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群众舞蹈民族性刍议
2014-11-21周静
■周静
凸显群众舞蹈民族性刍议
■周静
民族性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凸显我国群众舞蹈民族性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以凸显民族性的重要意义、凸显民族性的主要内容、凸显民族性的必要形式为三大理论层面,对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与论述。
群众 舞蹈 民族性 意义
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是当前我国群众舞蹈活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十分现实的命题。研究这一重要命题,对我国群众舞蹈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而凸显群众舞蹈民族性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具体而言,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一.凸显民族性的重要意义
凸显群众舞蹈民族性的第一个层面,是凸显民族性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思想认知系统,又是一个“软系统”。然而,思想认知对于行为的重要指导作用,则是任何时候都无法否认的。虽然“政治挂帅,思想先行”已成为历史口号,但是如同倒脏水不能连同婴儿一起倒掉一样,我们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与否定思想对于行为的指导意义。
要真正凸显我国群众舞蹈的民族性,我们首先就要正确地认知民族性是世界上一切国家的一切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艺家们早已达成共识,并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指出:“谁要是考察一下所有其他各种艺术,他就可以发现每件艺术都具有某种标志着产生这种艺术的国家的特殊气质。”(1)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也指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2)毛泽东同志也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开民族的历史发展。 ”(3)周恩来总理同样指出:“少数洋化的东西可以保持,但是,多数是要能在中国土壤里植根成长的。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量的群众舞蹈活动充分证明:凸显民族性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递和谐社会的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凸显民族性的主要内容
凸显群众舞蹈民族性的第二个层面,是凸显民族性的主要内容。
内容是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对于群众舞蹈而言,内容系舞蹈作品与节目思想内容的简称,是作品与节目内容诸要素的总和。具体又是指题材、主题、形象、事件四个要素。
题材是作品与节目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作品与节目的基础。要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首先就要选择民族性十分鲜明的题材,以做到占尽先机。
主题是作品与节目主题思想之简称,指的是作品与节目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要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也要在凸显作品与节目民族性主题上下功夫,花大气力,作大文章。
形象是作品与节目中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与作品和节目的中心。舞蹈作品的形象,又分为人物形象、动物形象、植物形象、景物形象、器物形象等等。要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也要凸显作品与节目形象的民族性。
事件指作品与节目的情节或故事。要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当然也要凸显作品与节目中事件的民族性。
必须充分肯定,群众舞蹈在凸显内容民族性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宝贵的经验。例如民族舞蹈《荷花舞》,就选取了民族化的题材,塑造出民族化的荷花的形象,表现了民族化的“天人合一”的主题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又如民族舞蹈《胖嫂回娘家》,则选取了富有民族风俗的事件。再如东北大秧歌的人物形象傻柱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娘子、许仙、小青等人物形象,或从民族传统小说中,或从民族戏曲、曲艺中选取民族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接地气又得人气,都是成功的好范例。
因此,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必须首先落实到凸显作品与节目思想内容的民族性上面。
三.凸显民族性的鲜明形式
凸显群众舞蹈民族性的第三个层面,是凸显民族性的鲜明形式。
形式系统是一个“硬系统”,因为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另一方面,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不应当形式大于内容,又不应当内容大于形式,更不应当有无内容的形式,也不可能有无形式的内容。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群众舞蹈的形式,是舞蹈作品与节目艺术形式的简称,又包括体裁、结构、语言、手法、风格五个要素。
体裁是作品与节目的样式或类别。中国群众舞蹈的体裁十分丰富,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例如民族民间舞中的龙灯舞、狮子舞、高跷舞、花鼓舞、腰鼓舞、花棍舞、秧歌舞、跑旱船、多郎舞、孔雀舞、扇子舞、筷子舞、长鼓舞;西洋舞蹈中的交谊舞、国标舞(摩登舞、华尔兹、探戈、狐步舞、快步舞)、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恰、斗牛舞、牛仔舞)、现代舞(迪斯科、霹雳舞、柔姿舞、街舞、爵士舞)等等。很显然,要凸显群众舞蹈体裁的民族性,一方面要以民族民间舞为主流与主导;另一方面又要对所有外来舞蹈品种进行民族化改造与处理,使其具有中国民族化特色。
结构是作品与节目的组织方式与内部构造。中国民族舞蹈的结构大多是“线性结构”,即线条清晰、情节完整,与西方舞蹈的“块状结构”形成明显的差异。所以。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就自然要凸显民族性“线性结构”的特点。
语言是作品与节目的舞蹈语汇,包括民族性的舞蹈语汇平转、蹉步、飞脚、前桥、亮相、台步、云步、山膀、扭腰、送胯、勾脚、弓箭步、马步等等。所以,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必须以民族性的舞蹈语汇为依托。
手法是作品与节目艺术手法的简称,包括叙述、描写、虚构、渲染、讽刺、象征、变形、夸张、对比等等。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也要凸显民族性的艺术手法,例如对比、夸张、渲染、象征等。
风格是作品与节目艺术风格的简称,是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作品与节目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凸显群众舞蹈的民族性,也要以凸显民族性风格为其题中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凸显群众舞蹈民族性,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又要在作品内容与形式上具体体现,形成一项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1)伏尔泰:《论史诗》〔J〕,转引自《西方文论选》〔M〕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20页。
(2) 赫尔岑:《往事于沉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27页。
(3)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J〕,北京:《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第一版。
(4)周恩来:《要做一个革命的文艺工作者》〔J〕,《周恩来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 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