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表达
2014-11-21王琛
■王琛
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表达
■王琛
琵琶是我国优秀而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民族乐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琵琶无疑是最具有情感表现力的乐器之一。琵琶演奏中的情感体现是演奏者内心体验与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体,演奏者在演奏一首作品时,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同时还要恰当地运用与情感相适应的表现手段,才能创造出个性鲜明的艺术佳品,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深深地感染观众,使之得到完美的艺术享受。由此可见,情感表现是影响演奏者弹奏质量、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在琵琶演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以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它:
一.情感表现的意义
音乐不仅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也是一门寄托感情、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艺术。我们在日常演奏与教学中,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演奏者在演奏一首乐曲时,因为过于强调和注重演奏技巧,而忽略了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情感表达,虽然技巧运用得很熟练,作品表现得也很完整,但却因缺乏旋律歌唱性和音乐感染力而丧失了音乐作品的生命力,使乐曲听起来苍白而无力。一首作品之所以好听,其中不仅包含了作曲家自己的生活感受、情感体验与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演奏者在深刻理解与挖掘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并加上自己的情感体验,以情动人的演奏,才能把欣赏者带入到作品的情景中去,把作品本身具有的艺术性、思想性及内涵充分的表达出来。所以,情感表现是琵琶演奏的关键,它直接影响了演奏效果。我们要重视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在演奏技巧和素养上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情感表现的手段
1.作品内涵的挖掘
首先,要了解作品背景。通过作品分析,把握音乐的情感因素,从而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其次,对乐谱中的音乐结构进行详细剖析,了解它所特有的音乐规律。再次,通过联想和想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艺术离不开想象,只有通过想象才可能从音乐中获得美感。例如,刘德海先生创作的《春蚕》,它是一部具有鲜明新疆民族风格的作品。全曲由四首新疆民间乐曲组成:1.牧羊曲2.埃介姆3.你的天上有没有月亮4.自由的生活。曲式结构为并列四部曲式,引子+A+B+C+D+尾声。全曲段落分明,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新疆民俗风景画中。作者通过不断创新的琵琶新演奏法,来表达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人类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演奏本曲时,要在充分了解乐曲背景、结构、内涵的前提下,加上自己的深刻理解,才能诠释好作者的思想精髓和主要意图。
2.速度与力度的处理
速度和力度在音乐中的意义非常重大,所有音乐形象的特点都与音乐进行的速度和力度相关连着。速度的变化影响音乐形象的塑造,力度层次的变化直接影响音乐表演的艺术魅力。恰当、合理、有层次感的速度与力度处理会让演奏的作品更加生动而形象。例如传统古曲《十面埋伏》中速度与力量的处理、对比就十分明显和重要,引子(列营)部分,曲首运用了“划拂”四条弦的指法,在划拂连续反复进行中有慢逐渐加快,力度由强—弱—强,以此来描述坚实饱满、雄壮激烈的战鼓之声。中间(排列、走队)部分,先是通过速度快而轻的摭分来表现排阵时的紧张气氛,转而到慢而强的摭扫,来体现走队时的气氛。尾声(大战—呐喊)部分,用了各种不同力度和节奏的夹扫和扫拂,并贯穿了并弦、推、挽、吟、长轮、长滚等指法,来反映交战时的万马奔腾激烈场面。
3.琵琶音色的运用与变化
琵琶演奏中音色的变化与控制极为重要,好的音色把握在于演奏者内心对声音美感的体会。在演奏作品时,触弦位置的不同,触弦动作大小、快慢的不同,触弦锋面面积的深浅,都会产生不一样的音色效果。所以,我们在琵琶演奏中对于音色的变化要多做一些细致的处理和研究,再把我们的情感想象与心理活动融入其中,那样演奏出来的作品将会更加的完美、细腻动听。例如,近现代的作品《春雨》对音色的要求就比较高。第一部分引子是以泛音和半轮为主,为了体现春雨灵性的一面,指甲的触弦面上尽量少而柔,在突出琵琶颗粒性音色的同时,又要体现出雨滴的轻盈,两者要合理协调运用。第二部分至尾声段落,其中具有特点的是A调和D调两段长轮,无论是急速幅度偏小的快速轮,还是幅度偏大而抒情优美的长轮,每个手指间力与力的控制和传递过程均成了全曲音色中突出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音色问题并配上合理的表情处理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才能把春天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美丽景色展现出来。
4.演奏中的气息运用
气息的运用对琵琶的演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断可以控制琵琶弹奏的速度同时也利于乐句的划分。气息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琵琶乐曲演奏的效果,流畅的气息会为演奏者增加艺术感染力和美的享受。当然气息的运用也不是盲目的,一个顺畅、合理、恰当的气息能够完整准确的表达出音乐的内涵和意韵。我们演奏中在日常演奏和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和找到符合乐曲本身的气息方法,同时注意乐句中长短句的划分、语气语调的变化、中心思想结构等等,才能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达到情感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例如,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又名《浔阳琵琶》。全曲运用了传统美学中的习惯与特点,虽然每一段的主题旋律有多种变化,又不断加上了新的因素,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了相同的一句,听起来十分的押韵,这种“换头合尾”的音乐手法,非常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古朴、典雅的深远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人形容这首乐曲“哀而不伤”,在展现夜晚迷人景色的同时,又带有一丝丝对宇宙无穷万变,人生如此渺小短暂的思考。我们在演奏此曲时,不但要从其韵律、节奏、曲调等方面综合分析,更要合理安排气息中长短、快慢、松紧的变化,要将曲子具有诗情画意、深远悠长的意境表现出来,从而吸引着听众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三.情感表现的培养
情感表现是演奏的真谛。要想在演奏中充分地表现出音乐情感,就必须在加强演奏技法训练的同时,也加强对音乐、文化领悟能力的培养。如:(1)思想文化修养的培养;(2)艺术修养地培养;(3)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4)自我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5)生活的原始积累;(6)专业技能的提高;(7)自身想象力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审美体验越丰富、越深刻、心灵受到的震撼越强烈、越深沉,鉴赏者就能获得更加高级的审美愉悦。因此,情感表达在琵琶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当在重视演奏技术训练的同时,注重自我审美情感的培养,做到演奏与情感表现相统一,通过对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并恰当运用与情感相适应的表现手段,从而准确而深刻地表现出乐曲的内涵,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唤起欣赏者心灵的共鸣,把情感表现推向音乐的至高境界,并实现琵琶演奏的最终目的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