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溢着鲜明时代特色的少数民族题材动画角色的设计探索

2014-11-21珂,周

电影评介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人物造型刻画动画片

周 珂,周 恕

动画是一门广征博取的艺术,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和背景。建国初期,政府执行新的民族政策,高度重视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和保存工作,动画这一新的艺术样式也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下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共制作了十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动画片。这一时期的动画角色设计在风格上趋于写实,制作比较精细,颜色比较厚重,色彩比较浓郁,洋溢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色。

一、蒙古族动画片《木头姑娘》(1958年)

《木头姑娘》是我国第一部蒙古族题材动画片。这部动画作品以水墨的形式将蒙古人的形象塑造得朴实无华。人物的造型比较写实,角色的用线比较细致,眼睛的勾画比较圆润,颜色的运用比较厚重,工笔的气质比较突出,角色的体积比较明显,动作的设计比较流畅,背景的设计比较协调。将水墨融入动画之中,运用墨与水的渲染,发挥墨色浓淡和虚实的效果来描绘背景,致使该片具有了一定的国画韵味。在人物造型设计方面略有缺憾,就是对于草原人民形象的刻画过于概念化,留有显著的汉族人的形象和气质。像蒙古族人的高原脸、颧骨高、宽额头、小眼睛等特点均未表现出来。譬如木头姑娘的眼睛刻画就是典型的中原人的柳叶弯眉,樱桃小口,完全没有牧人的感觉。与此同时,造型上缺少夸张与想象,色彩上缺少对比与意象,一句话:没有从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这也是该片看起来略显僵化、呆板的原因之一。

二、僮族动画片《一幅僮锦》(1959年)

钱家骏导演的《一幅僮锦》是改编自僮族民间文学的一部动画作品。讲述僮族一名妇女,经过千辛万苦织成一幅美丽的僮锦,最后,僮锦里的形象变成现实。该片人物造型比较写实,凸显出当时劳动人民的形象,影片背景绘制优美,烘托出僮族地区的美好生活。尤其是影片以中国特有帛绢作为媒介,以中国画、工笔重彩画的样式绘制成的动画片,还是第一次尝试。背景采用的传统青绿山水也为影片增添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这部动画作品以精致的画工表现细腻的动作,在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中称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是动画角色亦趋于写实,略欠生动。特别是人物形象的设计过于僵化,大大的眼睛、宽宽的鼻子、窄窄的肩膀和宽大的手臂都让该片失色不少。如果以形式的探索角度、背景的创作角度而言,该片是中国动画史上为数不多的精品。如果从人物形象的设计角度来看,该片还无法与世界其它同时期动画片相抗衡。在没有艺术支撑的造型之路上,单凭简单的写实是无法博得观众喝彩的。

三、白族木偶片《雕龙记》(1959年)

章超群、岳路、万超尘执导的《雕龙记》是根据欧小牧整理的云南民间传说改编的,该片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曲折,人物造型生动。1960年该片荣获罗马尼亚第二届布加勒斯特国际木偶电影节二等银质奖。初看这部动画片时,曾被它写实性的人物造型所折服。没想到在上世纪50年代,在物资极其匮乏、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可以制作这么精良的动画片而感到无比的惊叹和自豪。在人物的刻画上细致入微,就连白族服饰的精美与朴实也表现得相当到位。人物面部的刻画也比较细致,特别是眼睛的表现既灵活又不失生动风趣。背景空间的结构设计与制作也是今人无法比拟的,在山、树林以及村庄的表现上都极富空间感。这样的场景是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为依托的。这也为今后的木偶动画“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累累的硕果,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如果《雕龙记》的诞生不是在65年前,而是在今天,它也许会更加的光彩夺目。现在的动画公司太过注重商业利益,在成本面前,很多原本可以大放异彩的动画明星都坐在冷板凳上排队。致使造型简洁、可爱的动画形象成为国产动画的代名词。殊不知是优点还是缺憾。

四、白族木偶片《牧童与公主》(1960年)

《牧童与公主》改编自白族民间故事。如果说《雕龙记》的写实让人折服,那么《牧童与公主》的灵活让人动情,特别是眼神的刻画活灵活现,更像是灵动的心、运动的画。该片人物造型秉承着木偶片的一贯作风——写实,既有具象的人物表达又有意象的人物刻画,可谓真切动人。头部造型圆润丰满,眼睛活灵活现,眼眉柔美细腻,服饰细致典雅,动作古朴庄重,景物亦真亦幻。与《雕龙记》相比,人物表情刻画比较僵硬,人物造型欠缺活泼与生动,人物动作设计缺乏艺术的表现力,这也是本片的缺憾之一。

五、傣族木偶片《孔雀公主》(1963年)

《孔雀公主》根据傣族叙事诗《召树屯》改编。本片以生动的情节,恢宏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傣族地区的美丽神话。该片的精湛人物刻画、唯美的服装表现、精致的表情描写、细腻的动作表达标志着木偶片艺术的成熟。《孔雀公主》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国内外。这也是观众喜欢本片的原因之一。如果谈及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动画片,《孔雀公主》是不会被遗忘的。究其原因不外乎它独特的艺术气质、生动的剧情、优美的旋律、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做工和丰满的人物造型。如果研究中国动画的话,这部动画片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精品。它的背景设计也是空前的豪华和精致。甚至就连宫殿的图案装饰、门窗、墙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在中国木偶片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六、蒙古族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年)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动画片。它也是中国动画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草原英雄小姐妹》曾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三等奖。在我看来也是一部丝毫不逊色于宫崎骏作品的国产动画片。虽然它没有宫崎骏笔下的动画形象那样富有想象力,但是它那朴实无华、不追名逐利的创作气质足以让世人敬仰。《草原英雄小姐妹》也许会沉睡在动画的历史长河之中,但是它带给中国动画人的自信与力量足以源远流长。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该片的人物造型设计质朴写实,动作设计生动流畅,线条表现气韵生动,面部表情果敢成熟,平涂设色和谐统一。通过这些可以想象当年的动画制作者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努力的。该片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身为孩子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被刻画成了“大人”的模样。人物的表情缺少了孩子应有的活泼与纯真。但从艺术片而言,《草原英雄小姐妹》写实性的人物刻画与表达是空前绝后的,它留给后人对于动画的思考和经验的总结是无法用言语可以表达的。

建国初期的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涉及了蒙古族、壮族、傣族、藏族、白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运用了木偶、剪纸、水彩、国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内容上既有取材于少数民族叙事诗和民间传说的《孔雀公主》、《雕龙记》、《木头姑娘》、《一幅僮锦》、《长发妹》,也有反映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主课》、《金色的大雁》等。总之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制作不仅民族风味浓郁,而且洋溢着鲜明的时代色彩,既表现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淳朴善良,又在思想观念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斗争意识,这一点在文革时期摄制的《主课》、《金色的大雁》等现实题材的动画片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不仅有了数量上的零的突破,也拥有了艺术质量的飞跃,各种艺术形式在动画的广阔舞台上大放异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张慧临著:《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猜你喜欢

人物造型刻画动画片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苗家织女(123cm×122cm)
推荐一部动画片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