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施工安全控制方式
2014-11-20曾小旭刘庆磊
曾小旭,刘庆磊
(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相关设备的养护维修是确保安全、正常行车的基本前提。其中,占用线路进行施工作业主要集中在运营结束后,具有时间紧凑、区域集中、作业量大、条件复杂、专业交叉等问题。在复杂因素影响之下,从管理制度与操作手段上进行安全控制,确保施工计划如期、高效地完成,是施工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天津地铁实际运用中的施工管理方式为基础,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控制方式的关键点。
1 安全控制基本方式
施工管理以安全为第一准绳,涵盖计划申报与审批、作业组织、统计分析与考核等多项业务。通常施工管理制度依据各业务阶段的安全控制关键点,对各岗位职责及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定。
1.1 施工计划协调
施工计划协调处于安全控制的最前端,是消除作业安全隐患的基础手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相关设备涵盖信号、通信、工务、电力、环控、物业等多个领域,所需基本作业条件各有差异,例如,开行调试列车需要区域送电,而工务设备维修则需要区域断电。施工计划协调即是在既定有限的时空资源下,做好各部门的计划安排,确保各类施工作业在无冲突、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顺利开展。
计划协调采用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计划进行冲突检查,将作业条件相互冲突的施工计划进行时间与区域的隔离。按照作业区域与性质的不同,天津地铁将施工计划分为A、B、C三大类共九个分项[1],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地铁施工作业计划分类
A、B、C三类施工以作业区域的不同为划分依据,相互之间一般不存在冲突。施工计划协调的主要任务是对同一类别内的施工计划进行冲突检查与调整。以A类施工为例,若某一区域申请了A2类施工,在正线轨行区内开行工程车,工程车运行区段前方必须保证至少有两个站台和两个站间区间空闲作为防护区域[2],如图1所示。开行区域与防护区域组成了工程车开行的占用区域,出于作业安全考虑,同一时段该占用区域不得安排其他施工。
图1 正线开行工程车防护区域示意图
1.2 施工作业组织
施工作业组织是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各时间节点及进度的掌控,可以确保施工作业规范开展。
1.2.1 作业时间管理
结合施工作业所需条件以及考虑可能对运营产生的影响,天津地铁对不同类别施工作业的时间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定,主要为:
(1)A类施工时间:全线运营结束且接触轨停电至次日4∶30;
(2)B类施工时间:不得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且需做好随时出清线路的准备;
(3)C类施工时间:C1类作业不得在运营时间段安排,车站运营结束后即可办理;C2类作业随到随办。
1.2.2 作业流程管理
施工作业组织阶段,各岗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业务,共同构成了安全控制的紧密链条。本节以A类施工为例,对施工作业组织流程中的安全控制方式进行分析。
(1)施工作业申请
进场作业之前,施工负责人需通过车站值班员向行车调度员办理申请手续,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A类施工作业申请流程
施工作业申请阶段,安全控制关键点如下。
①申请时机的掌控
在不具备作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入场将直接导致安全隐患。施工作业申请时机由行车调度员全局掌控,运营结束与停电完毕之后,是否具备作业安全条件应以行车调度员的指令为准。
②施工信息多重核对
施工负责人申请作业时,车站值班员与行车调度员应先后依据《行车通告》核对计划信息,最大程度缩短作业时间,减少作业区域发生错误的可能。
③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查
车站值班员直接负责施工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查,能够准确掌握施工单位作业准备的实际情况。因此,将办理施工申请的决定权下放给车站值班员,更有利于对安全进行实际的掌控。
④施工作业准入凭证
施工作业准入凭证衔接作业申请、实施、注销三个阶段,是施工队伍符合作业要求、已在控制中心备案的凭证,对于需异地申请、注销与注销值班员不一致的施工尤为重要。作业申请获批后,车站值班员填写《占用线路施工作业特许证》并加盖站印,正联交付施工负责人,作为占用线路施工作业的唯一准入凭证。
⑤施工作业识别跟踪
对于一条线路的行车调度员来说,施工作业数目一般多至几十项。为准确识别与跟踪每一个施工作业,同意申请之后,行车调度员给出唯一的施工作业令号码,对施工作业进行标识。施工作业令号从1开始,按递增顺序记录且不设上限,作业情况的上报与注销均以作业令号为识别标志。
(2)作业过程安全防护
及时准确地掌握作业现场情况是进行安全管理决策的基本保证,因此,在作业实施阶段,行车调度员与施工负责人之间直接进行联络。作为现场作业组织者,施工负责人全权负责施工安全防护,其主要职责如下:
①作业开始前,人数、用品、工器具的检查;
②固定作业区域两端的防护安排,移动作业区域两端的防护变更;
③作业过程中紧急情况的上报;
④作业进度的控制,作业时间延长的申请。
作业过程中,车站值班员也需配合行车调度员密切关注管内作业进展,避免未批准情况下作业超时的发生。
(3)作业注销前检查
施工作业完成后,施工负责人需对所维修的运营设备、设施进行检测以确保下一次施工能正常工作[1]。器具遗落、人员滞留及侵限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次日运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作业注销前,施工负责人还需做好线路出清工作。
1.3 施工统计考核
统计考核以施工作业完成的记录为基础,其中有关安全的信息记录作为后续施工计划安排的参考依据,如此进行安全控制连接成管理闭环。
2 基于信息化的安全控制
施工管理工作量大且程序繁杂,涉及的部门及岗位较多,单纯依靠人工管理,在工作效率与精确度上均存在很大局限。依据施工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天津地铁基于MySql+php开发完成了一套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减小人工管理方式的固有局限,为施工管理提供决策和支持。
2.1 冲突检查阶段
各专业部门每周上报的计划总量多达几百项,且相互间存在制约关系,以人工方式逐项检查工作量巨大,且存在出现错误的风险。计划冲突检查作为避免安全隐患的基础手段,需在检查规则上提高科学性与全面性。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可以将作业时间、区域、条件等信息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为冲突检查提供直接依据。
2.1.1 作业区域管理
在《行车通告》中,作业区域主要以“XX站”或“XX站—XX站”的格式进行描述。此种描述方式相对笼统,难以对作业区域进行精确定位。例如,某一施工计划的作业区域为“双林—财经大学”,申请与注销地点均为“双林”,用此种描述方式难以确定作业区域是否包含财经大学站台区域。在信息化条件下,对施工区域进行了细致划分,并赋予其唯一编码,如表2所示。
表2 天津地铁1号线施工作业区域编码
在施工管理系统中,申报人录入作业区域信息时,需准确提交始端作业区域与终端作业区域,确保区域定位准确无遗漏。
2.1.2 作业冲突检查视图
基于申报部门提交的计划数据,施工管理系统建立了作业冲突检查视图,如图3所示。
图3 作业冲突检查视图
作业冲空检查视图以作业时间为横坐标轴,作业区域为纵坐标轴,将每一项施工计划在时间与区域的延伸范围展示出来。计划管理人员可直观掌握各项施工信息并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如图3中所示,00∶00~03∶00之间,双林站后区域至华山里站台区域有一项A2类施工计划,01∶00~03∶00之间,华山里站台区域有一项A3类施工计划,两者存在直接冲突,应进行合理调整。
2.2 作业组织阶段
施工作业组织作为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应在流程上做好进度控制。在准确掌握各项施工信息的基础上,行车调度需依据运营结束、停电、请点、销点、线路出清、送电等时间节点严格控制好作业组织进度。
2.2.1 作业区域视图
作业区域视图以调整发布之后的施工计划信息为基础数据,为行车调度员掌握施工作业基本信息提供直观展示。
2.2.2 作业进度控制
作业组织阶段,行车调度员在系统中发布指令,限定作业办理权限,严格控制施工作业组织进度。行车调度员的进度控制与施工作业状态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进度控制与作业状态关系
2.2.3 作业状态视图
作业状态视图提供了以“施工区域”和“日期”为条件的筛选功能,直观显示当前各项施工的作业状态,如图4所示。作业状态以颜色的不同为区分标志,便于行车调度员直观掌控。
图4 作业状态视图
3 结语
安全控制应依托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岗位职责,基于管理流程实现施工作业安全的多重把控。同时,在运营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基本趋势下,以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为安全控制提供天津地铁行车管理制度决策支持,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1]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地铁行车管理制度[Z].天津: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2013.
[2]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地铁施工管理制度[Z].天津: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2013.
[3]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地铁行车管理部工作手册[Z].天津: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2013.
[4]吕刚,梁强升.运营线行车设备维修施工管理模式的探讨[C]//地铁技术文集2003.北京: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2003:777-781.
[5]何宗华,汪松滋,何其光,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