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李尔王的形象

2014-11-24陆巧玲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形象莎士比亚戏剧

[摘 要]通过多方面不同角度的分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李尔王》中主要人物李尔的形象,探讨李尔作为君主和父亲双重身份的丰富形象内涵,并结合情节的发展透析李尔的表现、经历、结局以及对于现实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李尔;莎士比亚;戏剧;形象

一、导言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创作主要是用无韵体的戏剧三十七部,囊括了喜剧、悲剧、历史剧、冒险剧、爱情故事与童话,从文学的每道门登堂入室,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特色。四百年来,这些故事在全世界各地一再上演,受欢迎程度至今没有一位作家可以超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悲剧作品[1]有《哈姆雷特》、《李尔王》、《奥塞罗》、《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在20世纪,《李尔王》[2]逐渐取代了《哈姆雷特》的地位,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去探索其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

二、李尔形象的丰富内涵

(一)双重身份,自身缺陷极大

李尔,是古代大不列颠王国的君主,虽处于等级森严的社会时代,但赤裸裸的金钱力量对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造成了深重破坏。所谓公爵,公主一个都是寡廉鲜耻,无恶不作之徒。在他们眼里,既没有父亲,也没有兄弟;在权力、财富面前,一切人间的伦理,道德原则皆可踏而过之,他在位时唯我独尊,专制独裁,无视人民疾苦。在他统治下的英国“爱情冷却,友谊疏远,兄弟分裂;城市发生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发生叛逆,父子关系崩裂”(第一幕,第二场)。由于自负和固执,李尔荒谬地设计了一场所谓的“爱的测试”,将国家作为奖赏,“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他最大的恩惠”,这轻率的决定从此揭开了悲剧的序幕。

李尔也是一家之主,作为父亲,他不善于和自己的儿女沟通,无法同女儿们建立一个彼此信任了解的桥梁。长期的身居高位养尊处优的习惯,使他变得刚愎自用、虚荣心级强。李尔王虽然爱着自己的女儿们,但本质上仍有着他的怎么的一面。而这种怎么的本质也是时代和其地位赋予给他的。他生活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的恶势力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横行于世,作为封建时代的君主,他自以为君临一切。而俗话说,有其父秘有其女,也正是他的错庸专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才培养出那两位惯于以阿庾奉承坟父王欢心来换取权势的见利忘义的不孝女儿。当大女儿和二女儿用阿庾的、娓娓动听的孝顺之词虚伪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时,他心花怒放,糊涂的李尔看不秀她们蓄谋已久、觊觎王位、财产的贪婪狠毒之心。并且多年的阿谀之词蒙蔽了他的双耳,听惯了赞美之言的李尔,听不惯小女儿最简单却是朴实、趋势的心底话。自在显赫尊贵之巅的李尔,无法分辨真情也谎言,忠诚与奉陷害,在付诸行动的真挚的情感与华丽曼妙的言语之间,他偏爱后者。当李尔希望从考狄丽来那儿得到他想象中的更甜美的奉承时,诚挚的考狄丽亚坚定的话语:“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第一幕,第一场)却被李尔看作是没良心。不知道不善言辞的考狄丽亚将对父亲的爱藏于心底,他的怒气勃然而起:“好,那么让你的踏实作你的嫁妆去吧”。(第一幕,第一场)高纳里尔和里根一旦有了权力和国土,对待父亲越来越无礼。

美好幻想破灭后的李尔开始面对真实的世界,开始了自我认识的历程。李尔由此产生了认同危机,他对自己的国王和父亲身份提出质疑。对自己由此产生了眼睛和智力提出质疑:“这里有谁认识我吗?这不是李尔。是李尔在走路吗?在说话吗?他的眼睛呢?他的知觉迷乱了吗?他的神志麻木了吗?嘿!他醒着吗?没有的事。谁能够告诉我,我是什么人?”(第一幕,第五场)他认识到考狄丽亚是爱他的,但是他依然归咎于她,认为自己当初那样粗暴对待她首先是因为她太骄傲,不肯当众表白她的孝顺之心:“啊!考狄丽亚不过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怎么在我的眼睛里却变得这样丑恶!它像一座酷虐的刑具,扭曲了我的天性,抽干了我心里的慈爱,把苦味的怨恨灌了进去”(第一幕,第五场)。李尔并不能认识到是自己酿成了如今的苦果。饱受痛苦的李尔在暴风雨中把个人的满腔愤怒指向人类社会、大自然和天神。他质疑人世间和上天是否有正义,呼唤迅疾的雷电击碎人的头颅,然后干脆责骂上天支配的风雨雷电是“卑鄙的帮凶”(第三幕,第二场),因为它们也像他的两个女儿一样毫无心肝,攻击他这样可怜的老人。他之所以如此愤怒,首先还是由于高纳里尔和里根对他的虐待;但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看不到自己的错处,认识不到应当对自己的境遇负相当的责任。罗伯特·奥恩斯坦也注意到,“李尔在某种意义上是莎士比亚剧中最自相矛盾的主角——他自己不公正却又相信宇宙秩序的公正,作为国王和父亲,他的行为有违自然法则,却又相信理性的自然法则的存在。”[3]267。李尔觉得一贯公正的神明居然让自己如此受苦,实在难以理解。

(二)正面因素和悲剧毁灭中令人同情的成分

在《李尔王》一剧中,李尔由一位国王落魄到一位无家可归的指乞丐。莎士比亚要显示的不仅是一位父亲被儿女所抛弃的一般悲剧,还要显示一位身份徒降的国王的悲剧;作品所表现的是一个在国家中放弃王位,而非在家庭中放弃父权的个人悲剧。这幕悲剧引起的美感是在唤起人们“怜悯”的同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李尔王仍然应该是一个正面形象,因为他追求的理想有着人文主义的进步因素,有强烈的正义感,尽管他有脱离群众等严重缺陷,虽有意驱逐黑暗势力,可为强大的恶势力所阻挠,不能实现以至受打击而失败。作为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的运转决定了李尔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李尔的毁灭,又是值得同情的。

李尔显然并不是高纳里尔与里根奉承的那样“在没有黑须之前,就已经有了白须”的人,而是哪弄人所言“你应该懂得些世故呀”。他怀着一种老小儿的天真心理认为,“国土”、“威力”、“特权”和一切君主的尊荣交出去以后,女儿们因此更爱他;更加致命的错误是:他认为自己如同上帝具有指称善恶的权利,哪个女儿迎合他那不可一世、乐听奉承话的心理,哪个是忠诚、孝顺、体贴的女儿。考狄丽亚因拒绝参与敬神的仪式,一转眼间,她在李尔王心中便从“眼中的珍宝,赞美的题目,老年的安慰,最好的,最心爱的人儿”,变成了“比啖食自己儿女的生番更令我憎恶”(第一章,第一场)的人。然而,有谁会因此减少对他的同情呢?虽然李尔声名显赫,但他的内心是惶恐而焦虑的。他明了已到暮年的自己需要的是新情的呵护以及爱的保障,他以为可以将国土作为筹码换得女儿对他的爱,自己亦可安享晚年。然而,他不知道这场所谓的“爱的测试”实质上是对考狄丽亚和她两个姐姐的侮辱,更是对爱的亵渎。

李尔被两个女儿赶出家门,流浪荒野,考狄丽亚得悉祖国变故,领兵来攻,失败被俘,在英军营地父女会面时,李尔向考狄丽亚说道:让我们到监牢里去,我们两人将像笼中之鸟一般歌唱,当你求我为你祝福的时候,我要跪下来求你饶恕。(第五幕,第三场)而此时的考狄丽亚,在他心中美如上帝的天使(连同他自己)。但是他很快便知道,他心中的理想只能成为光景,因为考狄丽亚被缢死。当考狄丽亚被缢死之后,李尔连声哀号,指责其它的人说:“你们都是一些石头人,并且说道:“要是我有了你们的那些舌头和眼睛,我要用我的眼泪和哭声震撼苍穹”。(第五幕,第三场)他本知道女儿“像泥土一样的死去”但他却祈求道:“要是她还有活命,那么我一切悲哀都可以消逝了”。(第五幕,第三场)在推动了一切之后,李尔的理智被撕成了碎片,是考狄丽亚的爱治愈了他的疯癫。悲剧在此达到高潮。李尔抱着考狄丽亚的尸体哀声恸哭,老泪纵横;他“要用他(我)的眼泪和哭声震撼苍穹”。死了扼杀这种宝号情感的刽子手,但这还是没有给他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他和考狄丽亚——他最终的精神归宿倒在了一起。李尔最终明白了何为真爱,他终于找到了不依附于外在的财富权势便可拥有的真爱,这是他当年为王为政时无法明白、无法看清的。

李尔是个凡人,但有着比神所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骄傲。他在遭受背叛与侮辱时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在命运巨变时表现出了狂烈的激情,这些尽管表明了他作为一个国王所具有的非凡气魄和威严,但他仍然是作为一个有缺陷的凡人形象而出现的。他自诩有神的权威和魅力,实际却并非如此,他的力量来自世俗的权力,一旦他交出王冠,他就一文不值了。“他的自我崇拜终于越出一切常识的范围:他把由于自己的地位而享受到的一切光荣,一切尊严,都归之于自己个人,他决定抛弃他的权力,他相信,这样以后,人们仍继续会对他表示敬畏。李尔视自己为宇宙的中心、英明的统治者,在一个绝对理性的世界上充当赏罚分明的法官,但一个比他更大的宇宙——“命运”击垮了他,这使他得以看见过去一直审美观点遮蔽住的东西[4]321。他从一个君临天下的国王变成一个“可怜的,衰弱的,无力的,遭人贱视的国王”,他从自己的痛苦中终于体察到别人的痛苦:“衣不蔽体,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腹中饥肠辘辘,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御得了这样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安享荣华的人们啊,挣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第三幕,第四场)

三、结语

李尔的王朝在时代的动荡与社会的灾难中摇摇欲坠,然而李尔久居高位而丧失理智,变得刚愎自用,任性专横,长年为诋谄媚奉迎所包围,使其行为处事随心所欲,这是酿造他性格悲剧的主要原因,李尔悲剧的个人因素在于其父爱与君主权威的显赫,造成的仁慈与专横之间不可避免的悲剧,他对子女有爱的要求,但在表达爱时又不可能摆脱君主的专横与权威的显赫,以至于对儿女如同对臣仆,以她们对自己的曲意奉承的程度来决定恩赐给她们的财产,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的自我中心主义造成了李尔性格上的刚愎自用,而他的两位女儿正好利用他的这一性格来获取其欢心,满足他的所谓尊荣来威严,达到掠走他全部财产与权益的目的,因而他自身的性格的悲剧因素为其掘下一条毁灭之路。

而艾略特曾说过:“谈到像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人物,也许我们永远不能正确认识他的真相,那么我们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变换一下我们的假说。”[5]281。莎士比亚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李尔的形象饱满、真实,数百年来对它的探索从未停顿过,解释也层出不穷,如同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它承受了各种褒贬,相互矛盾的阐释,对于后人来说,仍然是一座充满诱惑的迷宫。

参考文献:

[1]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命令[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李尔王》[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3]Robert Ornstein,“Shakespeare”,The Moral Visionof Jacobean Tragedy[M],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0.

[4]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M].北京:三联书店,1989.

[5]Harris,Laurie Lanzen.Shakespeare Criticism(2)[M].Detroit:Gale Research Company,1984.

作者简介:陆巧玲(1992-),女,瑶族,贵州凯里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学生。

猜你喜欢

形象莎士比亚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威廉·莎士比亚的肖像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像莎士比亚一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