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药筒冲盂造型毛坯产品工艺改进
2014-11-24辽宁华山工业有限公司精锻公司兴城125125井振海陈强民时立国魏云龙聂海雁
辽宁华山工业有限公司精锻公司(兴城 125125)井振海 陈强民 杨 妍 时立国 魏云龙 聂海雁
我公司生产的冲盂造型毛坯产品是钢质药筒拉深前的冲盂造型毛坯(见图1)。在最初开发时受工艺、设备等条件限制,产品良品率仅为70%左右。由于原工艺是二次加热、二次锻形,不仅浪费能源和人力,还增加了生产周期。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较高,致使材料利用率低,过高废品数也增加了投料数,额外增加产品生产成本,且产品生产周期较长。随着原材料采购价格涨幅越来越大,产品订单也不断增加,公司面临着产品成本增加和生产周期过长的巨大压力。为节能降耗,公司决定对冲盂造型毛坯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图1
1.工艺改进
(1)改进前 改进前工艺流程:下料→下料检验→镦粗前加热→镦粗→清理检测→锻形前加热→锻形→浸水→冷检。
原工艺下料时采用带锯机,材料规格φ95mm棒料,消耗定额为3.6kg,锯口大,下料周期长。在镦粗前对棒料进行第一次加热,加热炉功率为80~90kW,加热时间为45s左右,然后用12MN水压机镦粗,待此批产品全部镦粗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加热锻造成形达到图样要求。此工艺生产过程需工人12人。改进前锻形工步如图2所示。
图2
缺点是:两火加热使产品氧化皮过厚,影响产品外观,产品内表面不光滑,且有划痕、凹坑等缺陷,会降低模具寿命,既浪费能源又浪费人力。原工艺是由镦粗后直接成形,容易形成马蹄形和火台不满等缺陷,产品良品率不到70%。锻形过程中采用了油基石墨润滑,润滑不均匀,易使凹模产生拉沟,凸模产生塌陷现象,影响模具使用寿命,每套模具使用寿命仅为600件左右,工人频繁修换模具,导致生产效率很低。
经技术人员多方论证,根据公司目前设备情况,决定将该产品由在12MN水压机上生产改为在8MN温锻机上生产,将二次加热改为一次加热。
(2)改进后 改进工艺后工艺流程:下料→下料检验→感应加热→锻形(三工位一次成形)→浸水→冷检。
改进后,下料采用φ70mm棒料,消耗定额由原来的3.6kg减少到3.3kg,感应加热仅一次完成,加热时间为22s左右,棒料加热后进行三工位锻造一次成形。生产工步如图3所示,模具装配如图4所示。
图3
图4 模具装配
改进后工艺是一次加热完成,镦粗工步可以使加热后棒料氧化皮去除,消除了划痕、凹坑等缺陷,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增加的预成形工步消除了马蹄形(产品口部高度不一致)和火台充不满的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2.改进效果
(1)材料费 材料由φ95mm改为φ70mm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材料消耗定额由原来3.6kg降低到3.3kg,节省消耗定额差额0.3kg/件,年节约了原材料消耗5200kg,年节省材料费用价值4.8万元。
(2)燃动费用 原工艺为二次加热,二次挤压成形,现工艺改进为一次加热两工位一次挤压完成,节约能源动力费45万元。
(3)模具寿命 按照每批产品5000件计算,改进前生产5000件需要10套模具,改进后只需要2套模具,模具寿命提高了5倍,减少了修换模具的时间,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模具费用共节约11万元。
(4)人员费用 原生产人员为12人,现为定额为5人,减少直接工资支出6.3万元。
(5)产品质量 改进前产品良品率仅70%,若生产任务为1.5万件,则因过高废品率,要增加产品投料数为2.6万件。改进后合格品率达到99%,减少原材料支出39 600kg,节约材料费36.2万元。材料由φ95mm改为φ70mm后,提高了镦粗变形力,使金属不变形区减小,使金属流线分布更趋于合理,金属流动性好,提高了毛坯件的力学性能,减小了后续拉深时的开裂现象,原产品因冲盂工序质量不稳定,造成后续拉深工序废品率高,改进后拉深工序废品率降低了2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改进前后对比如图5、图6所示。
图5 火台处对比
图6 金属流线对比
(6)生产周期 按照每批产品5000件计算,锻形工序在8000kN温锻机上生产,班产量由500件提高到1000件,按照改进后工艺,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近一半,提高生产效率100%,也减少了相关费用支出40万元。改进前后5000件/批对比见附表。
改进前后5000件/批对比
3.结语
此次改进是2013年工厂技术改进成果最高的一个技术项目,共累计节约143.3万元。近两年来,冲盂造型毛坯产品订单数量逐渐增多,改进工艺后,公司在原材料消耗、产品成本和供货周期方面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