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奇 描绘心灵的视像
2014-11-20
对于青年艺术家与其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用心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妙。在采访的过程中,刘仕奇平静而理性。但他的作品中却充满了青春的躁动与激情以及浪漫主义音乐般的律动。这种看似冲突的表象,实质上并不矛盾。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张力,注定会使刘仕奇这位年轻的艺术家破茧而出。
刘仕奇的绘画风格与其个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他希望在画面中呈现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但无论有怎样的言语与情感希望通过绘画表达,面对画布第一个碰到的问题就是组织画面,使一切文字语言,心理活动转化为绘画语言。同时,当一幅绘画作品抛开复杂的表面效果和颜色、笔触、肌理等众多表现技巧之后,画面的图形构造就如同框架一般支撑着画面。画家精致描绘的艺术形象隐退了,画面格局成了首要回答的问题。
几何化形式的推进在美术史上分支很多,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纯几何化抽象主义、极简主义等等。艺术家们逐渐从对客观形象的模仿、照搬转向了主观情感的表达,这一时期,立体派艺术家在画面形式上的推进对刘仕奇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画面布局、把握画面节奏和重新再造形体的问题上,他追寻立体派的造型规律。一方面注重画面构造,力求在大的布局上有立体派画面中几何化的分割,这种构造让画面更有秩序和力度。另一方面,参考大师作品中的图形分布,注意疏密对比和造型变化,这使得画面造型语言丰富并能更好的突显主题,让画面的深入程度拓展开来。因此,刘仕奇选择立体派绘画大师们的创作方式作为学习对象,这不仅使他的画面具备了可寻的源头,并且外在形式上较其以往的作品更具有绘画的力度。
IART: 看到网上有很多对你的评价是画家或者艺术家,请问你对艺术家或者画家的理解是什么?
刘仕奇:我是希望像画家一样生活的,所以我总是按照画家的要求布局我的生命组成,生活中大多数时间要交给自己与画面的交流过程。并且在绘画的实践中,我得以将现实世界和我理解的虚拟世界并置在同一空间,这让我在画面中拥有足够的发言权。对于画家,首先我认为这需要一定的“手艺”,通过所谓的“手艺”来实现从客观世界到画面的转变过程,因为就目前来说是不存在排斥技术的艺术,因此,想要成为画家,就需要练就好的绘画能力。其次,想要从单纯的绘画跨入艺术的大门,还需要深入的了解美术史,而且是深深扎根到传统中去。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不仅在艺术纵深领域广泛学习,横向的扩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在不断的绘画和学习艺术史的同时,画家是需要真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总是能够勾起艺术家的思考,这作为艺术创造的基础,提供给画家源源不断的现实依据和创造力的可能性。
IART: 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你选择了在综合院校学习绘画?
刘仕奇:2007年参加高考,报考学校的时候只知道人大有艺术家闫平。我还是奔着老师选择的人大,后来发现在人民大学的学习资源远比想象中单纯学习绘画多得多,不仅学校老师都十分杰出,而且经常会有其他学校的老师到人大开讲座。在听过不同领域的专家讲座后我都颇有收获,进而画面所反映的内容可以不单一,也可以尽量避免小格局的东西,所以我是很幸运的。
IART: 为什么会选择西方的油画而不是更具中国特色的绘画类别作为专业?
刘仕奇:个人喜好吧,小的时候一直都是画国画,后来考学犹豫过,但最终觉得国画需要沉淀,西画来的更直接些。
IART: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相比,在知识结构的构建方面是否会有不同?如果有的话,具体在哪些方面?在创作上的提升主要显现在哪些方面?
刘仕奇:绘画的“表现”与社会的“关怀”是我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我非常关注社会的动态。尤其是80后的新一代社会群体的生活、心里以及这其中蕴含的矛盾冲突。关注他们的群体动态、群体思想、群体问题。深度剖析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之间同一年龄段人群的差异。这其中包括了贫富差异、阶层差异、信仰差别等等,以及这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中国面貌。
谈到我的个人创作,一方面我试图用纯绘画的语言表达,通过色彩的强度、画面的构成以及造型的表现力表达我的思想。另一方面,我关注的群体背后所反应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恰恰也代表了我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对于这些问题的体察。对于中国现状的思考和感知的角度,在表达的过程中用艺术形式渗透我的态度观点,将对理想的探求和自由的向往传达出来。研究生阶段比以往画的更成熟些,面貌渐渐清晰,而且研究的对象也更明确。
IART: 最近有哪些新的作品?
刘仕奇:2014年新作有一组小画,《执子之手》、《不能说的秘密》等,还有两张大画《瑟瑟秋风独奏曲》和《在你的梦中听风》即将完成。
IART: 《瑟瑟秋风独奏曲》和《在你的梦中听风》两张作品,虽然与你之前的作品在风格上保持着一致性,但是在构成画面的意象中又多出了乐器。与之前批判意味较强的作品相比多了一些悠然灵动的审美气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刘仕奇:我很喜欢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的作品,听了总能勾起我许多联想。这几张作品都是希望展现与现实生活距离相对较大的虚构世界。我认为,单纯的平面绘画通过笔触和形的节奏变化是可以蕴含音乐的成份,乐器只是一个指向。
IART:请你详细的谈一下这两张作品从创作动机到画面构思,再到绘画的整个过程。
刘仕奇:《在你的梦中听风》开始的较早,去年冬天我的姥爷过世了,我总是对他有着无限的思念。过往的回忆片段在一首盖利安诺的手风琴曲中显的那么悠远,我随即勾勒了这幅创作的手稿。这里的“你”,实际上是我个人回忆中亲人的你,虚拟中的虚拟。
《瑟瑟秋风独奏曲》目前正在完善,这幅画的缘起与一场毕业音乐会有关。与我一同上本科又一起上硕士的同学李晓楠的小提琴演奏十分出色。前段时间她的毕业音乐会上,一曲忧伤的小提琴曲把我彻底感动了,这让我想到了我对上个季节的眷恋。我期待的一场大雪迟迟未到,看着春暖花开,又到如今可以听见哗哗的杨树叶响起。这竟然让我想到求学生涯的暂停并且即将要面对全新的社会。我需要整理自己的心绪来积极应对。但是,一切又在这忧伤的小提琴曲中放慢了节奏,在我的心境中,这完全不是春天。因此我创作了这幅与这个季节完全不符的瑟瑟秋风。
IART:在这其中,你对绘画有没有什么新的感触或感悟?
刘仕奇:还是有的,除了个人情感的表露之外,我希望继续在画面中包含和融入音乐的色彩。这种感触可能说不太清楚,但在实践中隐隐的可以体会到。
IART:《饱读诗书》这张画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感觉像是你在表达你自己当下的状态。生动、鲜活、有感染力是我看过这张作品后最直接的感受。很想知道你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刘仕奇:《饱读诗书》在画中的主要指涉是鳄鱼。在现实生活中,鳄鱼是许多80后青年的化身,鳄鱼是生物界的猛兽,但在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中并非时时都有发言权。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种对比来隐喻青年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自由与不自由。
纵观刘仕奇的作品,其画幅都是相对较大的,像《无策》和《执子之手》已经算是画幅较小之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他说道:“其实我的作品算是普通尺寸。尤其像今天各种艺术发展都十分自由的情况下,如果让绘画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品并置到一起说话,除了要有感而发和具备良好的绘画能力外,尺幅也是有力的表现方面。”当然,他并非执着于大画幅的作品。通过采访得知,刘仕奇在创作过程中有着大小画幅间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题材所表达的内容。谈到未来创作上的计划,刘仕奇对于自己下一副作品的构思已经完成,并取名为《破土·生长》。对于接下来的创作,刘仕奇还会延续现在向外关照与对内省察相平衡的创作思路。一面学习美术史,一面用心生活。
在刘仕奇的作品中,除了内在与外在的平衡,还可以看到他思想与艺术的平衡,以及他对创作、学术和生活的认真态度。正如勒内·于热在《艺术与人类》中写到,“作家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艺术家则运用图像,但两者都是用各自特有的语言来诠释人类的发展历程。在同一个时期内,思想和艺术是平行的。”思想不只是逻辑方法,艺术也不仅是感性表达。“艺术是个体名副其实的彰显剂,个体的很大一部分折叠在群体的纪律中,但同时又有一种在人格上追求与众不同的强烈需要。”正如刘仕奇的绘画创作过程中,他调动了所有的感触、思考和情绪,因为有了鲜活的思考与细腻的感触,绘画才有了一种与现实世界相连通的鲜活生命力。刘仕奇的作品以现实为基础,在整个美术史的架构下,选择了立体主义的表现风格,呈现出了他所谓的“虚构中的虚构”。而这恰巧使他的作品成为了铸就其心灵世界的镜像。(采访/编辑:王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