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运用
2014-11-20罗涛
罗涛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运用
罗涛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每年大学入学新生人数的增加,使得以往传统的适合于小班的教学活动在大班教学中失去有效性。合作学习方法,在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良性竞争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表现。本文旨在探究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借此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与人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学习 大学英语 大班教学
一、引言
自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剧增。紧接着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再次攀升,这一现象迫使班级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在学生人数日益增长的同时,相关配置却不能按照相应比例增加,使得学生人数与外语教师人数及教学设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大班及合作学习
怎样才算大班呢?要容纳多少名学生的班级才能称为大班呢?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40个人的班级对于一个大学英语课堂来说已经够大,因为人数再多的话,其他学生的课堂表现力及学习效果就会削弱。相反,有些人则认为只有人数在100至150人左右的班级才能称为大班。然而,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人数在50至60人左右的班级就已经够大。
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成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关于合作学习,国内外专家、权威人士都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美国约翰逊兄弟认为,使用分组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和相互帮助,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自己及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和交流。美国斯莱文把合作学习解释为,促进学生在分组合作中进行学习活动的课堂教学技巧,以学生整个小组的成绩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者得到认可的一种方法。我国教育学家王红宇认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三、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某些教师认为班级人数的增加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满意度,甚至某些教师认为大班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大班上课的学生,尤其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常常抱怨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整体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大班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归纳为:
1.教学环境的局限
某些学校为了使有限的教室空间容纳更多的学生,将原本较宽敞的、可以移动的桌椅全部换成占用空间较小的、固定的桌椅,使教师无法对座位编排方式进行变化,造成座位编排方式的固定。
2.课堂教学的管控
自大学扩招以来,单班学生人数增多,小班40至50人,大班70至80人甚至更多。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教师若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便会出现课堂嘈杂、学生注意力低、学生成绩差别大,课堂教学效率低等负面现象。
3.课程的授课质量
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某些大学英语教师习惯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使得学生虽能学到一定的语言知识,但是效率极低,运用语言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4.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习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厌学的学生,当他们身处于一个课堂管理较乱甚至可能还有点吵的环境中就很难认真听课,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合作学习方法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
1.合作学习方法
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是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竞争意识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1)小组成绩分工法。
小组成绩分工法,也叫做小组分层计分法,这种方法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最简单、最容易实施的。它首先由教师进行全班性教学,然后进行小组活动,再进行测验并计算出个人最高分,最后进行小组奖励。在通过小组成绩分工法进行合作学习时,鼓励学生除了是给出答案以外,还要在组内充分说明自己的思想观点、锻炼相应的技能。
(2)小组游戏竞赛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又称小组活动比赛法或分组竞赛法。小组游戏竞赛法要求把全班学生进行混合分组,先由教师进行教学,然后进行小组竞赛,学生同来自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竞争,以便为他们所在的小组赢得分数。成绩优秀的小组获得认可或给予其他形式的奖励。
(3)吉格索法。
吉格索法,也被称为切块拼接法。首先将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或片段,每个学生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随后把分在不同小组而学习任务相同的学生集中起来,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直至掌握。然后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分别将自己所掌握的部分内容教给其他同学。它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了解学习的总任务,计分方法釆用小组成绩分工法的方法,将分数归于各个小组,鼓励小组内部的合作与小组之间的竞争。
(4)共同学习法。
共同学习法,也称共学式。首先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分小组、分配角色,然后解释学习任务、强调小组的目标,小组根据目标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分享信息,以共同完成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习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给他们合作的技能。最后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
(5)小组调查法。
小组调查法是一个普通的课堂组织计划。先由教师根据各个小组不同的情况提供有关的学习课题,再由小组将课题再分解成子课题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小组通过合作收集资料,共同讨论,协同准备向全班汇报或呈现学习结果。最后教师或学生自己就各小组对全班的贡献作出评价。
2.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体现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了解彼此,语言技能的掌握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实践,以及学生的主观性和参与程度。合作学习恰恰弥补了大班授课中学生难以全部参与教学活动的难题,还提供了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语言实践性活动机会。
(1)因材施教,采用异质分组提高学习效率。
在合理分班的基础上,班内的学生应进行异质分组,小组内各成员在性别、个性、水平、兴趣爱好等有合理的差异,使成员间有一定的互补性;而组与组之间则应该具有同质性,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这样,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利于小组间公平竞争。在教学计划、教材选用和活动设计上,必须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班级,以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辅之以少量合作学习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打下扎实基础。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可大力推广合作学习。在推广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认真设计活动内容,如训练学生英语口语可选择小组讨论或组织辩论,英语阅读和英语翻译训练可采用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教材的选用、活动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定,否则太简单则学生无进步,太难则活动无法开展。
(2)积极引导,做到优势互补,增强学习积极性。
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可能会在合作学习中认为收获不大,甚至认为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相反,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在此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逐渐产生自卑心理,情况严重者还会厌学。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努力协调好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对英语能力好的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帮助那些英语能力弱的组员,通过小组的成功合作,增强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对英语能力弱的学生,则需要多给予鼓励,并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小组活动,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对每个组员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积极提醒组员之间相互信赖、互帮互助。因为,小组总体成绩是每个组员评价和奖励的重要依据。
(3)公平公正、正确评估学生成绩。
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观察和小组的反馈,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个人能力、组员之间合作态度和小组成绩,可作为合作学习的综合成绩的评定依据。在综合成绩中,合作态度与小组成绩可以占总成绩中比较大的比例,以此鼓励组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的精神,合作学习的综合成绩会纳入学生的期末成绩。所以,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还可以加强组与组、组员与组员的竞争,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丰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人数和能力,安排出合理可行的合作学习策略,编写出相应的教学材料,还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丰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于一些英语要求较高的课程来说,可以在参考其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采用相关的英文材料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新型资源来丰富合作学习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转换其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对于教学内容做到精讲多练,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时间。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大班英语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不断调整,才能让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1]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9).
[2]李郁.高校外语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1(3).
[3]孟顺莲.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湖南教育,2005(5).
[4]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2).
[5]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6]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7]杨书平.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