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构思中的创新思维
2014-11-20吴华山
吴华山
有人问:诗词创作与科学研究,在构思上有什么不同?有人答:诗词创作构思是形象思维,科学研究思路设计是逻辑思维。
构思问题问得好,问到了当前诗词创作关节眼上,而且用科学研究作对照,更显目了。两者都有一定的构思过程,都得要创新思維。答的不能说错,只是说了一半。
构思,是诗词创作开先一步,关系全局。东坡说画竹先要胸有成竹。“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张炎在《词源》中说:“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其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无论是诗词创作或科学研究,事先都离不开思路设计,也就是构思。一首诗词构思,包括立意、谋篇、完形,即这首诗词的思路设计,是极其重要的整体布局的思维过程。诗词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种思维,该当要创新思维。好比看到苹果落地,科学家开始用形象思维,伴之以逻辑思维,反复多次之后,着重进入到逻辑思维,追求得出一个定理,一个物理的规律东西。诗人开始,也用形象思维,伴之以逻辑思维,反复多次之后,着重进入到形象思维,追求得出一首诗或词,一个诗词规律东西。换句话说,眼前之竹,变为心中之竹;眼前之苹果落地,变为心中的苹果落地。两者构思中的创新思维大致如此吧。那么创新思维是怎样的思维呢?
“钱学森曾说,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认证。”(《人民日报》2011、4、22日7版《逻辑思维有什么用》)文章接着说:“也就是说,创新始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是这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另外,思路设计是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步骤。进行思路设计时可以尽情展开形象思维,捕捉灵感,设想方案,但比较方案、落实方案则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培养创新能力,应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创新包括思路设计如此,诗词创新包括构思何尝不如此。
清·于天墀《题扇上菊花》:
挥毫写出碧云丛,大叶粗枝点缀工。
不是阿侬偏爱菊,要他六月有秋风。
扇子,是夏天用来扇凉的。题扇之意,在这一凉字,也是人们夏天对于扇共有的思想感情。如何才能表达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呢?此诗在构思中,用了逆反思维:“要他六月有秋风”。六月怎么会有秋风?人们当看到扇上的菊,心里自然会有凉的感受,实际没有心上有。“六月有秋风”,是无理的,由于“菊”,便变得有理了。这个“凉”,就在这无理与有理之间。也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说的“似与非似之间”。这之间,便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点。形象思维要经得起逻辑思维的推敲,愈推敲,愈见出形象思维的妙处。这妙处,便是《红楼梦》第48回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说的:“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此处妙就妙在“扇上菊花”给人以“六月秋风”的真实感。生活之实,艺术之虚。真景物,给人以真感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故而这首诗,是有境界的好诗。
一般有的只作诗,不构思,有的只说创新,或不知创新思维,有的则把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绝对化。近在《诗苑杂谈》读到吴鸿翔先生《读诗之余》,开篇写道:
“诗友示以两首诗,说是不可多得的好诗。细读之,似觉有思考之处。其一《题苍松》(见《中华诗词》2007年第2期34页):“身披鳞甲耸云端,入土根深扎似盘。不向苍生播时雨,山中空作老龙蟠。”思考点在后两句,作者出新意,借以讽时,其意是好的。但在构思遣辞,偷换概念,犯了逻辑错误。诗是题苍松,苍松的本性,不司播雨,播雨的是老龙。张冠李戴,给苍松扣帽子,成为冤错假,而蒙混读者。”
吴鸿翔先生的思考,是很有道理的。诗词创作,不能没有构思,构思不可不创新,创新不能没有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