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议题的话语博弈与影像劝服:基于《小崔考察转基因》纪录片的理论分析

2014-09-28廖卫民

电影评介 2014年15期
关键词:方舟子小崔崔永元

廖卫民

崔永元在美国采访转基因科学家

2014年3月1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崔永元在其微博上发布消息称:“今天,新浪、腾讯、搜狐同步推出我赴美国拍摄的转基因纪录片。”[1]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崔永元,自费拍摄纪录片,引发网友大量的转发评论,此举将持续已久的转基因相关议题推向了一个舆论争议的热潮。笔者作为对网络舆论和影像传播密切关注的研究者,自然对此充满浓厚兴趣,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一、研究背景:转基因公众议题和话语生产的发展历程概述

根据有关文献研究,转基因相关的公众议题有一个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刘珂基于批判的话语分析视角,分析了1992-2011年呈现在国内媒体(主要是行业报纸、人民日报和新浪网)上4326条标题带有“转基因”的新闻,发现截止到2011年,转基因作为媒介议题已经存在了近20年,围绕“转基因”的话语生产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92-1998年转基因最初是作为“科学话语”出现于公共视野中,之后1999-2002年出现转基因食品报道,这就意味着向“公共话语”的一种转向,从2003-2006年出现有关转基因公众知情权的讨论,则表明转基因“安全话语”的进一步发展,2007年之后,有关转基因话语论争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从而造成“衍生话语”和“民粹话语”的盛行。[2]基于对转基因相关议题及话语这一历史的考察分析过程,再来看2013年引人关注的崔永元与方舟子的“转基因之争”的“舆情漩涡”[3],再到崔永元的转基因纪录片的制作传播,就不难发现这部纪录片只是把转基因公众议题和话语博弈上升到了更直观和更有力的影像话语和影像劝服的层面,是近年来转基因话语论争复杂化的一个典型表象。

二、事件回顾:崔方转基因论战与《小崔考察转基因》的催生

根据权威性的网络舆情分析机构人民网舆情频道的分析解读,2013年9月7日上午,方舟子发起活动鼓励网友品尝转基因玉米,称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此举激起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强烈回应,并质问方舟子“懂不懂科学”。随后,两人在腾讯微博上就转基因食品问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相关舆情快速升温,双方五轮争辩依然难分伯仲,数以十万计网民先后参与讨论。[4]崔永元与方舟子论战中的任何一方都是善于言说的大家,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科普作家,两位都话语犀利,并且对攻程度不断升级。对此,《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指出“俩人都在对攻对骂中表现出非科学、非理性,从而演变成‘文革式’的骂战。”[5]

事实上,这场转基因话语的网络言仗,搅动了更多媒体的关注,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论争。双方的粉丝和支持人,其立场也大致归为“反转”和“挺转”这两大阵营,大体反映了当下公众对于转基因问题的某种对立矛盾的看法。当然,还有一些持中间立场、审慎立场的看法。在双方论战之后,崔永元运用其作为主持人和制片人的职业敏感及专业素养,赴美国实地调查转基因问题并拍摄纪录片《小崔考察转基因》。

三、内容分析:《小崔考察转基因》的内容结构及其逻辑结构

崔永元发布了的这部《小崔考察转基因》纪录片(也有人称其为视频),初看更像是一次类似央视《新闻调查》节目的一个调查新闻专题片。崔永元及其工作团队于2013年12月8日到12月18日这段时间,集中走访了美国的洛杉矶、圣地亚哥、芝加哥、斯普林菲尔德、西雅图、戴维斯六个地区,对专家和民众进行了近30场访问,共获得40个小时的采访素材。回国之后,进行编辑制作,最终完成了一部略微超出68分钟的纪录片。

笔者对这部作品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该片自带的字幕和影像内容的自身逻辑,整个片子实际上被区隔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调查活动的主体,这部分又细分为五个小节;第三部分是整个片子的一个结语。第一部分是对于纪录片创作缘由的概述,并解释呈现了核心名词和关键主题。在这里崔永元本人自叙调查的起因和过程,并询问了当地超市中消费者和销售人员对于“转基因”(GMO)是否知晓。第二部分第一小节标题为《转基因是否安全?有没有争议?》,主要探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及其争议性;第二小节《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究竟是否安全?》则从一般性的转基因技术讨论延伸专注于其技术应用的成品——作物和食品;第三小节《美国人是否已经放心地吃了将近20年转基因食品?》则将问题进一步引入到美国消费者对待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来,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回应方舟子的言论所指。这一小节片长略超18分钟,是整个记录片篇幅最大的部分。第四小节《转基因食品获得一些权威机构认证是否就能证明它的安全性?》和第五小节《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应该强制贴上标识吗?》从转基因安全性质的认知问题转移到对其安全管理问题上,包括权威认证和强制标识对转基因食品的管控。最后的结语部分,崔永元将话题拉回中国最为关切的若干议题,在结语中各路专家谈到的是中国消费者、中国法律环境和中国应对思路。

经过笔者梳理,从其结构特征来看,可以发现该片其实是一种循序渐进式的不断追问过程,从转基因的现象、问题、科学机理到转基因生产贸易的内在机制、利益关系都有所涉及,且不断递进、反复探寻、不厌其烦并重复申述,将转基因问题来了一个大起底。

四、话语分析:《小崔考察转基因》的话语特征、类型及其隐含深意

从话语分析的视角看,首先,“安全话语”是其最为核心的话语。最为直观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该片紧紧围绕“安全”两个字来做文章,且做足了文章。尽管整个访谈内容涉及到大量的科学性、技术性的问题和细节内容,然而,崔永元发问的角度都是不厌其烦地说起“安全、安全、还是安全”的问题,因此,“安全话语”在片中大大压倒了“科学话语”。例如,在整个片子中最先访谈的一位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马廷娜,那是崔永元去美国之前应美国大使馆的邀请而采访的,马廷娜表示:“这项技术即使不比旧的技术更加安全,至少也是同等安全的。”这是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家的基本看法或一种典型说法;其后,崔永元访问到的美国西华盛顿大学的南希·斯万森教授,在镜头前拿出多幅展板详细展示草甘膦使用量和多种疾病的高相关性的统计数据图,试图说明转基因食品与这些疾病的关联性,表明转基因不安全。马廷娜在回答中指涉的是一般生物技术全称下面的一种技术,因此,她的回答更倾向于一般的生物科技的安全性;南希教授则倾向于讲述疾病与转基因食品之间的关系,她的回答倾向于专指转基因技术且具体指向草甘膦这种除草剂的运用在转基因作物生产中的潜在危害,所以她的话语所用倾向于具体质疑转基因技术的风险性。这两种表达,可充分表明“安全话语”渗透影响到“科学话语”的运用与表述当中。在该片当中渗透了各种具有科学原理的语言表述和图表分析,但从话语分析的理论角度看,基本都在围绕转基因本身的安全性(危险性)、安全机理(危害机制)、安全感(忧患感)、安全度和安全管理等,从不同环节、层面呈现转基因带来的安全隐患所在,揭示消费者潜在的安全忧患所在。

其次,围绕“安全话语”的核心,该片还呈现了“科学话语”、“环保话语”、“政治话语”、“民粹话语”、“伦理话语”、“中国政策话语”等话语群,这些话语服务于“安全话语”且有多方向的辐射性和放射力,从而使得该片具备了更大的话语张力和更丰富的解读空间。“科学话语”自不待言。“环保话语”则渗透在科学家和“反转”人士列举出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农药、杀虫剂影响环境、破坏生态的表达当中。在该片的第四、第五小节当中,有访谈者指出其研究成果在某刊物投稿审议中受到排挤限制,则意味着在转基因研究中的政治问题;在片中还涉及到大公司、大豆协会、科学研究人员、政府管理机构、种植者、消费者包括出口方中国在内的各种关系,这些都或明或暗解释了转基因食品中的政治问题和权力权益关系问题,这就是一种“政治话语”的表征。在结语部分,崔永元提及转基因在中国面临至为关键的主粮转基因化问题,提到在湖南进行的黄金大米试验有违科学伦理的事件,就此询问马廷娜教授,崔永元的这一问题则具有将转基因“安全话语”嵌套于“民粹话语”之中的深意;崔永元在结语部分还采访了在美国是否允许到试验田里试吃转基因食品,结果被美国科学家笑着回答说是不允许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回应批驳了崔永元与方舟子论争之源的方舟子鼓励试吃玉米的行为,这里面蕴含了某种“伦理话语”的深意;在结语部分,美国环保署前高级官员伊万杰洛斯·瓦连纳托斯对中国转基因研究提出了政策建议,生态经济学家约翰·柯布则表示“中国可以找到更好的政策、真正帮助农民的政策”,并且回答说:“转基因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一个部分,我希望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下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些表达则意味着该纪录片作为社会精英影响公众议题的结论性的压卷之言其实是“中国政策话语”。

第三,话语生产基本是在围绕“反转”立场而进行,也就是在针对“挺转”的诸般观点意见、社会行为和公共政策的一种话语博弈过程,该片的话语生产过程也就成为更大公共空间中的话语争斗的一个缩影。该片尽管也呈现了支持转基因方面的意见看法,而且往往是放置在前,但是呈现的程度、篇幅都相对有限且薄弱,因此,从话语本质上看,这不是表现形式上的客观平衡的新闻调查和真相发现,而主要是一种反对转基因的意见表达和话语生产,并且在逻辑上呈现出对阵“挺转”的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的话语博弈关系。

五、影像分析:《小崔考察转基因》的影像劝服技巧及其效果

《小崔考察转基因》在片中还充分发挥了其影像叙述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影像话语的直观优势。例如,在第三小节,崔永元访问美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朵夫·爱德华兹,并引用了他拍摄的一段视频,展示了“玉米喂鸟”实验,在一个室外空地上,小鸟随机吃掉的普通玉米要明显多于转基因玉米。这就暗示了转基因食物与自然选择的某种关系,具有一种非常有力的视觉劝服力量。

可见,影像在这部纪录片创作当中成为一种有力的劝服符号。例如,各路专家和受访者的语言、姿势、脸部表情都能显示出其对待转基因的态度和立场,其中丰富的影像细节信息能帮助受众判断谁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在该片第二小节中,崔永元访问了美国全国大豆研究实验室(NSRL)的布里吉特·欧文,她的回答平静,温文尔雅,支持转基因技术专家的看法,往往是系统的有板有眼的程式回答;在同一节内,崔永元随后采访了反对转基因的研究人员的看法,索尔克生物研究院的大卫·舒伯特特别提到了“Bt毒素”和转基因食品之间的关系,其表述中则有一种诚恳、严正的表情显示出来;美国普渡大学植物病理学教授唐·胡伯的言辞沉重、富有激情的警示之言,辅之以丰富的PPT视觉信息,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崔永元访问的“妈妈纵横美国”的NGO组织成员,她们的外衣穿着显示出大大的“反转”图形字符标志,其言语显得非常恳切忧虑,但又有点夸张的痕迹。

总体来看,在纪录片中被采访的普通消费者、种植者、销售者、科学家等各色人物往往各具情态,体现了多种不同的对待转基因的态度和认知水平,这些影像的全面呈现提供了人们关于转基因问题认知的更丰富细节。整个片子大致给人(对转基因不熟悉的人士)的视觉印象恐怕是忠实记录、如实报告、形象呈现、细节丰富,这就得益于纪录片影像话语的传播优势。

结语

笔者在本文研究中秉持的是一种中立的审慎研究立场,对两种观点本身并不予讨论,而只进行话语分析及传播研究。经过以上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小崔考察转基因》的传播和热议从某种程度上浓缩呈现了一个公众议题的话语博弈升级的历程,同时也展示了影像在劝服大众的传播优势,生动呈现了当下中国社会中转基因话语论争的复杂态势,至于其对社会公众认知的影响和传播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评估。在《小崔考察转基因》上线之后,“挺转”派又进行了多角度迅速而强烈的反击,例如方舟子、柯炳生等,在该纪录片基础上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话语竞争或话语博弈。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中国国内有关转基因论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国际上有关转基因论争的某种“舆论潮波”(长期受某一外来的社会思潮影响,而形成的对一系列的议题所持有某种持续性的公众意见或行为表达)[6]的一种呼应。例如,Augoustinos等人分析了英国报纸媒体报道后认为,英国转基因论争被印刷媒体呈现为利益博弈的战场(a“battleground”of competing interests)。[7]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社会中“挺转”和“反转”两大阵营之间的话语交锋还必将会陷入到一个没完没了的长期博弈且不断变异升级的过程中。

[1]新浪微博.崔永元微博[EB/OL].(2014-08-18)[2014-08-20]http://weibo.com/1496852380/AyWt1uuqt.

[2]刘珂.精英话语与转基因论争[D].深圳:深圳大学,2012:20-28.

[3][5]徐迅雷.辨明非科学非理性的舆情漩涡——以崔永元、方舟子“转基因之争”为例[J].青年记者,2014(6):11-13.

[4]马强.今日舆情解读:“崔方”网络对掐既伤和气又伤科学[EB/OL].人民网舆情频道(2013-09-13)[2014-08-05]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0913/c212785-22917114.html.

[6]廖卫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传播特征[J].新闻前哨,2010(11):19-22.

[7]Augoustinos M,Crabb S,Shepherd R.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n the news: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the GM debate in the UK[J].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10(1):98-114.

猜你喜欢

方舟子小崔崔永元
崔永元:我为什么对现在的电影心里发凉
停电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微段子
微段子
崔永元的金钱观
远离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