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市域经济时空分异研究

2014-11-21丁志伟

华东经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济区格局区域

孙 方,丁志伟,赵 威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经济差异的研究,经济地理学侧重于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理的解释,而区域经济学则更注重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对区域差异的经济、社会因素分析并为区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受经济差异问题困扰,差异性研究已成为近期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1]。国内学者对经济差异的时空进程、格局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既有基于经典理论的思辨式分析[2-4],也有基于单指标[5-10]、综合指标[11-13]的实证计量分析,还有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型分析。在研究尺度上,差异性研究逐渐从四大经济地带[14]、省域[15-17]、流域等宏观尺度向市域[18-20]、县域[21-29]尺度等中观尺度转变,但对于我国四大经济地带内部经济空间差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研究方法上,随着ArcGIS、Geo-da等空间分析软件的兴起,已从常用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Theil指数)、威廉森指数、变异系数等传统手段向统计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等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总之,当前的研究内容呈现多维度、多尺度和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尺度逐渐从宏观向省域、市域、经济区、城市群等地域单元的内部分析,研究内容则更注重与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结合,这些转变为我国不同地区开展差异性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与上述研究相比,本研究的不同在于:①以2000-2010年市域人均GDP为特征量,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评价我国东部地区市域经济的区域差异,并以此分析其内部演变规律;②结合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城市群、经济区战略,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战略导向和政策效应;③不仅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市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还循着时空规律探讨了其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一、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按照四大经济带的划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7个省。国土面积91.6万km2,2011年末总人口45 629.77万,分别占全国面积的9.5%和人口的34%,人口密度达498人/km2。东部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沿海开发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全区的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国的51%和56%。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达52 40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该区涵盖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地区、海西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六大经济增长板块。在以城市群、经济区为支撑的省域、跨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下,东部地区市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空间格局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本研究以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市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基于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ESDA-GIS分析东部地区2000年以来经济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旨在分析近期东部地区经济差异特点和影响当前内部空间格局分化的主要因素,以期对东部地区经济统筹发展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2000年以来东部地区各省(直辖市)、各市的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来自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并对个别地区的一些年份的异常值参考各年鉴进行合并处理。由于所用方法对空间邻接的要求,考虑到海南省的特殊性,因此将研究区域划定为除海南省以外的东部9省,共85个研究单元。

二、研究方法

(一)变异系数

为了消除经济发展基数和量纲的影响,以变异系数可更好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变异系数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可反映不同地域单元的人均生产总值偏离平均值的相对偏离量[30],其公式如下:

式中,n为东部地区的研究单元数,xi为城市i的人均GDP,为xi的平均值。

(二)泰尔指数

该指数最早是由Theil和Henri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其可将区域总体差异分解成区内差异和区间差异,进而揭示它们对区域整体差异的影响和贡献。公式如下:

式中:T为泰尔指数,yi为城市i的人均GDP,为yi的平均值,n为城市个数。

(三)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

ESDA分析方法是一系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与可视化,发现空间集聚或异常,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常用的ESDA方法有Moran’sI指数和Getis-Ord GeneralG系数(也称为全局G指数),以及测度局部空间自相关的Local Moran’sI指数和Getis-OrdGi*指数。研究表明,Getis-Ord GeneralG系数具有区分高值和低值集聚的优势,但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存在空间集聚,尤其是估计集聚区位于区域边缘时,采用Moran’sI指数统计结果更为可靠[31]。本文选取全局Moran’sI指数和Getis-Ord GeneralG系数两个指数来测度区域整体经济格局,采用Getis-OrdGi*指数来分析局部空间关联,测度冷点区和热点区的空间分布。

三、东部地区市域经济的时空变化分析

(一)总体经济格局的演变分析

根据2000年以来各年份的统计数据,应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公式计算出东部地区市域人均GDP的Cv和T值,并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出各年份的全局空间Moran’sI指数M(I)和全局G系数G(d),结果见表1、图1。由表1与图1可知,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根据变化趋势和拐点值可分为两个阶段:①波动上升阶段。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由2000年的0.622 5、0.073 3上升至2002年的0.642 4、0.078 0之后,在2003年出现波动下降后又逐步升至2005年最大值0.653 5和0.082 7。②稳步下降阶段。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在从2005年的最大值持续下降至2010年的0.513 5和0.054 2后,变异系数2011年继续下降至0.511 4,泰尔指数2011年小幅反弹后升至0.054 5,且两种指数2005年之后下降的速度明显大于之前的上升速度。上述趋势表明,2000年到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差异呈小幅扩大趋势,但2005年后区域经济差异逐渐减小,区域经济发展渐趋均衡。

表1 东部地区市域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泰尔指数、Moran’s I指数和全局G指数值

图1 东部地区市域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泰尔指数、Moran’sI指数和全局G指数折线图

由表1和图1亦可知,全局Moran’sI指数由2000年的0.404 1稳步上升为2005年的0.510 4后,经过两次小幅波动后增至2011年的0.530 9,Z检验值一直远远高于99%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2.58。全局Moran’sI指数远离期望值E(I)(-0.011 9)并大于零,这表明区域内部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从全局G指数来看,研究时段内G指数值均大于期望值E(d),并且观察Z检验值,均在99%置信水平下高度显著,这说明研究区内热点区的存在,即存在高值集聚。但整个研究时段内的G指数值均较小,说明这种高值集聚现象较弱。从时序特征看,2005年之前G指数持续升高,说明这种高值空间积聚的态势在强化;而2005年以后G指数值不断下降,这表明这种高值空间集聚现象有弱化的趋势。G指数波动下降趋势,也印证了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所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均衡、不再集中于少数几个地区的现象。

综合以上4种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我国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呈现出以下特点:区域整体经济差异减小,协调性和均衡性增强;各经济单元之间的总体关联程度越来越高;但高值集聚的态势变化不明显,有轻微的弱化。

(二)局部差异分析

1.时空分异特征

基于2000年以来东部(包括海南省)地区的人均GDP数据,按照各市人均GDP>150%,100%~150%,50%~100%和<50%东部地区人均GDP的标准划分为高水平区、中高水平区、中低水平区和低水平区4个等级,各年份不同水平单元的数目变化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高水平区个数2000年~2005年缓慢上升,2005年之后缓慢下降,但总体数目变化不大;中高水平区个数波动变化较大,2002-2005年持续下降,2005年达到最小值之后波动中升至初期水平;中低水平区个数在4个等级中比例最大但整体相对变化不大,末期数目仅比基期多了3个;低水平区个数波动性较大,2000-2006年数目波动上升,2006年达到峰值(20个)后逐年下降,至2011年降至13个。总体看来,2000年以来中高水平区、中低水平区的经济单元数目增多,而位于两端的高水平区、低水平区的数目减少,这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减小。

图2 2000-2011年各等级经济单元数目变化折线图

以2000年、2005年、2011为时间节点,按照高水平区、中高水平区、中低水平区、低水平区的划分标准,将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布状况进行可视化表征,以透视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图3)。总体看来,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分布格局基本稳定,无显著变化;中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高水平区的外围,但在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中低水平区分布广泛且形成片状集中区,主要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江苏省中南部和福建省大部分区域;低水平区多分布在西部远离沿海一带、闽南地区和粤北地区。从格局变化看,变动最大的是海西经济区,具体表现为:2000年的中高水平区变化为2011年的中低水平区,高水平区的厦门也相应地变化为2011年的中高水平区。海西经济区与同处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其发展水平、地位都远远不及后两者,并且在整个区域中的经济地位逐年下降。另一个变化较大的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其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明显好转,位居低水平区的地域单元逐年减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域单元等级都较高,格局变化较小,济南、东瀛、淄博三市也稳定处于较高等级区域。此外,长三角经济区的高等级经济单元数目最多,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其辐射能力远高于北面的环渤海地区和南面的珠三角经济区。

图3 2000、2005及2011年市域人均GDP分级

2.空间关联分析

根据ESDA-GIS的计算方法,利用Arc GIS软件计算出不同年份东部地区市域人均GDP的空间分布的Getis-OrdGi*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Z(Gi*)。根据Z值的变化特点,使用Jenks最佳自然断裂法将所有的研究单元划分为4类,从而得到东部地区2000至2011年的热冷点区分布图,由此可观察局部的经济格局演变。根据逐年的分类结果,统计每一年的4种类型区的经济单元数目,结果见图4。从图4可看出,次热点区数目的波动幅度最小,由2000年22个小幅波动上升为2011年25个;热点区数目波动较小,整个研究时段内虽有上下波动,但数目变动不大且基本上维持在20个左右;次冷点区数目波动幅度较大,最高为2009年的26个,最低为2001年和2003年的19个;冷点区数目变动最大,不仅数目由2000年24个变为2011年的19个,而且震荡幅度最大,极差达12个。

根据2000年以来东部地区冷热点数目变化情况(图4),选取了基期2000年、变化较大的2004年、2007年、2009年和末期2011年进行对比分析(图5)。由图5可知,2000年热点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次热点区一方面紧邻热点区分布,另一方面在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北京周边也形成集中区,另有零星地区分布在山东半岛;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沿西部远离海岸一带,在鲁南、苏北、粤北等地区形成集中片区;次冷点区主要有两个片区,一片区为北京—保定—日照一带,另一片区连绵分布在浙江南部和福建省的绝大部分地区。2004年与2000年的空间分布格局相比,北京变化为次热点区,山东半岛的次热点区连成一片,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冷点区明显减少,其他地区则无明显变化。2007年、2009年与2004年相比,冷点区范围进一步缩小,热点区在山东半岛出现集聚,其他地区变化不大。2011年与2009年相比,冷点区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热点区范围在珠三角地区大幅缩小,山东半岛的热点区消失。综合2000-2011年冷热点区的变化可发现,中部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最大的热点集聚区,并保持相对稳定;南部的珠三角长期存在热点集聚,但近年来范围不断缩小;北部山东半岛和北京周边的次热点区在研究期内变动不大;浙江南部和福建的大片次冷点区也保持长期稳定。也就是说,2000年以来经济格局相对稳定,冷点区减少,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

图4 2000-2 011年各分区经济单元数量变化折线图

图5 2000、2004、2007、2s009及2011年冷热点区分布

四、东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不仅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200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时空分异情况和冷热点集聚状态可知:人均GDP水平较低的地区多靠近西部远离海岸一线,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除省会城市外大部分位于东部沿海岸一带。这表明近11年来,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与西部非沿海岸地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发达西部非沿海岸地区落后的基本经济格局没有显著改善。对外,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依靠便利的对外经济联系,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的注入,大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非沿海岸地区在吸引外资投资方面显然无法与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竞争;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依托自身的港口优势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凭借进出口贸易的产业优势,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内,区位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往往也决定了市场区位的选择,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一方面依靠四通八达的陆上交通和便捷的水上交通,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依托市场优势,吸引非沿海岸地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沿海的集聚,提升了市场的发育程度,逐渐取得了发展的先机。近年来,虽然非沿海岸地区的区位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特殊的区位优势也为发展赢取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例如早期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岸一带。

(二)历史发展基础

任何地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基础之上的,旧有的格局被打破才形成了新的格局。历史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在2011年人均GDP最高的12个经济单元中,有90%以上(11个)在2000年也是位于高水平区的;人均GDP最低的13个经济单元里面,有54%(7个)在2000年是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地区。历史基础较好的地区,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并不领先,但依托历史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使得即使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能带来很高的绝对增长量,并在整个经济格局中一直处于高位,例如2000年的17个位于热点区的经济单元中,到2011年仍有14个位于热点区。历史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成为区域的增长极,吸引资源的集聚,这一点在省会城市和长三角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区域的历史发展基础对其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

(三)经济区的集聚扩散效应

城市群和经济区成为我国经济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我国东部地区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呈现以环渤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为主导的经济格局。上述的四大经济区集中了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的经济热点区和次热区,且人均GDP的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也几乎都位于该部分区域。经济区核心城市、都市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灵魂和发动机,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并对生产要素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得区域劳动力、技术等向该地区集聚,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区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随着经济区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其扩散效应和“经济外溢”效应越来越显著并逐渐占主导地位:通过资本、技术、人才的扩散,提高周围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也就是说,东部地区是由上述四大经济区以及其他经济增长板块在不断地集聚与扩散中,主导着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由图3和图5可以看出,在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中,已达到扩散效应为主导的阶段,通过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

(四)区域发展政策

政策手段一直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并改变着区域格局的自然演化。2000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对沿海地区的影响逐渐消退,经济发展开始全面回暖,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因此,2000年以后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是逐渐拉大与此有重要关系。2003年以后东部一些省份为了推动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相继推出了经济区发展战略,开始建设各自的经济区,如福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等。这种省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部地区的区域差异且增强了省域经济的发展动力。同期党中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原则和“五个统筹”的推进要求,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因此在政策出台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2005年以后东部地区经济格局的空间差异开始逐年减小。另外政府对城市群地区的经济扶植政策,对促进区域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人均GDP水平较高的经济单元中,省会城市(直辖市)、经济特区城市占到很大比例。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在城市群周边的集聚,人均GDP处于第一和第二等级的经单元几乎全部位于城市群内,造成这种经济空间格局的原因除了城市群本身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外,政府的政策倾斜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方面。

可以说,区位条件、历史基础、经济区的集聚扩散效应和区域宏观发展政策共同推动着东部地区经济格局的演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历史经济发展基础为区域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先机,并塑造了东部地区基本的经济格局;区域经济政策通过作用于经济区,间接对东部地区经济格局的演变发生影响,并且这种“看不见的手”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经济区发展战略通过主要表现为以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为主的极化效应和以中心带动作用、经济外溢作用为主的扩散效应,在政策的指导下,直接作用并主导着东部地区经济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五、结论和讨论

200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市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呈现出以下特征:①区域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2005年区域经济差异增大,2005年以后逐渐减小。②各经济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增强,经济交流更加密切。③经济发展的高值集聚特征明显,但有弱化趋势,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均衡:绝大部分经济发展高水平区集中于环渤海、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四大经济区,热点区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④总体经济格局变化不显著,东部沿海岸一带地区发达、西部远离海岸一带落后的基本经济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区的边缘地带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改变不明显。

根据上述结论和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的“非均衡”和“均衡”发展。对西部远离海岸一带的落后地区,应加大对其经济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发地方特色经济,培育特色产业,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福建北部和广东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低,两地应当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建立长效经济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区域交流与合作,组团发展,改善当前的落后水平,努力克服先天自然条件的不足,缩小与东部临近地区的差距。对于环渤海地区,虽然区域大部分上升为次热区,但一些市域的人均GDP水平仍然较低,这表明京津两市的辐射能力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应当积极培育京津两市的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双核牵引作用,带动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山东半岛经济区多为次热区,人均GDP水平也较高,有实力作为北承“环渤海”南接“长三角”的纽带,促进中部和北部的经济交流与互动。福建省在2003年就提出海西经济区建设战略,但海西经济区在整个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并未得到提升,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经济发展的次冷点区。因此应当实施积极的发展政策,重点培育海西经济区,使之真正成为承“珠”接“长”的纽带,促进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珠三角地区一直是高值集聚区,但是近年来热点区出现萎缩,反映出其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应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使之保持经济发展活力。长三角地区无疑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在以核心城市上海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影响下,周边地区的经济也取得较快发展,成为最大的高值集聚区和引领东部地区发展的主引擎。因此,东部地区应打造以长三角经济区为核心增长板块,以山东半岛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为纽带,联动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经济区,协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11,56(2):136-145.

[2]杨智斌,曾先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6):899-906.

[3]于成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多指标测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40-44.

[4]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新变化[J].探索与争鸣,2012(6):19-21.

[5]贺亚锋,韩增林.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及成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0):880-883.

[6]夏永久,朱喜钢,储金龙.安徽省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41-46.

[7]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7):30-36.

[8]曹芳东,黄震方,吴江,等.1990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1,30(6):895-902.

[9]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10]靳诚,陆玉麒.1978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空间演变研究[J].人文地理,2010,30(10):1605-1611.

[11]李丽,管卫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0):1605-1611.

[12]刘玉,潘瑜春,陈秧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5):43-48.

[13]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70-73.

[14]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地理科学,2012,32(9):1055-1065.

[15]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67(8):1085-1097.

[16]麦土荣,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17-1422.

[17]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25(5):600-603.

[18]王洋,修春亮.1990-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1037-1046.

[19]代合治.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3):43-46.

[20]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宏观形态特征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09(1):46-53.

[21]彭颖,陆玉麒.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2010,25(5):97-102.

[22]陈培阳,朱喜钢.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53-57.

[23]郭华,蔡建明.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格局及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128-135.

[24]仇方道,朱传耿,佟连军,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1):56-63.

[25]蔡芳芳,濮励杰,张健,等.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J].经济地理,2012,32(3):22-28.

[26]蒲英霞,葛莹,马荣华,等.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24(6):965-974.

[27]曹芳东,吴江,徐敏.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6):23-28.

[28]柯文前,陆玉麒.基于县域的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经济地理,211,31(7):1081-1087.

[29]王静,张小雷,杜宏茹.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4):470-478.

[30]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33.

[31]张松林,张昆.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和G系数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7,46(4):93-97.

猜你喜欢

经济区格局区域
分割区域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小人物的大格局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区域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