发展,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48 667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8 667hm2。发展山药、苦瓜、丝瓜、桔梗等药食兼用养生蔬菜2 333hm2。去年全区蔬菜总产量达180万t,产值17亿元,新增国家级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五马常青园、城父于建峰基地)设施蔬菜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1.4 创建水果标准园,培育水果产业 以调整水果产业结构为中心,以创建水果标准园为突破口,以引进和推广水果生产新技术为切入点,加快我区水果业发展,目前全区常年水果种植面积1 667hm2,主要分布在五马镇、双沟、大杨、魏岗、牛集、龙杨、张店等乡镇。双沟镇三官核桃林、五马镇吴小阁桃、龙扬镇苏赵梨、赵桥乡葡萄、牛集镇圈椅村果园等初步形成规模,全区水果年产量6万t左右,产值近1亿元。

2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2.1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推进了十八里中药材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张店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五马果树现代农业示范区、十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十八里中药材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入园企业11家,流转土地面积1 267hm2,发展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效果显著。以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为重点,新建国家级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创建省级设施蔬菜示范园区1个。对十河现代农业示范区、魏岗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区、牛集镇设施蔬菜示范园、五马果树标准园、城父魏都设施蔬菜标准园进行设计规划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推进了特色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2.2 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实施中药材示范区建设项目、现代农业项目、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等,项目总投资8 5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 140hm2,加强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农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

2.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特色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强化生产源头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主题,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目前我区无公害蔬菜认定面积33 333hm2,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20 000hm2,中药材GAP基地13 333hm2。农业“三品”认证品种已达130个。全区22个镇乡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形成。省市多次抽检和区监测站自检,农残合格率达98%以上,保证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2.4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发展 大力实施百家龙头企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1家,市级97家。重点抓好中药材、粮食、畜牧、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克服全国经济形势下滑的影响,保持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稳定增长。预计今年1~9月份,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18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完成201亿元,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香港寰球安徽赛诺格林中草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仁堂、济人、协和成、京皖、海鑫、中正、广印堂、千草、沪谯、皖北药业等十余家国家、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在十八里镇、十河镇、大杨镇、双沟镇、古城镇等乡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2.5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奖扶办法》,对发展中药材规模生产、蔬菜设施基地建设、畜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给予奖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奖励;对在土地流转、基地建设、品牌认定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合作社给予奖补。今年5月份召开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区政府拿出305万元对2013年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单位进行奖扶,有力推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2.6 实施名优品牌战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培育名优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推进产业发展之路。济人药业开发中成药新品种31个,其中16个品种获得生产批号,3个品种获取国家新药证书,4个品种获得发明专利。井中集团华佗国药厂,目前已开发中成药丸、散、胶囊、针剂70多个品种,其中速效救心丸、止泻保童颗粒、阿胶养血颗粒批准为国家二类中药保护品种。果业的注册商标主要有“锦果园”、“鸿泰”、“巨源”、“胜杰”等品牌,并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蔬菜注册商标有“天意”、“亳蔬”、“宝华”等63个。品牌已成为企业的名片,是农产品质量的保证,品牌的效应也越来越凸显。

3 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特色农业带动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还不强,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还不够完善。今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两大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3.1 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亮点工程 围绕中药材、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优化区域布局,调整种植结构。中药材产业重点抓好沿泗许高速、涡河两条种植带,建设13 333hm2中药材出口示范基地核心区;创建十八里、谯东、华佗、五马等中药材种植集聚的乡镇为省级中药材生产示范镇;完善十八里镇、谯东镇2个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中药材生产专业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3 333hm2。蔬菜产业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重点,加强特色蔬菜基地建设,促进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力争蔬菜面积46 667hm2以上,其中设施蔬菜20 000hm2。进一步完善、巩固、提高城父魏都、城父于建峰、张店年丰、牛集富农家、五马常青园等现有6个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提高蔬菜标准园的档次。抓好城父河西园蔬菜基地、魏岗益寿芦笋基地、魏岗红顺蔬菜基地、五马乔口蒜黄基地、古城唐晓梅草莓基地、淝河杨庄辣椒基地、颜集颜景思韭菜基地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基地,创建省市级蔬菜标准园。

实施畜牧业升级工程,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年创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家以上,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辐射带动面,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重点抓好芷新富康、康楼禽业、天和牧业、三福标准化奶牛场、天成肉种鸡场建设。稳定全年实现肉蛋奶总产量17.5万t以上,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80%。

3.2 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加快十河、十八里、张店、大杨四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产业发展区、加工功能区、休闲观光区、新村社区四位一体的高档次综合示范区。积极联系国内知名加工企业,搞好推介活动,争取1~2个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落户进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3.3 突出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全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290亿元。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培育家庭农场50家以上。在培育壮大单体规模的同时,引导合作社进行合并重组,支持合作社组建销售合作联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承包耕地比达40%以上。

3.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管控。深入推进专项治理,重点打击种植蔬菜、中药材、水果非法使用高毒农药和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严厉整治饲养畜禽非法添加“瘦肉精”、违规用药和滥用抗生素。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测监督。建立健全区、乡、村3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责编:吴祚云)

猜你喜欢

工作措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西海子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措施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