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教学设计
2014-11-22张平
张 平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南通 226019)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语言、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等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分析鉴赏能力。
2.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形色宛然、具体可感的表现手法,感受作品的魅力。
3.体味作者由秋声引发的人生感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核心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的表现手法。
2.体味作者在文中抒发难以言尽的人生感叹。
[教学过程]
一、析题导入
1.同学们,本文的题目《秋声赋》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写作对象(内容)——秋声;表现形式(文体)——赋)
2.大家认为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如何写“秋声”?为什么要写“秋声”?)
3.重温:
(1)时日匆匆,人心总是不耐风雨,不忍凋零,大自然的变化,牵引出多少载不动、卸不去的凄凉透骨的秋情。秋风秋雨秋花秋月曾引发无数古今文人墨客书写下一行行或凄清或优雅的文字。(战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在高中课本中,我们已学过苏轼的《赤壁赋》。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宋代文赋的开山之作,他和苏轼的《赤壁赋》交相辉映,代表了宋代文赋创作艺术的巅峰,堪称宋代文赋的典范。下面我们就欣赏这篇千古美文。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背景介绍导入,诗歌吟唱导入等等,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渐趋理性的高中生而言,题目切入法也是一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语文课堂导入方法。阅读的能力需要在平时的课文(课堂)教学中逐渐养成,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如何把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找到突破口,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其中关注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线脉络中心重心,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中把握文章内容,是一种好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围绕题目的信息进行联想、回顾和探索是有效的课外拓展途径。
二、梳理文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感受文章思路。
2.讨论文章脉络。
3.再读课文,结合注解,合作梳理文意。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文”和“言”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不同的教学模式各有利弊,最恰当的方法莫过于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体裁、长短以及注释的详略等。本文篇幅不长,层次清晰,注释详尽,意蕴丰富,所以在“言”的处理上采用了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朗读思考、合作梳理与适时点拨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言”的障碍,把言作为打开欧阳修思想和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三、深入研读
1.摹秋之声:清人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找出写“秋声”的句子。
(1)指读——齐读
齐读时思考:A.怎样描摹声音的?B.写出了“秋声”的什么特点?C.描写有什么作用?
(2)讨论:
A.用了四个比喻:风雨声、波涛声、金属撞击声、夜行军的人马声。
胡适认为描写声音的四大名篇——《琵琶行》《秋声赋》《赤壁赋》《明湖居听书》。下面,我们一起来体味其声音描写的精妙之处。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明确:比喻、通感
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明确:比喻、通感
③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心理感受)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视觉形象)。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刘鹗《明湖居听书》
明确:比喻、通感
小结:声音描写的方法:以声写声—比喻,以形写声—通感。
B.秋声的特点?
写出了秋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时现时隐、凭虚而来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听到这样的秋声,作者是怎样评价的?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
提示:“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此时的秋声,在作者的笔下,又多了一层特点:悲。
C.这样描写的作用?
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感受到“秋声”的特点。结构:回答了作者闻声“悚然”的原因,并自然地引出下文和童子的对话。
2.绘秋之状
(1)指读——齐读
齐读时思考:A.怎样绘其状的?B.有什么作用?
(2)讨论:
A.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来描绘秋状;色、容为实,气,意为虚,表现手法是由实入虚。
B.作用:作者绘秋状是从自然界的景色的角度去揭示秋声悲的原因,所以描绘秋状还是紧扣住秋声。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清代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刘熙载《艺概 诗概》)——“秋声之韵味写不尽,以秋状写之”。
这种手法也叫做“烘托”:就是指对作品中的主要对象不做正面刻画,而是通过刻画其周围的相关事物,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突出“秋声”之悲。
3.议秋之气:
(1)自读找出“秋之气”的关键词:肃杀。
(2)从哪些方面,用了哪些典故?刑官、时令、兵象、阴阳、五行、五音、十二律等。
A.秋的这种肃杀之气,古人也有种种说法,如《礼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称秋气为义气,《礼记》云:“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
B.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古代的“秋后问斩”等。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秋与杀戮紧紧联系在一起。
C.作者甚至用“伤”解释“商”,如陶渊明的《咏荆轲》中“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用“戮”解释“夷”。
(3)齐读。思考:作者要写的是秋声,但为何又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的典故?
(4)讨论:作者从各个方面极力铺陈,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
4.抒秋之叹:
(1)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找出文中主旨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明确:主旨句——“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得多。因而,想想这是谁对他们的伤害,就不会去怨秋声了。简言之,人事忧劳对人的伤害,更甚于秋气对草木的摧残。
(2)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悟呢?我们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来理解。
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 多年。29 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 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 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 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
小结:“文者,气之所形。”(宋代文学家苏辙),本文第三部分由感慨自然转为感慨人生,点明了题旨: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对命运无常的苦闷感慨,对宦海沉浮、对怀才不遇的自我安慰。
[设计意图]借助于名家评论来理解作品是文学鉴赏中的重要途径,对于这篇经典之作后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价,我从中选择了三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线索,串起文章、也串起课堂,期望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和有效的比较拓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更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渐渐具备把握作品的能力。
四、总结
1.学习作者生动描摹声音的手法。齐读句子。
2.体味作者在文中抒发的难以言尽的人生感叹。选择句子自读体会。
3.课后思考:
(1)欧阳子对秋声的体会如此精到,可童子为何听得“垂头而睡”呢?写童子有何作用?
(2)“悲秋”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主题,你认为《秋声赋》在立意上有无突破创新?
(3)完成文言文阅读《秋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