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缘何落不到实处

2014-11-22杨秀珠

新课程·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阅读材料

杨秀珠

摘 要: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材料;阅读任务;阅读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课外阅读材料的不完善,课外阅读没有作为教学任务固定下来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如果仅靠课内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很难形成和提高。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并在“总目标”中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课标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有三:

一、课外阅读材料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规定了各个学段的阅读量,但每个学段的学生应该读哪些书目,课标中没有提及。只是在附录中列出了一些诗词,内容相对单一,均为诵读类,关于科普类文章、文学类作品没有涉及。如果这些阅读材料完全靠普通的一线教师去开发,这对于缺乏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和研究的教师来说,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甄别上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课外阅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二、课外阅读没有被学校作为教师的教学任务确定下来

当下很多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一本薄薄的教材,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围着教材教,学生围着教材转,学好教材内容成为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班级课表上看不到“大阅读课”,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任务,即使有个别教师会随机布置些课外阅读任务,阅读内容也相对零散,阅读效果也无从检测。至于每个学段学生是否完成了课标所规定的阅读量,学校更是无从考证。

三、教师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

吕叔湘和张志公都说过,学生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于永正老师则说,学生的语文能力90%得益于课外,且是得益于出了校门后的“课外”。但在学校的教育范围内,教师仍然比较简单地把教材以外的阅读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附属品,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本薄薄的教材上,希望学生能通过一本教材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且不知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获得的,缺乏了大量语料的接触,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语言规律的掌握是不全面、不透彻的。

除上述三点原因外,没有阅读氛围,缺少阅读方法,阅读途径单一等也是造成课外阅读不能有效落实的原因。

语文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形成的,如何有效地落实课外阅读,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猜你喜欢

阅读材料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批判性阅读
高考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