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
2014-11-24徐琼华张志忠李玉萍
徐琼华+张志忠+李玉萍
摘 要: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玉溪市红塔区油菜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N、P、K配比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42.9906+15.5291N+2.1187P-13.1592K-0.8474NP+0.2745NK+1.0717PK-0.2330N2+0.9174P2+0.2712K2,油菜N、P、K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关键词:油菜;“3414” 肥效试验;经济性状;产量;红塔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44-04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规范”和“玉溪市红塔区3414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笔者在玉溪市红塔区进行了油菜“3414”肥效试验,以期获得油菜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建立适宜全区的施肥技术参数体系和施肥数学模型,从而为红塔区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油菜“3414”肥效试验在玉溪市红塔区研和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场试验田中进行。该地位于北纬24°8′34″~24°17′28″和东经102°25′43″~102°35′00″之间,前茬作物为烤烟,施肥水平、产量均与常年持平。排灌条件良好,属中等肥力田块,0~20cm耕作层“S”型取样,土壤pH值6.5,有机质15.9g/kg,水解性氮80.1mg/kg、有效磷29.4mg/kg、有效钾125.6mg/kg。
1.2 供试材料 (1)供试肥料:尿素(含N 46%)、普钙(含P2O517%)、硫酸钾(K2O50%)、硼砂;(2)供试作物及品种:油菜,品种为A35。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14个处理,3次重复,42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长8.33m,宽2.4m,折合净面积20m2。小区四周留保护行,小区间留0.3m沟道,重复间间隔0.5m。栽培规格0.3m×0.32m,每塘留苗2株,每区200塘,400株。在调查群众习惯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地力状况和经验水平,设计出当地最佳施肥量(即2水平施肥量),N、P、K比为1∶0.30∶0.25计算。其中:氮肥20%作种肥、15%作间苗肥、40%作定苗肥、25%作蕾薹肥;磷肥作种肥一次性施用;钾肥作定苗肥一次性施用。试验各处理未施有机肥,田间管理各处理措施、时间一致,按照试验要求对油菜进行常规管理。划小区前,取基础土样1个;收获后,分5个处理取土样15个;收割前,分处理取植株样和籽粒样15个测定其生物产量并进行分析。田间记载按常规记载法,于10月14日播种,次年4月5~8日成熟,全生育期168~171d。收获时各小区分别取样5株考察农艺性状,分小区收产晒干扬净计算实产。具体试验因素水平施肥见表1。根据试验方案确定具体施肥量见表2。
1.4 数据分析 试验采用江苏扬州土肥站开发的“3414”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1产量最高,为209.55kg/667m2,处理9产量次之,为208.66kg/667m2,再次为处理4,产量为205.10kg/667m2,空白对照处理1产量最低,仅为46.58kg/667m2。处理11、9、4分别比处理1增产162.97kg/667m2、162.08kg/667m2、158.52kg/667m2,增产率为349.88%、347.97%、340.33%,说明合理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
2.2 不同处理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株高以处理1最低,为115.47cm,处理9最高,为185.59cm;全株有效角果数以处理14最高、处理9次之、处理1最低,分别为322.3个、318.7个、83.9个;角果粒数以处理4最高、处理11次之、处理8第三,分别为19.0粒、18.4粒、16.9粒;千粒重以处理13最高、处理11次之、处理1最低,分别为3.46g、3.45g、3.14g。
2.3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6分析得知(仅从肥料因素中考虑,其余因素不考虑):获得最高收入为处理11(N3P2K2),产值为942.97元/667m2;最高纯收入为处理9(N2P2K1),收入为770.43元/667m2;产投比最高为处理9(N2P2K1),其值为1∶4.57,产投比最低为处理2(N0P2K2),其值为1∶1.46。由以上分析可知:油菜配施能增加经济效益,但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时经济效益均会降低。
2.4 施肥量与产量回归模型
2.4.1 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 对表6中试验数据应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进行回归分析,得出N、P、K施肥量与油菜产量的回归模型:
2.4.2 最佳产量时施肥量的确定 根据所建立的油菜 N、P、K配比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出,油菜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3 结论
(1)本次试验建立了油菜N、P、K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油菜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 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2)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产量居第一位为N3水平,产量为209.55kg/667m2,而N2水平排位为2~9位,平均产量为195.31kg/667m2,与当地产量相当。N3水平与N2水平均产相差14.24kg,表明增施N肥能增加产量。投产比列前5位的是处理9、4、14、5、6,全为中N区,说明N素的最佳施肥量在N2水平,P的最佳施肥量为P3水平,K的最佳施肥量为K2水平。
(3)N、P、K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协调油菜个体与群体,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N、增P、补K”。
参考文献
[1]凌新军.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236-238.
[2]郭琼珍,陈克龙,蔡亚东,等.红塔区油菜测±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云南农业科技,2010,02:22-24.
[3]刘明媛. 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1):106-107.
[4]黄芳. 2010-2011年广德县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1):66-67.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玉溪市红塔区油菜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N、P、K配比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42.9906+15.5291N+2.1187P-13.1592K-0.8474NP+0.2745NK+1.0717PK-0.2330N2+0.9174P2+0.2712K2,油菜N、P、K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关键词:油菜;“3414” 肥效试验;经济性状;产量;红塔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44-04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规范”和“玉溪市红塔区3414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笔者在玉溪市红塔区进行了油菜“3414”肥效试验,以期获得油菜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建立适宜全区的施肥技术参数体系和施肥数学模型,从而为红塔区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油菜“3414”肥效试验在玉溪市红塔区研和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场试验田中进行。该地位于北纬24°8′34″~24°17′28″和东经102°25′43″~102°35′00″之间,前茬作物为烤烟,施肥水平、产量均与常年持平。排灌条件良好,属中等肥力田块,0~20cm耕作层“S”型取样,土壤pH值6.5,有机质15.9g/kg,水解性氮80.1mg/kg、有效磷29.4mg/kg、有效钾125.6mg/kg。
1.2 供试材料 (1)供试肥料:尿素(含N 46%)、普钙(含P2O517%)、硫酸钾(K2O50%)、硼砂;(2)供试作物及品种:油菜,品种为A35。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14个处理,3次重复,42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长8.33m,宽2.4m,折合净面积20m2。小区四周留保护行,小区间留0.3m沟道,重复间间隔0.5m。栽培规格0.3m×0.32m,每塘留苗2株,每区200塘,400株。在调查群众习惯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地力状况和经验水平,设计出当地最佳施肥量(即2水平施肥量),N、P、K比为1∶0.30∶0.25计算。其中:氮肥20%作种肥、15%作间苗肥、40%作定苗肥、25%作蕾薹肥;磷肥作种肥一次性施用;钾肥作定苗肥一次性施用。试验各处理未施有机肥,田间管理各处理措施、时间一致,按照试验要求对油菜进行常规管理。划小区前,取基础土样1个;收获后,分5个处理取土样15个;收割前,分处理取植株样和籽粒样15个测定其生物产量并进行分析。田间记载按常规记载法,于10月14日播种,次年4月5~8日成熟,全生育期168~171d。收获时各小区分别取样5株考察农艺性状,分小区收产晒干扬净计算实产。具体试验因素水平施肥见表1。根据试验方案确定具体施肥量见表2。
1.4 数据分析 试验采用江苏扬州土肥站开发的“3414”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1产量最高,为209.55kg/667m2,处理9产量次之,为208.66kg/667m2,再次为处理4,产量为205.10kg/667m2,空白对照处理1产量最低,仅为46.58kg/667m2。处理11、9、4分别比处理1增产162.97kg/667m2、162.08kg/667m2、158.52kg/667m2,增产率为349.88%、347.97%、340.33%,说明合理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
2.2 不同处理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株高以处理1最低,为115.47cm,处理9最高,为185.59cm;全株有效角果数以处理14最高、处理9次之、处理1最低,分别为322.3个、318.7个、83.9个;角果粒数以处理4最高、处理11次之、处理8第三,分别为19.0粒、18.4粒、16.9粒;千粒重以处理13最高、处理11次之、处理1最低,分别为3.46g、3.45g、3.14g。
2.3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6分析得知(仅从肥料因素中考虑,其余因素不考虑):获得最高收入为处理11(N3P2K2),产值为942.97元/667m2;最高纯收入为处理9(N2P2K1),收入为770.43元/667m2;产投比最高为处理9(N2P2K1),其值为1∶4.57,产投比最低为处理2(N0P2K2),其值为1∶1.46。由以上分析可知:油菜配施能增加经济效益,但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时经济效益均会降低。
2.4 施肥量与产量回归模型
2.4.1 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 对表6中试验数据应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进行回归分析,得出N、P、K施肥量与油菜产量的回归模型:
2.4.2 最佳产量时施肥量的确定 根据所建立的油菜 N、P、K配比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出,油菜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3 结论
(1)本次试验建立了油菜N、P、K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油菜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 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2)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产量居第一位为N3水平,产量为209.55kg/667m2,而N2水平排位为2~9位,平均产量为195.31kg/667m2,与当地产量相当。N3水平与N2水平均产相差14.24kg,表明增施N肥能增加产量。投产比列前5位的是处理9、4、14、5、6,全为中N区,说明N素的最佳施肥量在N2水平,P的最佳施肥量为P3水平,K的最佳施肥量为K2水平。
(3)N、P、K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协调油菜个体与群体,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N、增P、补K”。
参考文献
[1]凌新军.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236-238.
[2]郭琼珍,陈克龙,蔡亚东,等.红塔区油菜测±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云南农业科技,2010,02:22-24.
[3]刘明媛. 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1):106-107.
[4]黄芳. 2010-2011年广德县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1):66-67.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玉溪市红塔区油菜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N、P、K配比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42.9906+15.5291N+2.1187P-13.1592K-0.8474NP+0.2745NK+1.0717PK-0.2330N2+0.9174P2+0.2712K2,油菜N、P、K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关键词:油菜;“3414” 肥效试验;经济性状;产量;红塔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44-04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规范”和“玉溪市红塔区3414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笔者在玉溪市红塔区进行了油菜“3414”肥效试验,以期获得油菜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建立适宜全区的施肥技术参数体系和施肥数学模型,从而为红塔区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油菜“3414”肥效试验在玉溪市红塔区研和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场试验田中进行。该地位于北纬24°8′34″~24°17′28″和东经102°25′43″~102°35′00″之间,前茬作物为烤烟,施肥水平、产量均与常年持平。排灌条件良好,属中等肥力田块,0~20cm耕作层“S”型取样,土壤pH值6.5,有机质15.9g/kg,水解性氮80.1mg/kg、有效磷29.4mg/kg、有效钾125.6mg/kg。
1.2 供试材料 (1)供试肥料:尿素(含N 46%)、普钙(含P2O517%)、硫酸钾(K2O50%)、硼砂;(2)供试作物及品种:油菜,品种为A35。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14个处理,3次重复,42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长8.33m,宽2.4m,折合净面积20m2。小区四周留保护行,小区间留0.3m沟道,重复间间隔0.5m。栽培规格0.3m×0.32m,每塘留苗2株,每区200塘,400株。在调查群众习惯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地力状况和经验水平,设计出当地最佳施肥量(即2水平施肥量),N、P、K比为1∶0.30∶0.25计算。其中:氮肥20%作种肥、15%作间苗肥、40%作定苗肥、25%作蕾薹肥;磷肥作种肥一次性施用;钾肥作定苗肥一次性施用。试验各处理未施有机肥,田间管理各处理措施、时间一致,按照试验要求对油菜进行常规管理。划小区前,取基础土样1个;收获后,分5个处理取土样15个;收割前,分处理取植株样和籽粒样15个测定其生物产量并进行分析。田间记载按常规记载法,于10月14日播种,次年4月5~8日成熟,全生育期168~171d。收获时各小区分别取样5株考察农艺性状,分小区收产晒干扬净计算实产。具体试验因素水平施肥见表1。根据试验方案确定具体施肥量见表2。
1.4 数据分析 试验采用江苏扬州土肥站开发的“3414”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1产量最高,为209.55kg/667m2,处理9产量次之,为208.66kg/667m2,再次为处理4,产量为205.10kg/667m2,空白对照处理1产量最低,仅为46.58kg/667m2。处理11、9、4分别比处理1增产162.97kg/667m2、162.08kg/667m2、158.52kg/667m2,增产率为349.88%、347.97%、340.33%,说明合理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
2.2 不同处理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株高以处理1最低,为115.47cm,处理9最高,为185.59cm;全株有效角果数以处理14最高、处理9次之、处理1最低,分别为322.3个、318.7个、83.9个;角果粒数以处理4最高、处理11次之、处理8第三,分别为19.0粒、18.4粒、16.9粒;千粒重以处理13最高、处理11次之、处理1最低,分别为3.46g、3.45g、3.14g。
2.3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6分析得知(仅从肥料因素中考虑,其余因素不考虑):获得最高收入为处理11(N3P2K2),产值为942.97元/667m2;最高纯收入为处理9(N2P2K1),收入为770.43元/667m2;产投比最高为处理9(N2P2K1),其值为1∶4.57,产投比最低为处理2(N0P2K2),其值为1∶1.46。由以上分析可知:油菜配施能增加经济效益,但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时经济效益均会降低。
2.4 施肥量与产量回归模型
2.4.1 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 对表6中试验数据应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进行回归分析,得出N、P、K施肥量与油菜产量的回归模型:
2.4.2 最佳产量时施肥量的确定 根据所建立的油菜 N、P、K配比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出,油菜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3 结论
(1)本次试验建立了油菜N、P、K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油菜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20.66kg/667m2、P2O5 6.80kg/667m2、K2O 3.6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206.45kg/667m2。
(2)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产量居第一位为N3水平,产量为209.55kg/667m2,而N2水平排位为2~9位,平均产量为195.31kg/667m2,与当地产量相当。N3水平与N2水平均产相差14.24kg,表明增施N肥能增加产量。投产比列前5位的是处理9、4、14、5、6,全为中N区,说明N素的最佳施肥量在N2水平,P的最佳施肥量为P3水平,K的最佳施肥量为K2水平。
(3)N、P、K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协调油菜个体与群体,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N、增P、补K”。
参考文献
[1]凌新军.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236-238.
[2]郭琼珍,陈克龙,蔡亚东,等.红塔区油菜测±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云南农业科技,2010,02:22-24.
[3]刘明媛. 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1):106-107.
[4]黄芳. 2010-2011年广德县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1):66-67.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