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培养模式下的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探析

2014-11-20刘业峰

文教资料 2014年21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学位

刘业峰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分类培养模式下的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探析

刘业峰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本文根据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特殊性,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在分类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以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结合学校的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效解决措施。

分类培养模式 艺术院校 学术道德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高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其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势必会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艺术院校的研究生中存在一定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一、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校道德问题的提出

1.学术道德和学术失范简介。

所谓学术道德是指从事学术性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新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所谓学术失范,就是指从事学术写作的作者故意违反学术写作规范,制造学术伪劣之作,并试图通过作品的发表从中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它是关涉到学术道德的重大问题[1]。

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或拼凑他人的学术成果、虚假标注引文及参考文献、一稿多投、请他人代写论文等。

2.艺术院校培养的研究生类型。

当前,我国艺术院校培养的研究生大致分为四类: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和在职艺术硕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又细分为理论类专业方向研究生(如音乐教学、中国美术史、设计艺术史等)和技法类专业方向研究生(如钢琴表演、中国画、室内设计等)。

为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本文主要探讨全日制硕士的学术道德问题,即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学术道德问题。

3.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存在的主要环节。

目前,艺术院校研究生出现学术道德失范主要存在于两个环节:

一是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环节。当下,各高校都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与本专业方向相关联的学术论文,这已经成为通行的做法。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规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理论类专业方向在读期间需发表至少2篇与本专业方向有关联的省级期刊论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技法类专业方向和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至少1篇与本专业方向有关联的省级期刊论文。

二是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环节。学位论文的撰写不仅是研究生在读期间必经的重要培养环节,而且是研究生顺利毕业,获得学位证书的前提保证。笔者所在的学校规定:学术型硕士中理论类专业方向要求撰写2—4万字的学位论文;学术型硕士中的技法类专业方向和专业学位艺术硕士要求撰写不少于8000字的学位论文。

二、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单个交谈等多种途径,了解在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现状及对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看法。其中,对“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方面做了细致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较差、缺乏学术规范教育。

艺术院校的高考招生录取依据的是考生的文化课分数和艺术课分数的综合。很多报考艺术类专业的高考考生因为文化课基础比较差而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而艺术类的研究生录取的基本上都是艺术类的本科毕业生。这样看来,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来说,艺术类研究生的人文理论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加之部分研究生学习态度比较差,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因此,很多艺术类的研究生在进入了研究生阶段后,其理论水平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

另外,艺术类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进行规范的学术写作。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学术论文的结构,注释、参考文献的标注等方面基本不了解。而之前,学校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也不够重视。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部分艺术类研究生既缺乏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又缺乏学术规范知识,他们出现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2.目前艺术类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自2009年国家开始招收第一批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谈到艺术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即可分为两类:艺术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艺术硕士。

艺术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应主要培养从事艺术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艺术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突出对其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科研能力和方法的系统严格训练。而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主要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并具备独立进行高水平艺术创作或表演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艺术人才。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更突出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比重。

目前大多数艺术院校的学术型硕士中包括一些技法类专业方向,这些本应该划归到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类型中的专业方向,被学术型硕士的有关培养规定所羁绊,如发表至少2篇省级期刊,学位论文也大都是理论研究。不合理的培养体系,导致部分研究生不能适应专业学习和学术创作研究,因此难免出现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另外,在读期间对论文发表的数量作硬性规定,而不太重视质量要求,导致部分研究生迫于压力而出现学术失范行为。培养方案对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和学术型硕士雷同,这会导致众多专业学位硕士生空谈理论,不结合毕业创作,必然会迫使部分研究生走上论文抄袭的套路。

3.学术道德失范的惩戒力度不够。

目前学校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的监督不够,对发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惩罚力度也不够。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对于每年的博士毕业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毕业生的毕业学位论文都要求进行 “学位论文不端检测”和“双盲评审”。在进行这两项工作前,总有极少数研究生提前和在论文查处问题后,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希望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网开一面。试想,如果自己的学位论文不存在学术失范问题,何苦托关系打招呼呢?而最终,总有些问题论文的作者会逃脱相应的处理及惩罚。

然而,合理利用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因为惩罚的存在可以使诚实的学生相信他们的努力是受到尊重并有价值。同时,也向不诚实的学生表明企图通过造假而逃避学术工作的行为将最终会受到应有的制裁[2]。

三、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解决措施

通过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艺术类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1.导师加强学术研究的指导,学校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由于艺术类研究生的人文理论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加之有部分研究生学习态度比较差,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因此,很多艺术类的研究生在进入了研究生阶段后,其理论水平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研究生的主要指导者,应切实担负责任,加强对所带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指导,夯实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导师也应该重视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知识的传授,为研究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学校可以考虑把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及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过程中,并可设置相应的学分。笔者所在学校一直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始《学位论文写作》的公共课程,该门课程由学术经验丰富,学术道德高尚的教授担任授课教授,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该做法应该一直坚持下去。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不同学科的资深教授及热心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教师开展本学科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类的学术讲座,引导研究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规范、理论和方法,结合科学研究方法的讲授和指导,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其研究能力[3]。

2.进一步区分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首先,由于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突出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比重,因此应当把学术型硕士中包括的一些技法类专业方向划归到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类型中,让这部分的研究生能安心进行艺术创作。

其次,为了防止研究生纯粹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论文发表的任务而抄袭、拼凑论文,减轻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应对培养方案中论文发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规定在读期间,只需要发表1篇与本专业方向有关联的省级期刊论文;而对于专业学位硕士,则可以取消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

最后,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侧重艺术创作的培养,为此,学校可考虑将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字数从原来要求的不少于8000字减为不少于5000字,另外,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具体形式可以是:对本人毕业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针对我校研究生的不同类型,根据他们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培养方案中的有关学术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从而减轻研究生的科研压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兴趣,从源头上遏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3.加强监管,严把论文质量关。

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它集中反映了一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扎实性、系统性,反映了学生在本门学科中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反映了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更是如此。

一是做好学位论文的过程监控。特别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加强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的过程监控,防止研究生突击写作,降低出现学术失范的几率。二是坚持学位论文不端系统检测。对检测中出现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依据情节的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三是继续坚持学位论文盲审评阅制度,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隐去其个人信息,送至外校相关专业老师进行评阅,对发现问题的学位论文,要求及时修改,情节严重者,要求延期毕业,重新撰写学位论文。四是积极协助省教育评估院做好毕业后学位论文的抽检工作。对于我校被抽中的毕业学位论文,发现不合格的情况,依据有关处理规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可考虑撤回已授予学位,并对该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结语

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分类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以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结合学校的学术道德教育,必将会对艺术院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

[1]江新华.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

[2]戴雪飞.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根源和学术道德教育机制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3]俞建光.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研究[J].大学教育,2014(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8010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