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特色探讨

2014-11-20曾茂菊王筱涵

文教资料 2014年2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精神医学生

曾茂菊 王筱涵

(湖南医药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室,湖南 怀化 418000)

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特色探讨

曾茂菊 王筱涵

(湖南医药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室,湖南 怀化 418000)

本文以“湖南医药学院”为例,从教学目的、实践教学设计、成效评估三个维度探讨了《基础》课在教学方面的三大特色,即紧扣人文教育,把《基础》课教学目的与医学模式的转型结合起来;凸显实践环节,把《基础》课的教学设计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普及结合起来;创新培养模式,把《基础》课的成效评估与医学生培养的科学性结合起来。这“三大特色”由点及面,为医学院校《基础》课如何与医学人才的培养更好地结合提供思考,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医学院校 人文教育 《基础》课 教学特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医学类学校的《基础》课不仅承担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等基本素质的教学,还承担医学生独有的人文素质培养,这正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最大特色。本文以湖南医药学院的《基础》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创新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特色,使《基础》课教学与医学人才的培养更好地结合,真正培养出一批既具专业技术又具医生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成效评估三个维度探讨我校《基础》课教学特色,以求教于同行。

一、紧扣人文教育,把《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与医学模式的转型结合起来。

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的创造、传播、解释、应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特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仁爱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医学人文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中的体现,内涵是尊重生命,以病人为本。由于传统的生理医学模式,导致长时间内对医学生的培养只注重医学科学的培养,完全忽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社会医疗纠纷事件数逐年攀升,也使医学发展的模式成为单向发展的畸形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型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模式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精湛的科学技术,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医学发展模式上实行医学科学与人文素养 “两条腿走路”,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由此,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医学生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还应该与医学人文教育结合,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医学“仁爱”精神,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基础》课教学的始终,并把教学立足点放在以“人”为本上。

(一)在教学理念中突出医学“仁爱”精神。“仁爱”是我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医学院校《基础》课在教学理念上首要突出的是“仁爱”精神。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爱人”是一种“类”的自觉,它要求把别人当做自己或者亲人一样对待。历代医家强调医者要有一颗同情病人、真诚地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精神与融真、善、美为一体的《基础》课有着完美的契合之处,为两者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逻辑桥梁。近几年来,医疗领域内的医疗纠纷事件数不断攀升,据有关专家分析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缺失是导致医疗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很多医务工作者缺乏“爱人”的能力,从源头上培养医学生的“爱人”的能力即“仁爱”精神已成为《基础》课教学的当务之急,《基础》课在教学理念上应突出医学“仁爱”人文精神,这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基础》课的教学实质是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在培养医学生求真、扬善的“仁爱”品质上具有独特优势。

(二)把德育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德育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一般视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词,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及法制观念教育等,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精深的知识底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够积极正确应对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带来的诸多尖锐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医学伦理问题,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这与医学生德育教育要求不谋而合,更凸显了《基础》课在培养医学生德育方面的优势。德育为医学人文教育之本,尤其在当今医学饱尝医学伦理道德逐渐萎缩之苦时,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基础》课教学的始终。《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都成为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丰富养料。

(三)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以“人”为本上。以“人”为本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立足点。人文精神在本质上体现为对个体生命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关怀,医学人文精神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再发展到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现代医学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基础》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浓缩版,不仅在教学目的上体现培养具有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完整的社会人,而且在教材内容中有关于对人和人生认识的完整章节,这与医学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出发点相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院校《基础》课的教学立足点应该以“人”为本,这样既能达到《基础》课教学目的,又使《基础》课成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

二、凸显实践环节,把《基础》课的教学设计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普及相结合。

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普及是该课程教学的特殊目的和使命。《基础》课的课程设计本身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基础》课在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普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在《基础》课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是采用通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而是依循教材体系,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我校医学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充实教学具体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体现人文精神,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就教学环节而言,我校更善于利用学校有限资源,凸显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基础》课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融入人文教育。在《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内容,是增强医学院校《基础》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目的在于通过隐性教育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我校《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注重与医学人文交融,从医学专业角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使《基础》课的实践教学达到《基础》课教学目的与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双重效果。

近年来,我校根据《基础》课教学大纲和医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如大一新生刚开始进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时候,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作“人生起航,放飞梦想”的专题讲座。通过这次讲座让学生与自己贴近的人进行一次心灵对话,让学生能尽快转变角色,设计未来的生涯。这次实践课帮助学生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教学效果是理论课教学难以达到的。在进入“道德篇”教学时,设计了“我看校园之教育篇:校园观察系列活动”。此次实践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本校园内一些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意识到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性,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这次实践课是对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医学生必备的公德素质培养。为培养医学生的大爱精神,特别设计了“大医精诚”之教育篇:“医学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引导学生具备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感,明白“医乃仁术”的含义。此外,为普及我校学生的医学相关法律知识,我校专门设计了“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来我校讲座等。我校还根据现代医学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实践活动内容,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正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更好地发挥了《基础》课提高我校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作用。

(二)教学形式体现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人性教育,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外化和内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才能孕育人文精神的硕果。因此,实践教学还采取多种教学形式,通过生动活泼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医学人文精神,达到隐性教育的效果。总结我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专题讲座式;(2)调研考查式;(3)情景表演式;(4)演讲辩论式。下面分别对这四种实践教学形式如何展开进行详细介绍:

在“大学生涯之规划篇:我的大学我做主”的实践活动中采用“专题讲座式”的教学形式,聘请优秀校友返校作专题讲座,以他们成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涯或人生生涯,让学生尽快明确大学阶段的目标,适应新生活。在“我看校园之教育篇:校园观察系列活动”的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情景表演式”的教学形式,请学生先仔细观察校园内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然后把这些不文明现象编演成医学话剧或小品,整个过程自导自演,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同时通过这种情景表演的方式进行了对不文明行为的反思,达到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大医精诚”之教育篇中,主要采用“调研考查式”的教学形式进行,学生自行组成调研小组,到我校指定的医院、药企、养老院、孤儿院等实践教学基地,根据指定的调研题目,坚持调研过程分工协作、调研报告各自撰写。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服务,在实践中体验国情民情,体验患者的疾痛,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大医精诚”的含义。最后,为活跃课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我们采用“演讲辩论”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灵活,可以在课堂上随机选取一些热门的社会话题进行演讲辩论,辩论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总之,我们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医学教学与《基础》课实践教学、医学人文教育尽可能完美结合,提高我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创新培养模式,把《基础》课的成效评估与医学生培养的科学性结合起来。

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 (IIME)制定了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提出医学院校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就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途径,推动医学模式观念和实践的转变。我校经过长期的探索初步形成医学人文这一医学生创新培养模式。医学人文的创新培养模式即医学科学与医学实践通过对“人的病理学本性”的关怀,使人的身体与精神达到舒适、健康与和谐的状态,其目的是按照医学教育规律从专业本身开掘其内在的人文意蕴,并在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养成专业技能、高尚精神与世界眼光。医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医学人文素养,如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是可以通过《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成效评估考核的。以科学的考核体系推动医学生培养的科学性是我校创建医学人文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尝试,基本思路是创建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一)创建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基础》课的考核方式因校而异,创建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是我校培养医学生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人文素养在医学生培养模式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医学院校的《基础》课把医学人文素养纳入其考核体系是必然趋势。《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更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并最终体现在行动上,做到知与行统一。我校《基础》课根据教材大纲要求结合我校医学生培养模式和医学生的特点创建了一套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把医学人文素质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具体考核方式量化到实践课考评中,强化实践课的考核功能。一要增大实践成绩比例。实践课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1/5~1/3(具体比例,每年略有变化,按学生素质情况而定)。二要完善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的参与情况,实践报告是否按时按质完成。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平时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实行免试制度。还要提升考核评价效用,一方面,把实践成绩合格作为《基础》课人文素质合格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把人文素质测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实践证明,这套考核体系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考核的督促作用,对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对提高我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是我校培养医学生的关键。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观念的完整系统,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传统的医学价值观主要指研究医学行为的价值,这一价值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它以客观的方式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得出个人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事实。这种典型的实证主义医学价值观使医学的发展陷入狭隘的境地,也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整个社会追求“人”的意义和价值时,以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必然呼唤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必然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的医学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水平,还要有高尚的医德素质,才符合医学生培养的科学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是科学培养医学生的内在要求。《基础》课在成效评估这个环节上起着根本的导向作用,换句话说,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基础》课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医学生培养的根本价值取向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是其必然价值取向。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社会实践是医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在于巩固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将《基础》课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化为行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宫福清等人提出:“培育医学人文精神要比传授医学人文知识复杂而艰巨得多,它是一种培养正确认识形成的过程,是培育医学生的行动自觉。”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校《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开展的是与医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把人文价值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医学人文价值的理解,再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逐渐将人文知识、人文价值转化为内在人文精神,为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推进医学生对医学的理解,将对医学的理解通过实践再认识,从而把握医学专业学习发展的价值理念,并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通过这样一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实现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把握,提升医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出现代医学需要的医学生,这是科学培养医学生的一条必经之路。

注释:

①宫福清,戴艳军.我国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12,5,VOL33(5A)总第452期.

[1]张会萍.试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党的文献,2012(6).

[2]刘长庚.高等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医学教育探索,2008,VOL7(10).

[3]熊佳.具有中医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研究.科技视界,2012(15).

[4]田丰.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

[5]张飞.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模式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

[6]李耘,白浩鸣.医学生的培养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12).

[7]武玉梅.医学人文—医学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标志成果.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3).

[8]曾咏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9]宫福清,戴艳军.我国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12(52).

本文是湖南医药学院公共课部课题 “创新实践环节教学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ZJY01)。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人文精神医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