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庄蹻伐夜郎的原因
2014-11-24朱文书
[摘 要]庄蹻伐夜郎是战国时期楚国向西南扩展影响的一次重要行动。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将领庄蹻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经过沅水,向西南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国,一直攻打到滇池一带。因秦楚在黔中郡的反复争夺,庄蹻归路不畅,便“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楚国在面临秦国大举入侵时劳师远征,究竟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本文试图初步探讨庄蹻伐夜郎的的起因。
[关键词]庄蹻;夜郎;起因
一、起因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剡邳”(1),是各诸侯国中疆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国家。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打败晋国,称霸诸侯,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到达周王室京师“问鼎之大小轻重焉”(2),楚王问鼎表示楚国有取代周室,兼并各国,统一中国的趋势。进入公元前5世纪后,随着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新兴的生产方式出现,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封建地主土地所以制和封建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井田制和奴隶经济,在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上层建筑的变革不可避免。“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是上层建筑的剧烈变化。进入封建社会的各国面对激烈的兼并战争首先要做的是富国强兵,维持自己的生存,改革成为各国唯一可选的途径。魏有李悝、秦有商鞅、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齐有威王,通过这些人的改革,各国的实力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增长,但是除了秦国商鞅的变法比较彻底,保持了秦国国力的长期增长以外其他各国的变法都只收到了一时之功,山东各国逐渐衰弱,秦国日益强盛。
秦国通过变法逐步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不断的向周边扩张,地大物博的楚国自然成为了秦国侵占的重要目标。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在综合国力和军队战斗力弱于秦国的条件下,保持庞大的军队数量成为了楚国对抗秦国的重要办法。楚国“带甲百万”需要大量的后勤物质,战争带来的军队损失需要不断的兵员补充,在楚国日益衰弱,物质与兵员逐渐短缺的情况下,楚国东部“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3)有“十余万精兵”的夜郎国无疑是楚国获取物质和兵员补充的最好去处。楚国对夜郎的征伐就是为了获取军事和经济原料和西至滇西获取“丽水”之金。
秦楚战争,秦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4),楚军面临西北和正西战场秦军的攻击。在主要战场的西北面,秦楚大战四次,楚军均遭败绩。第一次,楚、赵、燕、韩、魏五国伐秦,楚军失利;第二次,以楚为首,赵、燕、韩、魏、齐六国联合匈奴伐秦,大败,秦军斩首八万二千;第三次,楚军再败于丹阳,楚将屈匄被俘,秦军斩首八万。第四次,楚怀王亲率大军与秦军会战与蓝田,大败,秦军乘势攻取楚之汉中,取地六百里。在西北大战的同时秦军在正西面的黔中地区发兵十万,浮将攻击楚国。双方争夺的焦点已经由汉中转移到了楚国国都东大门方向的长江三峡一带,在正面战场无法击溃处于攻势秦军的情况下,派庄蹻率军沿沅水西进,意图包抄秦军缓解正面战场的压力,这是庄蹻伐夜郎的重要原因。
楚国统治日益腐朽,国内农民反抗不断,庄蹻就是其中的代表者,庄蹻起义军一直打到郢都,只是在秦军入侵的情况下才投入了反抗秦军的阵营。楚国的统治者对于庄蹻并不放心,如何防范、削弱庄蹻起义军是楚国统治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派庄蹻西进伐夜郎,一方面可以让庄蹻远离楚国。另一方面可以削弱庄蹻的实力,千里远征,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包抄优势的秦军几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庄蹻伐夜郎也是楚国内部斗争的结果。
二、过程
《史记·西南夷列传》曰:“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滇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汉书·西南夷列传》与《史记》的记载相同。
《华阳国志·南中志》曰:“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牂柯系舡于且兰。既灭夜郎。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归,遂留王之,号为庄王。以且兰有椓舡牂柯处,乃改其名为牂柯。分侯支党,传数百年”。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曰:“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军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即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椓船牂柯处,乃改其名为群柯”。
庄蹻沿沅水而上,征服了且兰、夜郎,由于秦楚在黔中激烈的争夺,并最终由于楚国丧失了对黔中的控制,庄蹻回归之路被隔断,于是庄蹻“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建立的滇国。
三、结论
庄蹻的西征推动了中原文明向少数名族地区的传播,也是对于的西南地区的第一次探索,对于今天西南地区历史的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楚国处于解决内外困局的考量派庄蹻西征夜郎,庄蹻因为秦军阻断了归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但是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庄蹻建立的滇国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对于丰富中华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释:
(1)引自《淮南子·兵略训》。
(2)引自《春秋左传·宣公三年》。
(3)引自《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4)引自《战国策·楚策一》。
参考文献:
[1]《战国策·楚策一》
[2]张定福,楚庄蹻伐滇的历史真相[J],贵州贵阳:贵州文史丛刊,2007,(3):65-67
[3]马唯,庄跻起义和开滇的历史功绩[J],历史问题研究
[4]李独清,夜郎考[J],贵州贵阳: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16
[5]赵炳清,楚、秦黔中郡略论-兼论屈原之卒年[J],湖北武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7(21):107-115
作者简介:朱文书(1988.4~),男,湖北恩施,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历史学硕士,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