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魂之湾》中的“美国—拉美”文化对峙

2014-11-22张天骄高文宇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斯通罗伯特

张天骄+高文宇

摘 要:新现实主义作家罗伯特·斯通的代表作《灵魂之湾》,是一部着眼于加勒比海地区的长篇小说。小说具有明显的后殖民生态批评特征,象征拉美当地住民对外来者的反抗,暗示了西方国家代理人在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种种危机,最后揭示出“美国—拉美”文化对峙是以上矛盾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罗伯特·斯通 《灵魂之湾》 文化对峙 后殖民生态批评

导语

罗伯特·斯通(Robert Stone)是一位颇具个性的美国作家,他对拉丁美洲尤其是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后殖民生态批评搭造了新平台,斯通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运用散发着后殖民生态味道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发生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政治阴谋全景图。本文就斯通的重要代表作《灵魂之湾》,以后殖民生态主义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主要分析小说中贯穿伏都教祭祀活动的“鼓声”。我国学界对于斯通及其作品研究还相当欠缺,本文首次引入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对其作品进行完整和系统的评价和研究。此外本文还越出对文本的单一研究,将研究对象扩展为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文化入侵和与第三世界的文化对峙。

一、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阈下的加勒比世界

后殖民生态批评萌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端于八十年代,在本世纪初得到确立。2010年格莱汉姆·哈根与海伦·提芬的著作《后殖民生态批评:文学、动物和环境》标志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正式诞生。之后该理论在全球学术界引起了大规模探讨,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界的热点议题之一。后殖民生态批评涵盖面较广,涉及内容包括文学、政治和环境保护等,旨在强调人类社会的构建不能离开对“人与人”关系以及“人与非人”关系的探讨。从表象上看,曾经的殖民地虽已经脱离原殖民者的统治与武力压迫,但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并未真正走出21世纪新传统帝国主义的阴霾。在当今“后资本主义”世界中,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都面临政治和经济上的慢性危机。帝国主义并未消失,而是以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入侵原殖民地,浸润于国家产业运营和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其带来最明显的后果是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急剧恶化。印度历史学家古哈认为环境危机集中爆发并非孤立事件,其根源在于现代物质文明使人类扮演着对地球的“掠夺者”角色。西方学者和政治家鼓吹的所谓先进发展模式,正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原殖民地的植被、水和土地资源,但数百万计的原住民却只能望着满目疮痍的大地,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总之,带有强烈颠覆性的后殖民生态批评是一个促人反思的理论,亦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共鸣。

杨仁敬评价罗伯特·斯通的小说“揭示了跨国题材的艺术魅力”。斯通是个特立独行的作家,身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对拉美文学和拉美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透过他的两部小说可见一斑。发表于1982年的《日出的旗子》(A Flag for Sunrise)是斯通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第一次涉猎中美洲这一独特环境的作品。“小说主要内容是讲述前中央情报局特工弗兰克·霍利威尔在一个虚构的中美洲国家‘肯特的遭遇,他与修女贾斯廷邂逅,发现她卷入当地反政府活动,力劝她离开那里。但贾斯廷拒绝回国,最后被杀害。斯通在作品中披露美国人怀着不同目的来到中美洲国家,或是传教、或是投资开发旅游资源、或是逃避美国受挫的生活,但他们给当地人带来的只是麻烦,中美洲国家并不需要他们。”(王守仁)时至2003年,斯通推出其第八部长篇小说《灵魂之湾》(Bay of Souls),第二次将读者的眼光引向充满神秘气息的加勒比海湾。男主人公麦克尔是个地道的美国人,在圣特里尼蒂旅行时深陷由鼓声所交织的罗网中,又因参加当地的伏都教招魂仪式而“失去”灵魂,最后如同丧家犬般逃离那让他胆战心惊的加勒比海湾。斯通的这部力作在加勒比岛国的民众心中引起广泛共鸣,被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二、《灵魂之湾》中的鼓声与对抗力

《灵魂之湾》中祭祀仪式及其主要道具“鼓”的描写是一大特色,小说中有关“鼓声”的描写竟然近120处,作者如此苦心孤诣并非没有原因。首先斯通反复强调鼓数量之多和力量之大。麦克尔无法分辨鼓的数量也无从弄清它们的节奏,“夹杂在鼓声中的话语声也几乎一样不可计数”。“鼓点一个压着一个,错落有致,上一个鼓点敲响了下一个鼓点的前奏,被预告的鼓声接踵而至,然后是它的回音。”这并非是单纯而普通的鼓声,而是针对美国殖民主义的反击,彰显西方殖民思想是破坏当地生态的罪魁祸首。在令人心烦意乱的鼓声影响下,男主人公麦克尔还想保持本我,恐怕已是难上加难,甚至在无法把持本我的情形下做出一些让自己都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恐惧中麦克尔被唤醒,“胡乱地甩动着双臂”跳着“一种怪异的舞蹈,一种孤独的热舞”。他想强迫自己停下来,“但却难以摆脱鼓声的控制”。

其次斯通给鼓赋予永恒的特质。鼓声紧紧地抓住了麦克尔,“使他无法遁入睡眠”,鼓声“永远不会停止”,麦克尔也被迫“不会停止跟噩梦角力”。在主人公的眼中鼓声已然成了不详征兆,刚开始他选择对抗,他也明白这种对抗最终无法避免厄运。但他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个人力量是多么渺小,以小抗大、以有限对抗无限、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社会影响无异于螳臂当车。“鼓点一个追着一个地敲着,永无止息。窗外的大海,没有给他一丝清晨即将到来的希望。”战还是逃?麦克尔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后者。但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麦克尔的逃避显得滑稽而苍白无力。从一开始,无尽的鼓声就“一直在演奏着他的命运”,从麦克尔第一次听见鼓声开始,“鼓声从没有离开过他”。耳边的鼓声挥之不去,“充满了他生命的每一个时间片断,变奏出他熟悉的各种声音。”显然他无处可逃。即使“跑进黑暗中以后,鼓声似乎还在紧追着他不放”。

最后斯通展示出鼓声的本质,其并非单纯的打击乐,而是给西方殖民者准备的挽歌。鼓声萦绕着麦克尔,为之营造出一个充满死寂、黑暗却“不给人丝毫慰藉”的“一个完全异己的世界”,仿佛是“被鼓声从海里唤出来”一般。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麦克尔都注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更不可能找到属于他和拉腊的乌托邦,“这不是他的世界”。响亮的鼓声“敲击着他的生命时光”。麦克尔“穿过黑暗的空间”却无从逃离死神巴隆·撒麦迪布下的“黑暗邪恶的空间”,死神已经为麦克尔的生命“掘好了坟墓”。伏都教死神象征拉美本土生态,任何冒犯者都凶多吉少,男主人公最终被毁灭的命运是无法避免的。该小说之所以要冠名为《灵魂之湾》,意在暗示脱离了肉体的灵魂孱弱不堪,可以任人摆布。麦克尔在鼓声的压迫下一溃千里,“在半失明的状态下,他仿佛被孤零零地抛入了一个亮灰色的迷宫中,被浑身的痛楚和模糊的视力活埋了一样”。求生存是麦克尔的本能使然,“但鼓声带给他的只有心里的混乱”。

三、鼓声隐喻与文化对峙

“海地黑人笃信伏都教,他们的认知方式之一的神话具有明显的原始宗教色彩”(陈众议)。所谓伏都教,斯通在小说中有直接定义:“伏都教原来流行于西非加纳等地,十六世纪由法国奴隶主连同非洲黑奴一起带到加勒比海的海地,与当地的土教混合,形成一种神秘、诡异、令人恐怖的宗教。”这种近乎巫术的原始仪式对小说而言起着线索作用,斯通在《灵魂之湾》中利用不少篇幅描绘源起于非洲、流行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伏都教追魂仪式和“奇异的神邸”,他甚至在《后记》中向早在半个世纪前就介绍伏都教的《神奇骑手》一书作者马娅·德伦致谢。生长在黑人集居的加勒比岛国作家卡彭铁尔,深受“加勒比的神奇加巴罗克主义”的影响,他在《这个世界的王国》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黑人伏都教仪式,其中鼓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火炬光焰的照耀下,雷鸣般的鼓声一直响了两个多小时。”在另一部作品《第三十七章》中,总统召见安赫尔将军这一情节也是如此:“窗外传来了阵阵鼓声,咚咚咚,咚咚咚……篝火燃起来了,鼓声震天动地”。鼓声最初不是乐音,而是令人不安和恐怖的强烈噪音,目的是使人惊恐畏惧以及驱赶恶魔。其中的一支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由此可见,鼓声的内涵是与对抗性紧密相连的。斯通生动描写了始终有鼓声相伴随的伏都教招魂术,用大量文字渲染“异域情调”,给这个现实主义小说增添了一些紧张气氛。

《灵魂之湾》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小说,它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混合起来,架构出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叙事模式。甘文平在博士论文提要中有如下评述:“(斯通)将现实主义中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述和现代主义中哲学上的自然主义(也称新自然主义)、象征和含混以及对神话和宗教原型的重构等技巧有机地融合起来。”斯通借助伏都教的祭祀活动并通过贯穿始终的“鼓”意象,在小说中引入许多超自然的东西,使读者体会到游走在真实和虚幻边缘的一种独特感觉。斯通在小说后记中留有这样的文字:“我曾经和贝尔一起听鼓声,看十字路口的篝火……在《灵魂之湾》的章节段落中失去的那些灵魂,全都在寻找他们自己的光明。”斯通笔下的整个伏都教祭祀活动,充满后殖民生态批评特色。他为“鼓”这一意象赋予了独特含义和令人惊悚的力量,背后隐藏着他对美国政府的深切担忧——无视拉美文化的存在而积极推进后殖民,必然为“鼓”声所捆缚。最后结局如同水手遇上唱着魔曲的海妖塞壬姐妹,在那蛊惑人心的甜美歌声中撞上礁石而船毁人亡。

众所周知,中美洲国家是拉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加勒比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美洲印第安文化在此赓续、升华。在主人公眼里,它是人类远古文化的代表,具有‘混沌的美”(陈众议)。但自新大陆被发现以来,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者对拉丁美洲强势入侵,使当地原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受到不可逆的破坏,同时也遭遇到拉美本土文明的猛烈反弹。虽然斯通笔下“灵魂之湾”只是加勒比海某岛国的一个虚构地名,但读者对它却并不陌生,发生在那里的一切使人联想到当今世界,显然斯通在此借用了后殖民生态批评的手法。透过全书亦真亦幻的场景,读者不难感受到一部政治讽刺小说的巨大力量,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现实感使《灵魂之湾》成为2003年美国文坛值得关注的名作。

结语

在国内学术圈里后殖民生态批评研究依然很年轻,本文正是打破常规,采用这一新视角,以斯通的《灵魂之湾》为例,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对其中“鼓”意象进行详尽分析。“醉翁之意不在酒”,斯通在小说中植入如此众多的“鼓”可谓煞费苦心。通过这个表面上如此简单的物品,既揭示出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没有放松对原殖民地国家的控制,又展现了西方国家代理人在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种种危机。本文旨在将具体的作家和作品与后殖民生态理论相结合,为后殖民生态批评的后续研究开辟出新领域,同时揭示出“美国—拉美”文化对峙是当下该地区政治、经济等诸多矛盾的根本原因。

(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后殖民生态批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SJB750027。)

参考文献:

[1]Graham Huggan & Helen Tiffin.Postcoloni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Animal and Environment[M].Routledge,2010.

[2]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4.

[3]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11.

[5][美]罗伯特·斯通著,姚翠丽译.灵魂之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陈众议.南美的辉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张天骄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26019;高文宇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外语系 226011)

猜你喜欢

斯通罗伯特
英国议员伪造了自己“溺水死亡”的事件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美国:特朗普竞选团队智囊被判入狱
没有鸟叫,关了窗吧
勇敢与懦弱
割草工
死亡谷的枪声
影后“石头姐”要演网球名将
英男子当“裸体木匠” 干活时只穿靴子
纪念一位美国老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