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野情报处与解放大西南

2014-11-24谢武申

世纪 2014年6期
关键词:杨森刘伯承西南

谢武申

二野情报处为配合解放西南,做了许多重要工作。西南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即通常所称的“国统区”。重庆,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在西南,国民党特务机构的触须,伸到了每一个角落,控制最为严密。因此,二野司令部情报处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摸清国民党在西南的各级军政机构和特务系统。他们通过派驻武汉、南京等地的“关系”,并利用电台截获,搞清了国民党西南特务系统的电台,并综合写成《伪国防部二厅潜伏我区之谍报组电台番号位置》等文件,由第二野战军参谋长李达呈报中央。

二野情报处副处长魏锦国曾带着几个参谋,还找了一批大学生协助。在上海东方经济图书馆搞西南情况调查。他们在大部队进军西南之前就编印了云、贵、川、康、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况,每地一册,极为详尽。情报处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个图书馆是日本人搞的,他们派了一批特务,还有和尚等,早在数年前已经到上述数省进行过调查,日军投降后,来不及将这些资料带回本土。

设法联络郭汝瑰

在南京,情报处接过中央转给二野的地下党关系。建立这些关系,是中央长期工作的结果。郭汝瑰,是董必武在重庆发展的关系。郭有个同学叫任廉儒,是共青团员,到延安学习后,在中央组织部当干事,被派去做郭的工作。他的公开身份是川盐银行上海华山路办事处主任。郭后来当了蒋介石国防部作战厅(三厅)厅长,任廉儒一直同他保持联系。郭曾多次把国民党作战计划等绝密文件交给任廉儒,请他转交中共地下党负责人。

杜聿明一直不信任郭。如在徐州会战时,蒋介石主持作战会议,郭汝瑰报告情况,提出方案。讨论时,杜聿明不发言。会后,杜单独找蒋介石谈了作战意见,说郭不可靠。蒋介石说,年轻人嘛,怎么能不相信呢。郭汝瑰后来按照中共地下党的意图,向顾祝同提出要到西南当个军长,带部队和共军作战,经蒋介石同意后,组建了第72军,以后,又被蒋介石任命为第22兵团司令兼72军军长。

二野情报处接了中央转来的郭汝瑰的关系,但却联系不上任廉儒。柴军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柴成文,曾任国防部外事局局长)设法在上海找到了任廉儒的弟弟任英儒,又派赵力钧(曾在冯玉祥部当参谋)陪同英儒去找廉儒,然后同去重庆和郭汝瑰联系起义。

郭汝瑰起义后,国民党内部震动极大。蒋介石到台湾后曾说:“没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谍。”

郭起义后,被任命为川南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西南军区成立后不久,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到南京兼任军事学院院长。因郭汝瑰曾在国民党陆军大学当过研究员和教官,就被刘伯承点名调到军事学院当教员(后任军事史料研究处副处长等职。曾当选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宗宽主动提供

国民党西南部署的情报

主动向二野情报处提供情报的还有刘宗宽。他原是杨虎城的团长。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军统向蒋介石告他通共,蒋要枪毙他,但因查不到确凿的证据,只判了有期徒刑。后张群把他要去当代理参谋长(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刘宗宽传递情报,是通过二野情报处派出的一个政治交通员,叫屠云剑,他还有一个关系人,叫房显志,是刘的小老乡。

蒋介石亲临重庆,主持作战会议,研究保卫西南的部署时,曾让刘宗宽作分析中共进攻西南路线的报告。他就“有理有据地”分析出解放军一定会采取三国时代邓艾过秦岭、度阴平,由陕入蜀的路线,根据是贺龙正在宝鸡一带集结第18兵团、第7军等部,似有由陕入川的态势。

当时,包括蒋介石、张群在内的高级将领都确信了刘宗宽的“判断”,并作了由胡宗南等部重点防守川北的部署。

而实际上,刘邓大军协同四野一部,是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佯装向南进攻,实则从湘西直插云、贵,堵住国民党军逃往国外的退路后,再由贺龙部由陕入川,实施夹击。

开始,为了稳住胡宗南,贺龙奉命采取了“攻而不破”的佯攻战术。胡宗南中计,还向蒋介石发电报邀功,说他的防守固若金汤,贺龙久攻不破,让蒋放心。待蒋介石发现刘邓大军南下的真正意图后,为时已晚。就这样,蒋介石的九十万部队,几乎全部被歼灭于西南境内。

当然,刘宗宽并不知道中共的西南作战计划,但他的“判断”,影响蒋介石作出了错误部署,客观上帮助了解放军。

国民党军撤退时,刘宗宽不走,留在重庆,继续向二野情报部提供情报,还做了些工作。因此,刘伯承对刘宗宽评价比较高,说他的情报比较全面,把国民党在西南的整个部署都摸清了。

刘伯承拒绝接受

杨森“起义”

二野情报处接上中央转交的关系,继续联系和做争取国民党军西南高级将领起义的工作。这些老关系,主要是刘文辉、邓锡侯(原四川省主席、国民党第95军军长,时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潘文华(原第28集团军总司令、川陕鄂边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黄隐、鲁崇义等。

西康省主席、第24军军长刘文辉从抗日战争时期就设了秘密电台,同中共保持联络。淮海战役后,刘文辉为了避开国民党军统的耳目,更换了与中共和二野的联络暗号。为了保持与刘文辉的正常联络,李达曾两次通知二野各军电台注意这一暗号,第二次电文是:

“杨[勇。二野五兵团司令员]潘[淼。五兵团参谋长]并各军首长:

我寒电所述刘文辉部与我军之联络记号,望再告前线部队,注意切实照行,免生误会。李达 皓”(“[ ]”内的字为笔者所加)

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卢汉率先通电起义。蒋介石气急败坏,让胡宗南派部队炸了刘文辉在成都的一处住所,拉走了数辆大卡车的财产。幸好刘文辉当时并不在此居住,逃过一劫。

此后,在二野通过地下党组织的争取之下,1949年12月中旬,国民党第7兵团司令裴昌会、国民党川陕鄂边绥靖公署副主任董宋珩、第16兵团副司令曾甦元、第16兵团司令罗广文、第22兵团司令兼72军军长郭汝瑰等宣布起义,第5兵团司令李文率残部投诚;27日,第18兵团司令李振起义。当天,成都宣布解放。

上述这些国民党起义将领,都受到了欢迎。唯独有位鼎鼎大名的杨森,却遭到了刘伯承的拒绝。

二野进军到湘西时,电台收到了杨森(国民党第20军军长、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发给刘、邓的一封明码电报,表示要起义。柴军武收到此电后,向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做了汇报。刘伯承说:“千万不要这些人,别理他!你们做起义工作,不要找这些人!”

这是因为,当年刘伯承和杨闇公领导顺(庆)泸(州)起义时,遭到反动军阀刘湘的残酷镇压。杨、刘争取杨森支持起义军,牵制刘湘。杨森虚与委蛇,向杨、刘表示支持革命。但在起义军危难之际,杨森却坐视不救,致使起义军失败,杨闇公不幸被俘,惨遭杀害;刘伯承辗转脱险,参加了南昌起义。朱德也曾做过杨森的工作,但他仍然是采取两面三刀的策略,表面应付,虽小有帮助,但一直死心塌地站在国民党反动派阵营。他此次致电刘伯承表示起义,也是见蒋介石大势已去,自知如果顽抗,也难逃被歼的命运。

杨森没有收到刘伯承的答复,还不死心,在重庆解放之后,又派“使者”到重庆找刘伯承面谈,这是因为他还有一部分残余部队被二野包围在山上。“使者”对和他接洽的柴军武和任白戈说,杨森要求起义,但条件是把他的“笼灶”(在重庆的浮财)运走,用那些被包围的部队作交换。刘伯承听了柴、任的汇报后,非常生气,说:“我不见他!你们去跟他谈去,让他转告杨森:有多少枪缴多少枪,就是缴械,别的不谈。”

杨森碰了个大钉子,灰溜溜地跟随蒋介石逃到了台湾,还做了一任台湾的国防部长。如果蒋介石知道他曾向刘伯承要求起义,不但做不成国防部长,恐怕连性命也难保吧。

捉拿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

进攻重庆前,刘伯承向李达交代了两件重要的任务:一是搞清张学良、杨虎城被蒋介石秘密囚禁的地点,一是迅速与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中共党员取得联系,以便设法营救他们。

经过二野情报处和四川地下党组织电台不间断的联络,搞清了白公馆和渣滓洞的位置(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囚禁处尚未侦知),并商定了营救计划。

刘伯承得知他们都被关押在重庆后,指示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提早攻下重庆。

虽然二野和四野一部于11月29日夜攻入重庆市区,但十分遗憾的是,蒋介石11月30日逃往成都之前,就已经下令枪杀了囚禁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囚禁在戴公祠的杨虎城及其家属八人被残忍地刺死;张学良早已被转移他地。所以,营救计划未能实现。

刘伯承、邓小平进驻重庆后,把寻找杨虎城将军遗体和搜捕杀害杨虎城凶手的任务,交给了新建立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周兴)。

经公安部系统与西南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原二野情报部处)合作,首先找到了杨将军和秘书、家属被埋地点,挖出遗体,妥为安葬。又经过一年多的搜捕,终于将逃到云南的杀害杨虎城将军的首恶特务李家杰、杨以模等十二名凶犯抓获。1951年4月15日,在昆明市“抗战胜利纪念堂”召开公审大会,将李、杨、张等游街示众,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当时,昆明市“万人空巷,鼓掌称快”。(详见《新华日报》1951年4月18日第一版)

1949年12月,正当成都之敌被围歼之际,二野司令部情报处于25日又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李达立即于当天致电军委、陈赓部和滇桂黔边区纵队:

“廿五日谍息:敌廿六军及八军一部准备集开远,尔后向越南方向逃窜。”

刘伯承、邓小平指示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一部,在边纵的协同下,以急行军速度,堵歼该两部。

李弥、余程万料不到解放军会得知他们的行动路线,故未引起警觉,依然按预定路线逃窜。我军绕过他们,堵住了他们逃往越南的通道,在滇南的蒙自、个旧等地,歼灭了逃窜中的李弥第8军和余程万第26军,仅有少数残余部队逃往缅甸。

此战,还有个意外的收获——活捉了刚由台湾飞到滇南指挥作战的陆军副总司令汤尧。

在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解放前后,西南军区接受了中央赋予的一个重大任务——解放西藏。情报工作者在和平解放西藏的过程中,又建立了新的功勋。

(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研究员)

责任编辑 周峥嵘

猜你喜欢

杨森刘伯承西南
古城西南两座桥
身价
“潮”就这么说
脑壳落了都不怕
Country Driving
脑壳落了都不怕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tereotypes and Diversity
民国军阀有情义
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
“半路”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