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病人健康需求评估的差异性比较

2014-11-23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医患态度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观[1]以及优质护理模式在我国的推广,病人健康需求日益受到关注。病人需求评估能促进病人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优化有限的医疗资源分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多项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对病人需求的评估与病人实际需求存在盲点和偏差,性别、年龄、诊断是影响病人健康需求评估的重要因素[2-5]。有关国内住院病人健康需求的研究总体上还很薄弱,许多问卷缺乏信效度的检验[6,7]。有检验信效度的癌症病人健康需求问卷则多数只是测量某个单项需求如信息需求[8],或局限于癌症晚期病人[9]。本研究采用由荷兰Wessel教授制定的、完全从病人角度出发的《癌症病人健康需求》问卷,就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其健康需求评估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加系统性地评估癌症病人健康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3年3月—5月抽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癌症病人及相关医护人员各50人。病人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癌症疾病的病人,病程3个月以上;②意识清楚,无明显并发症,能合作。医护人员纳入标准:在有癌症病人的科室工作半年以上。50例癌症病人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21岁~78岁(51.6岁±14.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25例,高中6例,高中以上17例,2例未知;诊断:胃肠道肿瘤13例,乳腺肿瘤16例,生殖器肿瘤4例,头颈部肿瘤5例,肺部肿瘤5例,7例未知;治疗:手术46例,化疗31例,放疗2例;疾病阶段:38例未转移,11例转移,1例未知。50名医护人员中,男10人,女40人;医生11人,护士39人;年龄(26.3±5.1)岁;文化程度:专科19人,本科24人,硕士或博士7人;工作年限:2年内24人,2年~5年14人,5年以上12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①基本资料调查。②《癌症病人健康需求》问卷:由荷兰Wessel教授于2009年通过8次癌症病人半结构质性访谈制定,平均克伦巴赫系数为0.7左右,具有良好信效度。笔者和导师将此问卷翻译成中文后,请外语老师回译为英文。将原版英文问卷与回译问卷一起请两位外教审阅后,认为回译问卷与原问卷无明显歧义,具有较好的专家效度。笔者用中文问卷在15例癌症病人中进行预调查,测得分半信度为0.932(大于0.8)。本问卷共7个维度,分别是组织、交流、房间与设施、咨询与支持、医务人员态度、个人自主性、专业技能。问卷采用Linkert 4点评分,从1分~4分,不重要计1分,稍重要计2分,重要计3分,非常重要计4分,并通过公式转成换百分制,分数越高重要性越强。

1.2.2 调查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问卷调查法。由专人发放问卷,讲解填写方法(因文化程度或疾病原因无法自评者由调查者逐条询问后记录完成),并负责回收。共发放110份问卷,回收103份,合格问卷100份,其中癌症病人50份,医护人员50份。

1.2.3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等。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评估的差异性比较 在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的差异性比较中,21个变量中的7个变量以及8个单项条目中的3个单项条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性别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评估的差异性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的差异性比较 本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对癌症病人健康需求重要性评分上,与癌症病人自身的评估有较高的一致性。癌症病人与医护人员都给予“医疗差错”“医护人员技能”“咨询与周转”“医生护士态度”较高的分值,而组织结构与环境因素分数普遍较低。在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的评估中,21个变量中的7个变量,以及8个单项条目中的3个单项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有6项病人给的分值要比医护人员高,分别是医生态度、健康服务可及性、亲属陪同、医院设备、书面信息、非医疗工作人员的支持。其中医生态度、健康服务可及性、医院设备这3项与该问卷英文原版作者的研究结果一致[8]。黄雪薇等[9]的研究也表明医护人员低估了病人对“医生态度”的重视程度。用关键词“医生态度”搜索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发现国内关于“医生态度”的研究非常少。高清等[10]在“医患关系认知差异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一文中指出,医患双方在对医患关系的本质属性、影响医患关系的责任主体、医患沟通的原则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医患双方对于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医护人员应更加重视“医生态度”对癌症病人的影响。

表1 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评估的差异性比较 分

表2 不同性别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的差异性比较

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对其健康需求评估差异性最大的是“医院设备”即“病人希望医院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施”(两者平均分值相差16分,与该问卷英文原版作者的研究结果一致[8]。这说明病人对“医院设备”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医护人员,医疗相关人员应对此引起重视。而医护人员高估癌症病人需求的3项分别是“医疗信息保密”“支持、咨询与康复”、“病友关系、便利”,其中“支持、咨询与康复”“便利”这两项与该问卷英文原版作者做的研究一致[8]。可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如何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及精力。

3.2 不同性别癌症病人对健康需求评估的差异性比较 男性病人比女性病人更重视“医生态度”“医疗自主权”“房间与设施”“医院设备”。这与 Wessels等[3]的研究结果相反,可能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

4 小结

医护人员既存在低估癌症病人健康需求的方面,也存在高估的方面。医护人员应当意识到在照顾癌症病人时存在的偏见,并想办法尽可能减少这种偏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同时尽可能有效地运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男性病人比女性病人更重视“医生态度”“医疗自主权”“房间与设施”“医院设备”。提示,医疗服务需要个体化。应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病人多与医护人员交流,尽可能满足病人特有的健康需求与偏好,以减少健康需求评估差异性。通过搜索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发现,目前国内尚无“完全基于病人”的癌症病人健康需求量表,提示研制具有良好信效度,且具有临床实用性的“癌症病人健康需求评估”量表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本研究有统计学差异的10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与英文原版问卷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癌症病人健康需求评估上中西方可能存在相同的问题,故本问卷的123个项目可作为临床医护工作者评估癌症病人健康需求的重要内容参考。因此,建议在此中文问卷基础上,扩大样本量与样本代表性进一步发展提炼。

[1] Committee on Quality of Health Care in America IoM.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A new health 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c Press,2001:1.

[2] Wessels H,de Graeff A,Wynia K,etal.Medical oncology patients’preferences with regard to health care,development of a patient-driven questionnaire[J].Ann Oncol,2009,200(10):1708-1713.

[3] Wessels H,de Graeff A,Wynia K,etal.Gender-related needs and preferences in cancer care indicate the need for an individualized approach to cancer patients[J].The Oncologist,2010,15(6):648-655.

[4] Parry JB,Soulsby J.Needs-led assessment,the challenges and the reality[J].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2001,9(6):1.

[5] 郑瑾,杨昱,尤黎明,等.癌症患者需求未满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401-1403

[6] 邱立,卢敏娜.住院患者及家属需求文献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7):90-91.

[7] 段娇博,陈长生,宋汉歌,等.晚期癌症患者需求评估表简表ACNQ-29的制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84-86.

[8] 黄雪薇,张瑛,王秀丽.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的编制与评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50-753.

[9] Wessels H,de Graeff A,Wynia K,etal.Are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ble to judge cancer patients’health care preferences correctly?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0,10:1-8.

[10] 高清,王晓燕.梁立智,等.医患关系认知差异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8):619-621.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医患态度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