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问题探论

2014-11-22李金

理论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三个认同”,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这是包括边疆民族地区在内当代中国大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转型期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发展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性”发展问题。以“中国梦”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革现行民族教育,开展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1-0028-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YB20144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金(1965-),女,广西隆安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个认同”教育是当下中国大学生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而言,这是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重大课题。在中国的“现代性”——“全球化”“多元文化”“转型期”等语境下,探讨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相关问题及可行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具体化的“三个认同”

概而言之,“三个认同”,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这是包括边疆民族地区在内当代中国大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样的“概而言之”其实也是“众所周知”。但具体到本论域——“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其中的“三个认同”,情况就不能再“概而言之”了,因为这是一项非常重大同时也是非常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做具体化的辨析、理解。

(一)从“国家认同”到“中国认同”

对于“国家认同”,因为国家历史来源和现实情况不同,国内外专家众说纷纭,持论不一。根据我国国情,笔者比较认可中南民族大学陈达云教授的观点。他从两个层面概括“国家认同”:第一,在对外方面,国家只有保持其主权的独立性得到他国的承认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国家才能得以存续。因此,国家认同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环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第二,在对内方面,国家的存在除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外,还必须获得主权范围内成员的认同;对个人来说,国家认同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依恋感的心理过程。[1]根据这样的看法,笔者进一步推论,“国家认同”其实是现代国家公民个人的基本意识,它包括了公民个体对其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国家主权、价值观等的高度认可。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而言,“国家认同”必须具体为自己的国家认同——即“中国认同”。

(二)从“民族认同”到“族群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再到二者的统一

关于“民族认同”,其争议同样不比“国家认同”少。但只要落实为具体的“民族认同”,问题就有望迎刃而解。比如,落实到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它的语义——内涵、外延都是可以厘定的。应该包括两层:其一,“族群认同”。即中国内部具体的民族成员个体对于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包括对所属民族历史、语言、文化、传统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认同;是中国内部每一个民族成员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身份的认知和肯定,并对所属民族产生的情感归属和情感依赖,愿意忠诚于所属民族,为所属民族做贡献的心理过程。具体如,“壮族认同”“藏族认同”等。其二,“中华民族认同”。指的是中国内部每个民族成员个体对大家所共同拥有的“中华民族”身份的认知和肯定,并对“中华民族”产生的情感归属和情感依赖,愿意忠诚于“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做贡献的心理过程。“中华民族”,其实就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国族”,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多民族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不管是内涵上,还是外延上,“中华民族认同”都比“族群认同”丰富得多。但不能因此用“中华民族认同”代替“族群认同”,也不可以随便地把“族群认同”从“中华民族认同”中分割出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彼此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而言,所谓“民族认同”,必须进一步具体落实为“族群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再到二者的统一。

(三)从“文化认同”到“族群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再到二者的统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人们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2]可见,没有“文化认同”的“民族认同”或者“国家认同”是难以想象的。“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础和根本维系。但文化从来都是具体的文化,“文化认同”自然而然也必须是具体的“文化认同”。比如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族群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其中,“族群文化认同”,简单地是指中国疆域内每一个民族具体的成员个体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而“中华文化认同”,指的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肯定和认可,也包括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理想信念等的认同。正像“族群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一样,“中华文化认同”不管是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比“族群文化认同”丰富得多。但不能因此就用“中华文化认同”代替“族群文化认同”,也不可以随便地把“族群文化认同”从“中华文化认同”中分割出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彼此是关系的统一体。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而言,其“文化认同”必须进一步具体落实为“族群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再到二者的统一。endprint

二、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成因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信仰传承等差异,加上人类民族情愫天然的“排他性”特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有可能早就潜伏着。但在建国以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有关“三个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甚至具体到这些认同的内部——“国家认同”所对应的“中国认同”、“民族认同”所对应的“族群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以及“文化认同”所对应的“族群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在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里一直处于相对平衡但也是相对较低的水平状态,基本没有所谓的认同问题出现。所以,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自然而然一直没有被特别提出要求。但这样的情况,后来出现了变化,甚至危机。其中原因复杂,但归根到底,这是“转型期”的必然产物。

(一)“转型期”导致边疆民族地区大学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跨国资本的所向披靡,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现实;相应的,随着网络等新技术的推进,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格局越演越烈。一方面,西方的“流行文化”浪涛滚滚、席卷天下,而他们的“霸权主义”则附着在“流行文化”之后,到处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另一方面,第三世界的“反全球化”逆流也在悄然中生成,各种极端的“民族主义”像“压弯的树枝”,“狂飙突进”。[3]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其实是与全球化时代同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国家迅速融入世界。随着市场经济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国社会文化思想也呈多元化趋势;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国内新旧思想不断相互激荡,在生机勃勃的同时,不乏沉渣泛起、暗潮涌动。具体到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地理位置——“少数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混杂”以及“边境跨国文化”等具体因素的存在,国际国内所有政治的风生水起,在这里往往要生成风暴漩涡,加之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带来的心理落差,给各种极端社会思潮提供了滋生土壤。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的外部条件——经济原因和文化背景出现了。以下仅从文化角度作简单分析。

1.“消费主义”盛行导致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迷乱甚至丢失。从文化传播角度说,“全球化”意味着“西方化”,甚至“美国化”。因为,目前席卷世界的流行文化,其背后支撑的文化价值是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消费主义”。更何况,西方国家凭借自己雄厚的资本和科技的领先地位,极力推行他们自己的那一套所谓的“自由价值”,“文化霸权主义”由此产生。在“胡萝卜和大棒”(即“金钱和强权”)双重效力下,“第三世界”许多国家不得不拜倒在西方发达国家霸权主义文化的淫威之下。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自然而然难以逃脱西方文化的侵袭。转型期中国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的事实不容回避,这种情况曾经导致国人一时间的信仰陷落、精神迷糊;一些人唯金钱是问,唯享乐是从,物欲狂欢,不顾廉耻,更罔顾什么“三个认同”。转型期普遍的“物欲化”风气迅速地蔓延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大学生迅速从内心深处羡慕、向往西方的“自由世界”或者国内发达地区的“物质享受”。同时,他们开始对自己曾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国家、民族、文化心生质疑,进而失去信任,最后滋生厌恨情绪,由此“三个认同”产生了迷乱,甚至彻底丢失。

2.“极端民族主义”“狂飙突进”导致个别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畸形发展。追根究底,“极端民族主义”其实是“全球化”必然的副产品,它开始时是因抗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而产生,但它在生成之后,却发生了流变,一时间在“第三世界国家”范围内传播弥散,四处制造政治阴霾。“极端民族主义”与真正的民族主义是有区别的。真正的民族主义——热爱自己的民族,进而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包括民族国家的文化信仰;它是一种赤诚的情愫,有近于人的自然天性,本身无可厚非,相反应该大力弘扬。但民族主义一旦极端化,给人类带来的就只能是灾难。极端民族主义者,往往以一己之私挟持整体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盲目自大,盲目排外,宣扬仇恨,制造事端,搞乱社会,分裂民众,甚至引发流血冲突。相对而言,边疆民族地区往往容易成为“极端民族主义”重灾区或者策源地,其中原因不言自明。受“极端民族主义”影响,转型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个别大学生“三个认同”确实发生了一定的畸形变异,一方面,个别处在本地区的汉族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极端地膨胀自己的“国家意识”,对内歧视除自己之外的别的少数民族,对外则动不动就扬言“中国可以说不”;另一方面,个别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受某些极端势力——比如“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思想”等蛊惑,不知不觉,身陷迷途,在“三个认同”上发生不应该的错误。

(二)转型期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教育本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民族教育,旨在通过符合现代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方式,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样的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全国高校都难于幸免被“消费主义”所侵蚀,“功利化办学”严重;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办学的薄弱性,所以所受侵蚀似乎更甚,“功利化办学”也更为严重。总体上说,“功利化办学”与“民族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但转型期以来,许多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所遵循的却基本上都是“市场竞争法则”。许多民族地区高校都把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仅仅定位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上。在偏颇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一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基本从“实用性”出发;很多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只能称之为“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而非真正的“现代民族文化素质教育”。转型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无奈的现实性选择——“重智育、轻德育,重技术、轻人文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其结果必然导致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问题出现,一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因此堕落成了纯粹的“实用主义”者。这些大学生走上社会后,“金钱至上,有奶便是娘”;没有民族感情、缺乏国家意识,成为文化的“断根人”。endprint

总之,转型期——中国的“现代性”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性”发展问题。质言之,既然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只能通过发展的教育来加以解决。

三、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以“中国梦”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在认清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根源和可能危害之后,必须与时俱进,旗帜鲜明地以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党的思想核心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三个认同”教育,尤其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教育。当前,要注重以下几点:

1.要有完整的“民族观”。必须承认“民族认同”其中的“族群认同”的客观存在性,承认“族群认同”是整个“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意识。但绝对不能因此就把“民族认同”狭隘化为“族群认同”。对于个体而言,“族群”是与生俱来的身份标志。但具体到中国,具体到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认同”还必须扩大到“中华民族认同”的境界上。因为,这是中国人具体的“民族认同”本来必须包含的内容。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抗争过程中,神州大地各个民族,不断交流,不断融合,终于在现代世界民族之林中生成了一个特殊的民族整体——“中华民族”。相应地,“中华民族认同”自然而然必须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基本的认同信念。否则,其“民族观”是不完整的,其“民族认同”意识也是残缺的。

2.要有科学的“国家观”。必须承认“中国认同”的必然性,这是客观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认同”固然代替不了具体的“族群认同”,但“中国认同”相对于“族群认同”更具重大价值意义。这是“现代国家”性质所客观决定的。首先,从“国家”的形成谈起。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的“国家”,是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最终会退出人类历史的舞台。但目前人类还处于阶级社会的“前夜”,所以现阶段就抛弃了国家,是绝对不现实的。当今时代,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独立主体,是最为基本的单位;没有国家归属的个人,他是没有办法走向世界的。其次,“国家”与“民族”(族群)的关系。简单地说,所有的“现代国家”都必须建立在“民族”基础之上,但这个“民族”却是具体的、特定的。一些国家是由单一的民族发展而成,有的国家则由多个民族发展组合而成。多民族组合的国家中又有具体的差异,其中,有的国家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比较松散(比如“前苏联”国家),有的国家其内部的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磨合已经高度地融合在一起,是荣辱与共分也分不开的血肉关系。后者国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其独特的现代国家形式,从根本上证明了西方所谓的“民族国家标准模式”的虚妄性。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而言,必须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国家认同”——“中国认同”;在强调“民族自强、自立”的同时,必须特别强调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完整、统一。

3.要有和谐的“文化观”。必须承认“中华文化认同”的核心位置,这同样是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对而言,“文化认同”中的“族群文化认同”更像一个人的肤色、母语,并非可以后天随意选择的。也就是说,“族群文化认同”其实是一种近乎“情愫”的存在,本身不需要特别强调。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本族群文化不能认同,这绝对是迷糊了本性,是可惜的,绝不可取。但如果是相反的情况——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族群文化认同”过分地强调,以至于用自己的“族群文化认同”代替甚至对抗“中华文化认同”,则是偏激、狂妄的。在当下时代,“中华文化认同”比起“族群文化认同”,前者其实具备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和更具重大的社会价值意义。“中华文化认同”是构建“和谐中国”的根本前提。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运用、文字表达、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等,这是“族群文化”在中国客观存在的必然理由。同时,中国的56个民族已经是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融合关系,这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首先体现为多样性的具体存在,情况非常复杂,但不能因此断定“中华文化”就是一盘散沙、缺乏认同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的形成,已牢固地建立了这个基础。在中国,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也是必然的规律,属于56个民族共同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早已客观地呈现并且日显辉煌。试图否定“中华文化”的客观存在,进而除去“中国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根基,这是在开历史倒车,最终是无法得逞的。当下时代,13亿中国人齐心协力努力现实“中国梦”。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中国梦”其实是一种“中华文化”的复兴梦,它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其他所有梦想可以实现的精神基础,所以,必须特别强调、培养与呵护。

(二)改革现行民族教育,开展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1.从民族教育客观规律出发,改变当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功利化”办学倾向。中国的民族教育,其目标不是单一的,但其中必然包含有富强民主文明和国家安全稳定这些最基本层面的内容,这就注定了单纯的“功利化”办学绝不可以胜任。为达成国家民族教育的根本目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改革路径应该是多条的,但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应该包括这样一条最为基本的路径——“帮扶教育”,这是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现状所决定的。具体到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情况同样不能例外。据调查,绝大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依然保持父辈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安贫乐道的优秀品质。但是,边疆地区民族大学生特殊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使得他们一般表现为自尊心极强、敏感、自卑、怕被别人看不起、受人歧视等心理特点。基于此,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学生们个性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创建一套既能解决他们物质之所需,又能解决他们渴望得到他人重视、赢得他人尊重的精神需要的“帮扶教育”方案。比如,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家庭普遍困难的情况,各边疆民族地区院校可以以国家制定的相关民族大学生扶持和资助政策为蓝本,根据每位学生家庭贫困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具体实际,通过“奖、贷、助、减、免、勤”等具体帮扶措施,切实解决贫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而对于特困民族毕业大学生或者就业困难大学生,必须双管齐下,既要给予就业政策上的指导,更要在物质上给予必要的补助。只有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帮扶教育”,确实使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帮助,体会到学校领导教师给予他们的温暖与关爱,才能使民族大学生从内心情感上认同自己的民族、国家和文化,并最终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否则,如果仅仅对大学生进行“三个认同”理论灌输,只会让他们感觉空洞,进而招致他们反感,教育的效果荡然无存。endprint

2.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自身成长规律,开展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境里,接触面窄小,人际关系简单,与人沟通的能力普遍比较差。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与内地大学生相比不仅存在较大的“文化距离”,更重要的是缺乏现代社会必备的生存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知识文化上的弱势和生存能力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空间。在全球化、现代化已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当下,应怎样来帮助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与内地大学生一样具有平等的出彩机会呢?这个问题其他学者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探究。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本文提出三点简单考虑:第一,开展地方性知识、乡土文化教育,培养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乡土情怀和民族情感;第二,结合各种节日,包括各边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如“三月三”(壮族)、“那达慕”(蒙古族)、“古尔邦”(维吾尔族)、“洛赛”(藏族)和“清明节”“中秋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国庆节”等,举办各具特色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让民族大学生在广泛平等的交流中,培养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能力,通过不断的交往交流达成相互的理解融合,增加“三个认同”;第三,在充分发展与内地高校联谊的基础上,利用边疆有利条件,让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跨出国门,广交天下朋友,在广泛的文化比较中,涵养广阔胸襟,增强“三个认同”。

结语

中国具有广袤的国土和辽阔的边疆,全球化又给中国提供了无比巨大的施展舞台。但要实现“中国梦”,离开“三个认同”恐怕寸步难行。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是当地各民族的精英分子,他们的“三个认同”状况对本地域民族普通民众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引领作用。因此,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转型期”等时代语境下,具体辨析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内涵和问题成因,进而以“中国梦”作为指导,努力探寻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可行性路径,对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各民族团结,维护边疆民族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乃至对于实现国家统一、构建和谐中国,最终达成“合作、共赢”的“地球村”理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修订版)∶40.

[3]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33.

【责任编辑:闫生金】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