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的利与弊

2014-11-22杨丽美

求知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平等民主

杨丽美

摘 要: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教育领域的快速变革,加之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及本地核桃产业的壮大,家长越来越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因此,在班里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性格特征,抓住契机,使有特性的学生真正成为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的“金点子”及学生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班干部轮换制;民主;平等

心态平衡使大多数后进生萌生上进心,产生希望发展自我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在班干部轮换中就会争着表现自我。我在上一届五年级中开始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班干部轮换制”的积极作用

1.发现人才,正确认识自己

在一个新的班级组成后,老师一般是看学生的成绩和与他的同学交谈了解学生过去的学习、行为表现,以确定现任班干部人选,还有的老师干脆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选班干部的标准。其实这样很难发现学生的特长,不能给学生的任用找到适合的角色,再加上班干部任用的“终身制”,往往一错就是几年,老师觉得工作不顺手,学生也没有积极性。“班干部轮换制”,可以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发现自己,可以让老师、同学选择有能力的班干部,组成有力的核心班委,做好班级工作,并做好值周班委的指导工作。学生当了班干部也能激发起他的学习兴趣。

2.培养能力,学会承担责任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所以,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在班级工作中,作为班干部,不仅要应对班级的常规工作,还经常会碰到一些突发性事务。让学生有机会面对这些工作,是接受考验也是锻炼。无论工作成败,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组织筹划能力、活动方案策划等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私自利、胆怯的心理,从小在心中树立“心中有他人”的观念。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感悟失败、吸取教训、体验成功,获得成长的快乐。

3.体现平等、民主的精神

班干部任用应打破干部任用的“上级任命制”“终身制”,这不仅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功,还关系到学生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特别是关系到未来主人能不能具有真正的民主精神的问题。“班干部轮换制”对大部分的学生产生终身的积极影响,甚至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只要给这些孩子均等的机会,给他们足够的信任,相信他们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使全班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班学生人人以主人翁态度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争取每位学生在一学期内轮到班干部的岗位。

二、“班干部轮换制”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其利,也有其弊,“班干部轮换制”也不例外,“班干部轮换制”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使学生树立了竞争的观念,也使一部分不被注意的学生走进了班主任的视野,改变了班主任的思维定势,使班级管理处于公平活跃的氛围中。但在“班干部轮换制”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小问题应引起思考:

由于班干部的轮换换届时间短,学生会为了抓好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忽略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甚至会请成绩差一点的好朋友帮自己干一些班级事务以糊弄老师。有竞争就会有评比,有评比就会有优劣之分,那就有可能导致优秀的班干部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而可能导致排名靠后的班干部产生消极自卑的抵触情绪。也由于现在教育评价制度的局限性及山区学校学生的现状,对那些有严重的学习障碍的学生,你不可能因为他其他方面能力强而把一个学习特困生评为优秀班干部,这就有可能导致学习特困生只爱做班级里的各种事务,而越来越不爱学习。

三、结论

总之,为稳定班集体,必须要根据班级生活需要,充分挖掘各种事务的教育潜能,设立多样化的岗位。设立这些岗位,还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发展状况进行调整,而不能简单地套用一种固定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复兴.小学班主任工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龙潭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平等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平等的悖谬
浅析电影《末路狂花》
情人的烦恼
班级管理从构建良好班风开始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