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数学教学的辅助措施
2014-11-21谢世伟张明虎
谢世伟, 张明虎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a.管理系;b.信息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基础课、专业课能否顺利进行,这一点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中尤为明显.而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学生的情况产生了诸多变化,比如,学生的来源呈多样性、掌握知识的水平千差万别等.这就给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一是新生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二是学生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各异.而这会对课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包括课程的进度、板书的设计、例题的选择、讲练的搭配、教师授课的语速等.为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每个教学班抓住几个乃至十多个有主动学习习惯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同盟军”,在他们的配合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1 提前介入,全面、准确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1 摸底调查
这项工作最好在新生开课前(军训期间)进行,目的在于了解全班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心等.宜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问卷可分两项,第一项是知识测验,包括中学阶段应掌握的数学公式和公式的类比应用,以填空形式出现.例如,(1)______.在这几个填空题中,(1),(3)是基本公式,可以反映学生对公式的记忆情况,(2),(4)是公式的类比应用,可以反映学生的思维机敏程度和数学潜质.比较而言,如果公式记忆的正确率和类比应用的正确率接近,说明该班学生的“潜质”较高;如果公式的正确率远高于类比应用的正确率,则说明该班学生的“潜质”相对低一些.第二项是设计四个选择题,见表1.
表1 问卷中设计的四个问题及选项
表1中的第一和第四个问题不仅能反映学生的需求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能反映学院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有无待改进之处.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则反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1.2 召开小型座谈会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大多数高职学生比较“怕”上高等数学课.为了了解学生,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个别谈话、小型座谈不失为一个简单而且有效的办法.教师以诚恳的态度、和蔼可亲的口吻和学生聊天,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和对学习数学的态度,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学好数学乃至其他学科的信心[1].
2 发挥学习委员、课代表、学习小组长的团队作用
2.1 团队的选拔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以及课堂考察等手段挑选知识基础较好、乐意为大家服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学生作为自己教学的助手.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教师在各班以10人左右编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确定1~2名学习好的学生作为学习小组长,让他们负责各小组的作业收发和信息反馈等工作;第二步,学习小组运作2~3周后,从中挑选(推荐)学习好、工作能力强的最优者担任课代表甚至学习委员(需要与辅导员协商).这样组建的团队由该班的优秀学生组成,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收发作业、记录考勤、传达通知,更重要的是反映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教师授课中的问题,为教师改进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帮助.
2.2 团队积极性的激励和保护
一是教师授课必须遵循一项重要原则——使90%以上的学生完全听懂,另外10%的学生可以依靠学习团队成员的帮带达到掌握主要知识内容、独立完成作业的水平.否则,如果只有少数学生能听懂,而大多数学生听不懂,那就是失败的授课,就无法达到团队成员相互帮带的目的.二是教师要及时与团队成员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授课进度和作业量,以绝大多数学生听懂、跟上为准.三是教师要认真解答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开放性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潜力,又能保护团队成员爱学习、求上进的积极性.四是教师要在班级树立做得好的小组和突出的成员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逐步使班级中形成一种努力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风气.这不仅关系到一门课程教学的成败,也关系到学院的学风和校风建设的好坏.
3 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协作
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亲密协作有助于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有利于选拔优秀分子担任学生干部,如前面提到的各班学习团队的建设可以和选拔、任用学生干部一起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自立、公平、公正的意识,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高等数学课上,教师发现缺勤人数较多时,应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共同查找原因,如果是因为听不懂而缺课,教师就应该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如果是教学之外的原因,则应由辅导员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杜绝旷课现象的再次发生[2].但这种沟通不能仅在固定的会议时间进行,课间、就餐时间等都可以充分利用.及时沟通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教学和管理信息的对称和共享,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不良现象做出及时、有效的干预,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这些做法不但对于上好高等数学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启示.
[1]吴宝瑞.高等教育学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215-226.
[2]吴宝瑞.高等教育心理学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