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小剧场戏剧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比较研究
2014-11-21张超
张 超
1982年,林兆华的《绝对信号》标志着中国小剧场戏剧在中国大陆的再次兴起,内地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从先锋实验,转变为贴近大众的商业性表达,这与我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而台湾地区小剧场戏剧,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兰陵剧坊推出的《荷珠新配》,掀起了小剧场戏剧更加激进反叛的新潮流,由于台湾“政治话语”的不断消解,戏剧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宠,而成为大众消费的一部分。台湾戏剧从业者始终追求小剧场戏剧的“实验精神”,使得台湾的小剧场戏剧呈现出更具艺术性的表现方式。
一、两岸小剧场戏剧的发展
两岸小剧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家班”,它是私人创办,目的在于提供娱乐消遣的戏曲演出团体,“家班曾是一支非常活跃的演出力量,在我国戏曲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戏剧家李渔和他的乔王二姬。台湾地区家班的形式留存至今,歌仔戏家班“明华园”依旧活跃在戏剧舞台上。
五四运动后,我国宋春舫先生的《小剧场的意义由来及现状》发表,标志着小剧场艺术在我国真正的出现。198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林兆华作品《绝对信号》唤起了观众对小剧场戏剧的关注。该剧将舞台安置于观众席中间,通过缩短舞台与观众间的距离,使得观演关系更自由、更密切,形成推倒“第四堵墙”的效果。
此后,小剧场戏剧在我国剧场界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孟京辉、林兆华、牟森等小剧场导演掀起了中国大陆小剧场戏剧运动的高潮。孟京辉的先锋戏剧作品一部比一部更具实验性,他的作品充斥着对传统戏剧的反叛和突破。“蛙剧团”创始人牟森的实验戏剧采取即兴创作的方式,演员在台上随性发挥,观众主动感受戏剧,这与主题鲜明的传统话剧大相径庭。
小剧场话剧的“先锋性”,逐渐成为吸引观众的商业标签。在商业需求下,夸张化包装、过度迎合市场需求、大玩形式主义等等现象逐渐凸显。
台湾小剧场戏剧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了一个激进反叛的新阶段,小剧场戏剧更倾向直面社会,表达自我。其中翘楚便是兰陵剧坊推出的《荷珠新配》,该剧彻底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叙事模式,以荒诞的方式呈现,又将传统的戏曲美学和现代话剧艺术相融合。标志着“台湾当代话剧在趋向于现代性的同时,成功将民族文化传统和台湾本土现实融合。”[2]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后现代主义实验戏剧和商业戏剧成为台湾小剧场界发展的两大主流。其中环墟剧场、河左岸、莎士比亚的妹妹等剧团,以更加叛逆的姿态挑战实验戏剧,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表演工作坊、屏风表演班、果陀剧场等则逐渐趋向商业戏剧的路线。但是台湾小剧场戏剧的总体发展,依旧遵从他们自身建立的美学架构,反对主流文化,不断为观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二、两岸小剧场戏剧艺术性与商业性之比较
(一)艺术性的比较
1.倾向迎合观众和注重表达自我
内地小剧场戏剧的创作主流逐渐从“先锋性”转为“大众性”。可以说,小剧场话剧逐渐隐去先锋实验的棱角,选择更加符合观众的品味,这是“话剧走向市场化道路的必然之选。”[3]不断大众化了的戏剧创作者们,开始积极地了解观众的审美心理,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使原先晦涩的小剧场话剧艺术品,逐渐变为大众消费品。
台湾戏剧注重“表达自我”,他们更强调艺术性,而非票房。商业性在台湾小剧场内部,甚至是个“贬义词”。台湾小剧场的导演更喜欢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沟通形式挑战观众的需求,进而达到相互满足的目的。
2.关注当下与融合传统戏剧
大陆的戏剧更爱关注当下社会与人的生活。通过对经典剧目翻演,表达当下人们内心世界。例如当下许多话剧作品中时常穿插一些网络语言,流行歌曲或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讽刺,引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这些笑点建立在戏剧情境中,利用对流行元素的夸张化,无形中拉拢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这种讨巧的方法,可以引发观众热议,却也容易进入低俗化的误区。
而台湾戏剧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戏剧艺术形式融合,他们更强调传统是现代的根。就像白先勇先生说的:“不能弃掷掉传统,使现代成了无根的游魂。”他们重在将民族传统融入现代舞台:一是从中国传统曲艺艺术中吸取灵感,二是从民族戏曲传统中借鉴艺术创造。例如赖声川大胆地将相声与“集体即兴创作”、“拼贴”等西方后现代戏剧艺术相结合,创造了“相声剧”。屏风的《京剧启示录》在话剧中嵌入京剧这个极具民族性的符号,促进传统戏曲古典美与小剧场话剧现代美的融合。特别是剧中的京剧片段,不仅仅展示国粹的魅力,而又以京剧的历史发展线索反映当代台湾以及中国的社会变化。
(二)商业性的比较
1.政策背景不同
政策背景的不同,是造成两岸小剧场戏剧商业性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陆,由政府的文化政策引导艺术走向。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启了一系列的演艺聚集区和剧院院线开发的项目;而在台湾,则处于众生喧哗之状态,民间团体各自发展,但是政府会对其提供一定的扶持和鼓励。例如台湾的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于1996年成立,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艺文团体补助,任何艺文团体均可申请,而且过程公开透明。
2.大陆戏剧产业化运营的实现
“品牌式打造,院线式演出,加盟式复制是小剧场产业化经营的三大法宝。”[4]借助戏剧“品牌化”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是近年大陆小剧场话剧的经营策略之一。在小剧场戏剧市场上较活跃的话剧导演们,如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等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戏剧工作室,力求凭借个人声望扩大小剧场作品的社会影响。
院线式演出是当下小剧场话剧采用最多的经营手段,一些票房较好的作品,会安排好系列演出计划,到全国多个城市巡演,例如《恋爱的犀牛》演出了一千多场,这在台湾是从未发生过的。一些戏剧院线有自己的固定剧目,例如蜂巢剧场主打孟京辉的话剧,繁星戏剧村的常驻剧目是《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品牌化和院线化是我国戏剧市场的常用手段,这种形式也许会缓解小剧场戏剧人的生存压力,但是长此以往会滋生出一系列过于商业化的作品,不利于对我国小剧场戏剧的长远发展。
3.台湾戏剧品牌化打造
赖声川创立的表演工作坊、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梁志民的果陀剧场,是台湾现今最出名的三个戏剧团体。他们通过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打造,累计一定的知名度,为剧团赢得不错的口碑。三大剧团还走差异化路线,各自具有精准的品牌定位,例如表演工作坊走戏剧高端精品线,如《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宝岛一村》等等;果陀剧场主打商业情节剧,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屏风的戏剧更偏本土化原创。
三、追求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发展
小剧场戏剧若要形成良性的发展,便需要努力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保持平衡。剧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需要面对市场、面对观众,因此在题材选择和表现形式上应该更偏重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运用大众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创作。创作者应打破相对僵化的创作模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挖掘作品的深度。小剧场戏剧在起步之初,是为了突破“僵化的舞台”,追求强烈的实验性。而如今,大陆的小剧场一再强调商业性,忽视了对“艺术精神”的探索。而在台湾地区,一再追求艺术性和先锋性,将商业性视作“贬义”。商业性是小剧场艺术发展的基石,艺术性是小剧场艺术得以向前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将二者结合,互相平衡,才能创造出小剧场戏剧更加光明的未来。
[1]杨惠玲.明清家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4.
[2]彭耀春.台湾当代戏剧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218.
[3]吴保和.小剧场戏剧:都市白领青年的精神空间[J].新世纪剧坛,2012(1):37.
[4]谷海慧.“小”的剧场与商业化——中国小剧场的当代特征[J].戏剧文学,20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