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推广应用
2014-11-24吕新放
吕新放
摘 要:该文以诏安县的实践为例,说明了“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特点及其在现代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模式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80-02
1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其在诏安县的推广应用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是21世纪初农业部提出的生态家园建设的十大模式之一。它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地、水面、庭院等场地,主要建设畜禽舍、沼气池、果园等,沼气池建设与畜禽舍和厕所三结合,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庭院经济格局,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在推广初期,该模式的基本建设内容是“户建一口池,人均年出栏两头猪 ,人均种好一亩果”;基本运行方式是:沼气用于家庭燃料与照明等,沼液和沼渣等肥料用于果树或农作物,沼液还用于养鱼和喂猪,有的在果园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满足庭院畜禽养殖饲料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该模式围绕种植业和养殖业这2个农业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综合利用。除养猪外,还包括牛、羊、鹅、鸡等庭院养殖业;除与果树结合外,还与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相结合,构成“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猪、沼、稻”等生态模式。
2000年开始至今,诏安县累计推广了南方“猪、沼、果(菜、鱼、稻、茶、花卉)”生态模式1.8万户,应用面积累计7.5万hm2,平均每667m2增收节支200~500元、平均每户年节支增收3 000~5 000元,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达到4亿元以上,对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2002年8月诏安县农村环境保护能源站因参与福建省农业环保能源总站“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项目第二主要完成单位)。
2 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形势新特点对南方“猪、沼、果”模式推广应用的影响
2.1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带来迅速的变化 (1)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有的地方出现农业生产劳动力相对短缺、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农地抛荒现象,留驻乡村的大多是老少妇孺。(2)在生产资料上,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的广泛应用填补了大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下的空白。(3)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开始较大量地流转向专业农民集中,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济体大量兴起。截至2013年底诏安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6家,家庭农场364家,其农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15%左右。转让出土地的农民另谋出路,或进城务工,或专事一业,许多农户不再种菜、不再养猪、种地。
2.2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农村畜禽养殖业养殖方式从10a前以农村散养为主转变为当前以规模化、专业化养殖为主。据统计,2007年底诏安县生猪存栏13.41万头,当年出栏13.71万头;家禽存栏81.44万羽,出栏148万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31个存栏2.37万头,养殖专业户449户存栏3.09万头;年出栏5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户56 800户。2013年,年底诏安县生猪存栏167 455头,当年出栏243 624头,生猪养殖户数只有17 718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有161场,其余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专业户,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养户只有12 700户。牛存栏10 084头,羊存栏1 707头,家禽存栏1 174 520羽,出栏2 902 042羽。养殖专业化使养殖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突出表现在:一是存栏与出栏比值发生了变化,2007年和2013年生猪存栏数与出栏数比例分别为0.98和0.69;二是散养户大幅度减少。(2)种植业也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转变为专业化种植模式,种植结构不断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土地流转和重新集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的广泛应用在种植业上,表现为蔬菜、水果、茶叶等专业户的大量涌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和生产产品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蔬菜和水果业是诏安县种植业两个支柱产业。至2013年诏安县大棚蔬菜面积达2 453hm2。
南方“猪、沼、果”模式的核心是沼气池。沼气池利用种植和养殖的废弃物发酵生产沼气供家庭使用,生产的沼液和沼渣在种植和养殖中得到综合利用促进增产增收,在模式中起着连接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的纽带作用——它延长了物质利用的链条化废为宝。不可否认,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许多种植业农户沼气发酵原料与有机肥料来源成为问题,也使得养殖业业主对如何处理养殖废弃物犯愁,这给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推广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显然,种植业对优质有机肥料的需求与养殖业综合处理养殖废弃物及养殖污水的需求,不但没有因为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而降低,反而更加迫切需要——科学应用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在诏安县农村规模化农业生产专业户中的推广应用
2013年,诏安县年出栏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234家,年生猪出栏量17.6万头,占全县年生猪出栏量的60%;其中,建设南方“猪、沼、果”模式的企业与养殖户有216家,占比例92.3%。诏安县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分布在田间、果园和山上,远离村庄,都修建了沼气池,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沼气池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养殖密度与种植业土地规模大致相匹配,养殖废弃物绝大部分就近周边土地种植作物上综合消化利用,污水经过沼气池发酵后用于蔬菜、水果、水稻、花卉与经济林、鱼塘养鱼等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例如,诏安县四都镇上湖村,毗邻梅州乡超大蔬菜基地,是诏安县生猪养殖重点村,最高峰时期,全村养殖能繁母猪3 100头,年出栏生猪50 000头,有养殖场73家。全村建有沼气池114口、总容积6 500m3,其中50~100m3的小型沼气工程57个。全村的养殖场大都建在果林园地之中,少量建在田间,果园与猪场占地面积大小不等,分布间隔比较合理,都建有沼气池,有的还建有鱼塘。规模在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场大都只有夫妻二人经营,吃住都在场里,只有在忙时才雇用短工。每天猪舍干清粪1次,养殖废水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气解决养殖场生活燃料、日常煮水消毒、照明和猪舍保温;沼液、沼渣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作物施肥,猪粪卖给超大蔬菜基地和附近的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户,每t猪粪能卖300元。虽然全村养殖量很大,但是通过“猪、沼、果”生态模式使养殖废弃物得到果园和农田就地消化,实现了全过程综合治理,基本消除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endprint
以上湖村胡秀中家庭农场发展南方“猪、沼、果”模式为例:农场位于林山口,占地1.7hm2,2013年出栏生猪550头,种植有龙眼0.5hm2、台湾芭栎0.2hm2、青梅0.3hm2,鱼塘0.2hm2,建有2口沼气池(各50m3)、沼液贮液池200m3。据胡秀中介绍,去年除购买700kg钾肥和少量复合肥外,果园化肥施用量很少,全靠猪粪和沼液为肥料,农药需要量也比较少。大概化肥1a可以节约8 000元。沼气能解决全家的生活燃料和部分猪舍保温需要,全年可节省燃料和电费约5 000元。沼液和猪粪还用于喂鱼,年可节约鱼饲料3 000元。另外,果树施用沼液和沼渣生产的果实品质好,个头大而饱满,产量提高20%以上,售价也能高出市场平均价2到5角每斤,市场销路很好,间接增加经济效益1~2万元。胡秀中家庭小农场发展“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去年可节支增收3万元以上。
从诏安县在专业户和家庭农场推广的“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的实践结果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乃至社会效益都相当显著:一般每个小型家庭农场每年可节支增收2~3万元以上;能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各环节的物质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促进种养技术水平提高,有效缓解规模化养殖业给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风险;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经营,生产的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良,分散了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促进和保障业主持续经营。
4 当前“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业与养殖业脱节。即在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下,许多从事种植业经营的农户不从事养殖业经营,反之亦然。这种情况给“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推广应用带来了困难。
(2)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沼气专用服务设备如抽渣车、沼气技术生产工队伍、服务网点建设方面尚不能满足需要。
(3)农业融资难、信贷成本高。资金问题是影响“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一个家庭小农场,所需投资资金,少的需投资几十万,多则需要几百万。农业产业化经营受市场价格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影响大,资金不足难以抵御各种风险。当前农村民间融资成本达15%以上,而且很难借到资金。
(4)环境保护意识和现代生态农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宣传和普及。
5 建议
(1)加大生态农业宣传和推广力度。合理布局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和结构,建立“猪、沼、果”生态模式示范区,总结各地典型的做法,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加以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和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
(2)呼吁各级政府出台对类似“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等农业循环经济的鼓励政策,比如给予信贷贴息资金扶持、建立农业风险资金、推广农业生产保险等,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生产融资成本。
(3)加强农村乡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抽渣车、运粪车的数量和运输能力应能够满足及时将肥料运送到需要的田间地头。其次,加强对沼气生产工和沼气维修工培训,建设一支强大的沼气生产及其综合利用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责编:吴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