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第一任务的本质
2014-11-20吴俊
吴俊
(长江大学 东校区 党委宣传部 理论宣传科,湖北 荆州 434023)
论高等教育第一任务的本质
吴俊
(长江大学 东校区 党委宣传部 理论宣传科,湖北 荆州 434023)
“学知识”和“学做人”是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核心目标。落实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要落实“学做人”,然后要落实“学知识”,两者都落实到位,才是完全育人。育人既是根本任务,又是第一任务。而“学做人”是高等教育“第一任务”中的“第一任务”,这也是它的本质所在。高等教育的“学做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都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务“学做人”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任务 教育本质
教育最关注的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高等教育虽不同于基础教育,但其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仍是育人。高等教育育人的核心任务和要求是“学做人”和“学知识”。“学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人格健全,“学知识”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社会和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人格健全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的要求应先后有别,有所侧重。因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素养,且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做人”要求教育主客体学会做人。一般而言,我们只重视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灵魂。实际上,教育者同样要接受“学做人”的再教育。因为正人先正己,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者首先应是榜样、表率,然后受教育者才会信服,才会接受教育。否则,所谓的“学做人”就只能是自欺欺人。
落实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落实“学做人”,然后是落实“学知识”,二者都落实到位,才是完全育人,才是完成任务。在高等教育的众多任务中,育人既是根本任务,又是第一任务。而“学做人”是高等教育“第一任务”中的“第一任务”,这也是它的本质所在。
高等教育的“学做人”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也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实际上,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务“学做人”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一、高等教育第一任务的本质
1.第一任务的本质是回归生命的本质。
人接受教育学习技艺、知识、更新观念,其目的是个人技艺能力的提高、个人得到发展,最终服务家庭、社会和国家。当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已达到教育体制的最顶端,个人的教育何去何从?这个时候深化教育的本质认识很重要。教育本身和受教育本身,只是通过提高个人能力和知识传承这个手段,实现个人为家庭、社会、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的目标,但这不应成为最终目的。因为生命的本质决定了最终目的应该是自身修养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所以说,人接受教育学习技艺、传承知识,是教育的一个过程,仅仅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当教育达到一定程度后,用什么维持和保障个人的操守,即接受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那就应该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所有的教育最终要回归生命的本质,所有的教育都应为生命的本质服务。
2.第一任务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和保证。
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离不开综合实力的增强。一个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社会细胞家庭的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离不开家风、家规,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和经济基础。
社会秩序建立在国家与家庭的基础上。国家强大、家庭幸福、个人安康是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社会秩序凝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成强大的家庭、民族与国家的自豪感、向心力与合力。
在家庭、社会、国家这个大群体中,人是构成这个大群体的基本个体和基础要素。个人的素质和思想水平会影响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个人的素质和思想水平就会直接决定家庭与社会的风气。所以,家庭也好,社会秩序也好,归根结底,还是要重视和培养社会个体的素质和思想。
大学生是社会个体中比较特殊和重要的存在。因为他们要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在进入社会之前,要接受国家的意志,社会的要求,道德的规范,法律的约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个社会化过程和高等教育塑造人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社会成员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是知识分子,能够在影响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而巨大的作用。所以,高等教育对这个群体本身的教育和群体中的个人的塑造显得非常突出。
高校教育要求教育主客体“学做人”,积极塑造师生的人格和灵魂,遵守社会道德和规范,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经历由道德—法律—法律和道德并重—道德的这样一个过程。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高度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的形成需要规范强制约束后养成习惯。道德和法律是塑造人的两种要求,是规范社会秩序的两驾马车。当道德的约束力不能很好地显化作用的时候,法律就要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当社会成员形成道德自觉,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中的作用反而不明显了。所以,在一定时期,仅仅强调道德是不够的。同样的,在社会转型期,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仅仅强调思想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法治教育,用法律的硬性规定约束行为,养成符合社会秩序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道德自觉形成,就会内化成大学生的道德信念。这个过程会有阵痛,但是会带给我们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合格人才,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强大的国家。
3.第一任务是意识形态的要求。
第一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国家对个人实施教育的目的。国家实施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必然要求个人接受国家的意志,服从国家的意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和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做到的,否则,国家意志无以体现,国家利益无从保证。
因此,个人接受教育,不仅包含接受知识和文化,而且包含接受国家意志,二者不可偏废。但在现实中,实现二者的统一,往往存在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融合不够的问题。也就导致我们的教育虽然是知识文化学习多,意识形态教育也多,但是受教育者国家意识不强,国家意志体现不够。更有甚者是道德缺失,法律欠缺,最终累积成诸多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审视的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源于国家政治,融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生活的存在,而是在生活中孕育,在生活中体现。因此,意识形态教育要和生活教育结合起来,纯粹的理论教育和观念灌输,这仅是一种知识的教育,知识教育有可能得到个人情感的认同,从而形成个人的意志,乃至上升成一种社会责任和国家意志。事实上,仅仅进行知识教育而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多。可见,意识形态融于生活的教育有待加强,效果有待优化。
二、落实第一任务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1.落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
当前,高等教育落实“第一任务”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主要途径。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化、理想化、圣人化的特质,出现了远离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式理论化,教育内容空洞,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实践教学活动单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没有完全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立德树人收效甚微,坚定理想信念任重道远。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立德树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塑造人的灵魂和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立德树人、塑造人格开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种深层次人格发展的教育。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的培养、教育、熏陶、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融合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并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起来,完善隐性教育模式和手段,落实隐性教育的要求和任务。
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主要讲的是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在网络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生活为中心,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事实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最关键的还是要坚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信念,让信息受众者内心信服虚拟信息,自觉树立信心、信念,坚定践行信念。高校要通过不断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机制,形成有效的机制合力,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对教育主客体灵魂的教育。一所高校,符合校情校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校园精神的体现和折射。它是一种文化积淀,能深入人的血液,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所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优良校风的凝练、传承、展示、发扬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有捷径,不可能一蹴而就。
深层次的思考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因此,学校需要什么文化,学生需要什么文化,尤其是活动文化,高校应慎重思考和选择。活动文化的内容应是既系统化又有侧重点,由点切入,点面结合。点就是通过活动,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引子,面就是给学生更大更多的空间思考。评价活动文化的成败,仅仅看活动当时是否轰动而论,很肤浅。开展文化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捞取上位资本,而是活动育人。育人的过程,应是润物细无声。如果单纯说只有轰动才是成功,那么轰动就是一种功利、短视,无益于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应力戒。
高校应高度自觉地坚持大学文化信念和坚守大学文化品位,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责任。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放置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考虑。因为高校校园文化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体现时代文化的精神特质,紧跟文化发展趋势,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与精神。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表现为个体与群体,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碰撞与升华。但归根结底,是通过个体交往的行为文化实现。因此,校园文化实现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首要的是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个体,加强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要遵循“认识—情感—信念—行为”的道德形成规律,并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因为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而纯理论教学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不足以形成道德意识,坚定道德信念,践行道德行为。因此,高校有必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与时事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可以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学习、思考,然后组织讨论,最后理论分析讲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这种过程纳入“过程教学”建设与考核范畴,其考察、学习、讨论、小结等过程教学成绩,至少应占课程成绩的三分之二。这样,有理论有实践,而且更强调实践,有利于掌握知识,学以致用,形成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健康成长成才。
一堂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至少要做到理论讲解通俗易懂,事例鲜活,真情流露,印象深刻。现实中做到生动、深刻、真情实感并不容易。至少重复授课的倦怠是存在的。同一个教师同样的内容,上第一遍和上最后一遍的效果绝对差异较大,尤其是一天上四大节课的时候。所以要想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操守。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一如既往饱含深情的教学,这种坚守中自然流露出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教学中一定要投入感情,情感育人是第一位的。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项目编号14G14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