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贵州水西马研究
2014-11-24曾仁俊
曾仁俊
[摘 要]北宋灭亡后留给南宋的马政基础极为薄弱,中原地区的丧失,使得退守秦淮以南的南宋朝廷难以经营内地养马业,而陕西和陇右的沦陷也几乎截断了长期以来作为马政支柱的西北蕃马的来源。于是在江北大片领土丧失贻尽,马匹来源日益枯竭的形势下朝廷必然关注到西南产马地区,开始将购马的来源由西北和北方转向西南。在当时南宋马源稀缺的情况下,黔马作为西南马匹获取的一项重要供给来源,它对于南宋的军事及国家安危具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南宋时期;西南马匹;水西马
在古代历朝历代,由于战争的需要,马政始终是国之大事。马是古代战争中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骑兵部队,因而也比较关注本朝的马政建设。在宋代之时,马一般有牧养、买马之分,宋代战马主要以购买为主。买马地区北宋集中在四川、陕西一带,分别称为川马、秦马。南宋时更由云南、广西路买马,与川、秦鼎足而立。故南宋时人言:“国家买马,南边于邕管,西边于岷、黎,皆置使提督,岁所纲发者盖逾万匹”;(1)“故凡战马,悉仰川、秦、广四边。”(2)但在当时南宋马源稀缺的情况下,黔马作为一项重要的供给来源,可想而知,它对于南宋的军事及国家安危可谓是很重要的。
“马政”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戒,班马政。”郑玄注云:“马政谓养马之政教也。”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所谓“国家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马是各朝各代军队作战的重要工具和军事装备,在以往的冷兵器时代,在诸多的兵种之中,骑兵是最具战斗力的兵种之一。因此,编置一支强有力的骑兵,致力于马政建设,大力发展养马事业,成为了一国军事国防之大事。
一、南宋向西南购马的背景
北宋初期以来,宋朝多数的市马场设在陕西和四川各路与蕃部相邻的沿边地区。但自北宋灭亡以来,许多马源的商路就逐渐被切断了。因此,北宋灭亡后留给南宋的马政基础是很薄弱的,再加之中原地区的丧失,使得退守秦淮以南的南宋朝廷难以经营内地养马业,而不久陕西和陇右的沦陷也几乎截断了自中唐以来作为马政支柱的西北蕃马的来源。南宋人洪迈对当时马政有过一个概括:“国家买马,南边于邕管,西边于岷黎,皆置使提督。岁所纲发者,盖逾万匹。使臣、将校得迁秩转资,沿道数十州驿程券食、厩圉薪刍之费,其数不赀。而江淮之间,本非骑兵所能展奋,又三牙遇暑月放牧于苏、秀,以就水草,亦为逐处之患。”(3)但军防离不开马政的经营,于是南宋王朝,为了补充战争所用马匹的来源,就开始将购马的来源由西北和北方转向西南地区,不断加强对西南地区买马事务的管理。同时,虽然“富平之败”(4)后陕西及陇右大部分地区沦陷,但南宋控制下的四川西北部及甘南地区依然与西北蕃部相接。此外,四川西南等地区沿边长期以来的市马贸易依然保持。因此,当南宋朝廷逐渐能从抗金战争中获得喘息之机、以图重建军事力量时,也自然将振兴马政的希望首先寄托在这一片地区。
二、西南地区马匹与水西马
南宋初年,为了抵御金的骑兵,南宋政府在江北大片领土丧失贻尽,马匹来源日益枯竭的形势下必然关注到西南产马地区。南宋时期,西南产马的地区主要有大理、罗殿、水西、自祀、特磨等地。周去非《岭外代答·蛮马》说:“南方诸蛮马,皆出大理、罗殿、水西、自祀、特磨,岁以马来皆贩之大理者也,龙、罗、张、石、方五都蕃,谓之浅蛮,亦产马。南马不如北马之耐,然忽得一良者,则北马虽壮不可及也。此遗西域之遗种也耶!是马一匹值黄金数十两。”由此可见这种优良“蛮马”正是南宋抗金战场所急需的马种,它不仅产于大理国,罗殿国、水西也是主要产地之一。因此南宋政府不断派人在罗殿国、水西等地以重金求购。据《宋会要辑稿·买马》记载:“广西买马纲发,多是西南诸番,罗殿、水西、自祀诸国。”又据《宋史·兵志》记载:“(绍兴)三年,即州置司提举,市于罗殿、水西、自祀,大理诸蛮。”上述各处,大部分都在今贵州境内。这就说明南宋驰骋沙场的纲马,一部分是来自于贵州。
而在黔马之中,何种马匹要为上乘、为之优良品种呢?据《岭外代答·蛮马》文献记载,贵州之地所产之马,以罗殿、水西、自祀等马要为著名。因此,下文主要所谈之马主要是水西之马。
(一)水西马的历史
黔西马饲养历史悠久。据《大定府志》记载:“黔中水西马,乌蒙马说马之良者,唯冀北而渥洼之种”。又据《中国现代养马》记载:“唐宋以来,蜀马、大理马、黔西马均以良种知名,并在各地设有马市,以茶盐交换马匹”。在《水西简史》中,谈到畜牧业时,也特别谈到了马的饲养业。其中“水西马”当时就名扬四方了,水西向中央王朝献贡马有27次之多。朝廷还多次以锦、布向水西交换马匹,每次数甚至上千。可见水西马是作为战马而扬名的。
水西的畜牧业很是发达,养马特别突出。宋王朝与金长期作战,需要许多战马。在偏安江南之后,经常在水西征马,当时毗那就是以产良马而闻名,人称“毗那大蛮”。据田雯《黔书·水西乌蒙马》说:“水西乌蒙近于西,故多良马,上者可数百金,中者亦半之,其鬻于外者凡马也,而其上者蛮人亦爱之,不肯鬻,不频骑,惟作戛祀鬼也,临阵才用之,童死以为殉。”养水西、乌蒙之马,需“秣之以苦荞,啖之以姜盐,遇署渴之又饮之以荞浆”,因而“状甚美,前膘鸡鸣,后瞷犬蹲,膈阔脯厚,腰平背圆。体卑而力劲,质小面德全,登山逾岒,犹如电歘云,鄙螳螂而笑蝘蜒也;有马如此不可谓非良矣!”
(二)水西马的名称
水西马,又称之为黔西马。主要产于毕节地区,以水西马为代表的黔西部是贵州马的主要产地,
水西马在《大定府志》、《黔西州志》以及以后的《黔西县志》里都有记载。水西马也叫黔西马,是因为它是在水西的时候出名的,也就是彝族统治的土司制时期;黔西马是因为它主要出产在黔西。所以,水西马、黔西马实际都是同一种马,只是称谓上的不同。水西马之所以出名,是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必然,因为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没有沙石路、没有水泥路、更没有柏油路,皆是一些山路。在“地无三尺平”的环境里,它只能去适应,然而它适应了,在水西这块土地上,它创造了传奇。
(三)水西马的外形
以毕节地区为代表的水西马,该区平均海拔一千四百九十一米,最高二千九百米,最低四百五十七米。高原面相当破碎,地形复杂;赫章、威宁一带保存比较平坦的高原面,大方、水城一带多梁状山脊,顶部平缓,两侧陡峻,当地群众呼为“梁子”。全区有草山草坡一千一百七十四万八千亩。西部马产区牧地广阔,草质优良,马以放牧为主。在这样的自然与地理因素环境下,“黔西马肌肉丰满发达,眼小明亮有神,耳小前立灵活,腰短背直,腹中等大,头颈结合良好,鼻平直,头部清秀,膝关节大,飞节发达,有甲低平、坚实,鬃尾毛粗密而长,四肢强健有力,筋腱发达,蹄圆坚实,尻部发达,前后高匀称,胸宽。”(5)一般公马比母马体型较大,拉车马比驮马体型大。毛色以骝毛、粟毛较多,其他毛色较少。毛色好、体型大的马比毛色差、体型小的一般在价格上要高20%—30%,因此群众喜喂好马,劣种马一般作淘汰处理”。
(四)水西马的性能
该区马体较小,体型呈短躯长肢结构,行走于山区崎岖羊肠小道,灵敏而稳健。矮小,是它的特点,吃苦耐劳、能驮重、适应走山路是它的优点。所以,水西马在那个时代被称之为“爬山虎”。据田雯《黔书·水西乌蒙马》说这种马的性能特征是:“状甚美,前膘鸡鸣,后腱犬蹲,膈阔膊厚,腰平背圆”,它的优点在于,“体卑而力劲,质小而德全,登山逾岭,逐电欻欲云,鄙螳螂而笑蝘蜒也”。贵州马似乎就是为山地作战而产的。据相关记载,黔西马役用性能较强,体型高大腰身稍长的多作挽用,一般从1岁左右便跟母马练习驮载,负重20-25kg,2岁即可驮运,挽马则需要3岁以上才能开始拉偏套,真正得力要4岁以上。在山区小路上一般能驮重85-150kg,日行30-35km。在较平坦的路上单马可拉400-500kg,双马可拉700-900kg,三马可拉1500-2000kg,日行30-35km,可常年挽用,使役年限15-20年,饲养管理好的,使役年限可达25年,轻驮缓走使役年限可达30年之久。
(五)水西马的价格
水西马的价格,根据记载:“马一匹给布三十匹,或茶一百斤,盐如之。”按“责白金二万二千六百五两,往水西、乌撒等处市马,得马七百五十五匹”记载计算,每匹马约合30两银子。换言之,必须用30匹布,或者30两银子,或者100斤茶叶,或者100斤盐巴,才能购买1匹马,这在当时,价格不菲。贵州不产盐,素有“斗米斤盐”之说,1匹马能换100斤盐巴,养马的价值可想而知。(6)
三、水西马在西南马政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水西马即为贵州之地马匹的佼佼者,在当时南宋时期,它又具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
其一,中央朝廷大量向水西之地购买马匹,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水西马主要产于贵州黔西之地,因此随着水西马贸易的发展,大大的增加了黔西的马匹贸易,直接的促进了黔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二,由于水西马品种优良,可作为战马出售,它为南宋急缺的马源提供了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宋马匹的供给,促进了南宋马政的建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南宋骑兵的力量。
其三,以市马为媒介,各民族之间增进了解,更为重要的是使贵州各民族有机会到内地进行交往。随着交往的增多,各族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从而缩小了与汉族地区的差距,同时,贵州各族主动至内地吸收先进的文化养份,加快了各族吸收中原文化的速度,从而进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
最后,带动了相关贸易的发展。贵州产茶,且茶质优良可以当做贡茶。自唐宋以来,推行“以茶易马”之法,用茶与西南少数民族换马。无论官茶还是私茶,一律存储用于边疆易马,故而也推动了贵州茶叶贸易的发展,而且盐业等也得到了发展。这些贸易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涉及到省外各地,因而对于促进物资交流、刺激生产以及扩大货币流通等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结语
贵州之地所产之马,从实际上讲,总体和数量上是不如川马、滇马和广马的。但是,在贵州之地上品种优良者也是有的,水西马便是这类马匹中的优良品种。贵州水西马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南宋朝廷对于马匹稀缺的补充,保证了国家出于军事防卫和军事战争对于战马的需求,在当时南宋马源稀缺的情况下,黔马作为西南马匹获取的一项重要供给来源,它对于南宋的军事、经济及国家安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买马[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元)脱脱.宋史·马政条[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M].中华书局,1999.
[4]田雯.黔书·水西乌蒙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王明贵.水西简史[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65
[6]尚平.南宋马政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7]吴家骥.黔西马的调查[J].贵州省黔西县畜牧局,2001年01期
注释:
(1)洪迈:《容斋续笔》卷五——买马牧马。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兵考十二——马政。
(3)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5—“买马牧马”,2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富平之败:金天会八年(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金川陕之战中,金军为攻占陕西,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北)地区,击败宋军反攻的一次大规模作战。南宋轻率集结重兵,仓促进行反攻,在战役指挥上恃众轻敌,互不协同,以致大败。
(5)吴家骥.黔西马的调查[J].贵州省黔西县畜牧局,2001年01期
(6)王明贵.水西简史[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