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端局部采用FRC材料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分析
2014-11-20梁兴文
徐 洁,梁兴文,王 海,康 力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西安 710055;2.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3.中石油华东勘查设计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71)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措施,如对柱端的箍筋进行加密、改善箍筋形式等[1-5]。 中国规范[6-7]也对柱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间距和直径给出了明确的规定。但震害表明,在强震作用下,柱端箍筋加密区附近保护层混凝土严重剥落,影响震后恢复重建。文献[8]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配箍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柱的地震位移反应趋于稳定,柱的屈服荷载和初始水平刚度受配箍率影响不大。因此,需寻求其他措施以改进钢筋者[9-13]及本课题组[14-15]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FRC有超高的受拉应变硬化性能,可用于以受剪为主的构件和高剪应力作用下的受弯构件;有很大的受压应变能力,可减少或取消抗震构件的约束钢筋数量;FRC增大了受弯和受剪构件的受剪强度、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即使在无横向钢筋或横向钢筋很少的情况下,构件仍具有很高的受剪强度、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特别是FRC已走上了绿色化的道路,经纤维与活性掺合料有效复合,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经过界面结构的优化和强化、界面效应和界面粘结的发挥与提高,又进一步强化了混凝土材料各项关键性能,大幅度地提升了结构的耐久性,延长了材料和结构的服役寿命。
为了充分发挥FRC的上述优点,将FRC用于钢筋混凝土柱潜在的塑性铰区,柱的其余部分仍采用普通混凝土,以便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和抗剪性能,从而减轻地震引发的结构破坏。通过对5根塑性铰区采用FRC柱以及1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其破坏机理,并建立其承载力计算方法。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
纤维增强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FRC)是一种高韧性的混凝土。一些研究
1 试验概况
1.1 试件设计
设计制作了5根FRC柱及1根钢筋混凝土柱,以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和FRC区高度为变化参数。原型柱为净高3m、截面边长为500mm的正方形框架柱,缩尺比例为1∶2.5。模型柱边长均为200mm×200mm,剪跨比均取3.0,各柱的纵向钢筋均为412,箍筋按非抗震构造要求配置(从底梁顶面起算,200mm以内,为(φ6@100;200mm 以上为(φ6@150),详见图1。
试件编号、基体强度等级、FRC区高度、FRC的水胶比、实际轴压比、设计轴压比以及各试件所加轴向力见表1。各试件的尺寸及配筋详图见图1。
1.2 材性试验
试验所用普通混凝土和FRC的配合比及相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见表2。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热轧光圆钢筋,其力学性能指标见表3,其中fy、fu分别表示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的试验平均值。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图
表1 试件基本参数
表2 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其强度
表3 钢筋的力学性能
1.3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试验时,首先用竖向油压千斤顶施加轴向荷载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然后施加反复水平荷载。水平荷载采用荷载-位移混合控制方法,试件屈服前按荷载控制,正、反向加载、卸载各1次,直至试件屈服。随后进入位移控制循环,控制位移取为屈服位移的倍数,每一控制位移下循环3次,直至水平荷载显著降低(小于峰值荷载的85%)或试件不能稳定地承受轴向荷载时,停止试验。试件加载简图如图2所示,加载装置如图3所示。
图2 试验简图
图3 加载装置简图
2 试验结果分析
在纵向受力钢筋屈服前,塑性铰区出现少量细微水平裂缝和斜裂缝,其加载与卸载曲线基本重合为一条直线,试件基本处于弹性受力阶段。卸载时可观测到裂缝闭合现象,卸载后残余变形很小。在水平荷载达到屈服荷载(70~80kN)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出现拐点,受力钢筋屈服,6个试件柱顶侧移角平均值为1/64。此后改为按屈服位移Δy的整倍数控制加载循环。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柱脚原有水平裂缝的宽度增大,形成一条裂缝宽度相对较大的水平裂缝;随着水平位移的逐渐增加,荷载略有上升,达到峰值荷载(86~110kN)时,FRC柱的顶点侧移角平均值为1/19.7,钢筋混凝土柱(试件RC6)的柱顶侧移角为1/30,各试件的裂缝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当水平位移达到2倍的屈服位移时,试件RC6的主要斜裂缝不断延伸、扩展,柱脚部位保护层混凝土不断被压碎、脱落,主筋及箍筋外露,构件承载力下降,表现为突然的剪切破坏。当达到极限承载力时,试件FRC1~FRC5破坏以腹剪斜裂缝向两端发展,逐渐贯通、变宽,形成临界斜裂缝,同时受压区混凝土向三个面外鼓,以压坏为特征达到破坏。破坏时,5个FRC柱的顶点侧移角平均值为1/15.7(其中试件 FRC5为1/13.6),钢筋混凝土柱(试件RC6)的顶点侧移角为1/30,各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如图5所示。
图4 峰值荷载时的裂缝分布
图5 试件的破坏形态
由于6个试件的箍筋配置均较少,所以均表现为纵向钢筋屈服后的剪切破坏。钢筋混凝土柱(试件RC6)在达到峰值荷载后突然破坏,斜裂缝较徒,具有明显的脆性。试件FRC1~FRC5下端局部使用FRC,由于裂缝界面上纤维的桥联作用,混凝土抗剪能力增强,推迟了剪切破坏的发生。破坏时,临界斜裂缝由细密的平行斜裂缝逐渐贯通形成,出现的位置也被控制在FRC区域,避免RC区发生突然的脆性破坏,最终产生具有一定延性特征的弯剪型破坏。
另外,现行抗震规范[6]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侧移角限值为1/50,与其相应的层间侧移角实际值约为1/30~1/20。由上述破坏过程可见,在FRC柱达到峰值荷载时,其相应的侧移角平均值为1/19.7,且相应的破坏程度(图4)较轻,稍加修复即可继续使用。这表明,FRC柱比RC柱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
3 压弯承载力分析
3.1 基本假定
对FRC柱进行压弯承载力分析时,采用下列假定:
1)FRC材料在单轴受拉时存在应变硬化现象(图6(a)),为简化计算,假定其应力 应变曲线为双直线形式[16](图6(a)),则单轴受拉应力应变关系为
单轴受压情况下,应力 应变曲线的上升段采用二次抛物线[16],下降段采用水平直线,如图6(b)所示,应力应变关系为
式中:σtc为FRC受拉初裂强度;εtc为FRC受拉初裂应变;σtu为FRC极限抗拉强度;εtu为FRC极限拉应变;ε0为FRC峰值压应变;σcu为FRC极限抗压强度;εcu为FRC极限压应变。
式中:fy、εy、Es分别为钢筋的屈服强度、屈服应变和弹性模量;εs,h为钢筋强化起点应变。
3)FRC柱受力变形后,截面各点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
4)柱截面受拉区,在拉应变小于εtu的区域,考虑截面上FRC的受拉作用。
3.2 柱截面受弯承载力及相应的水平剪力
3.2.1 不考虑柱截面受拉区FRC的作用 在柱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裂缝截面受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截面受拉区的拉力主要由受拉钢筋承受。对于试验中受拉钢筋首先屈服的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压弯柱,其截面受弯承载力可按式(4)计算[17]。
式中符号意义同文献[17]。
相应的柱水平承载力为
式中,a表示柱加载点至固定端的距离,试验柱取a=600mm。
图6 FRC的应力应变曲线
3.2.2 考虑柱截面受拉区FRC的作用 考虑FRC材料在单轴受拉状态时的应变硬化特点,在截面受拉区,在拉应变小于εtu的区域,可考虑截面上FRC的受拉作用。根据假定3)和4),可得图7所示的截面应变和应力图。
为简化计算,受拉区FRC应力分布图形等效为梯形和三角形。受拉区三角形应力分布高度为xtc;受拉区梯形应力分布高度为xtu;受拉区梯形形心至梯形长底边距离为t;拉应变大于εtu的截面高度为xt;FRC受压区高度为x;受压区合力至中和轴距离为y。
图7 柱控制截面的计算简图
对于受拉钢筋首先屈服的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压弯柱,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式中
由截面应变图可得
将上述各式代入(6)式可求得x。
受压区合力至中和轴距离为
梯形形心坐标由组合图形求形心坐标公式得。
对受拉钢筋合力点取矩,得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相应的柱水平承载力仍按式(5)计算。
分别按式(4)和式(7)计算弯矩,并按式(5)计算柱的水平承载力,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及其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按正截面破坏所得试件水平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
由表4可见:1)考虑与不考虑FRC作用所得的水平承载力相差在10%左右,故设计时可考虑截面受拉区FRC的作用;2)如假定柱为压弯破坏,则所得水平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差较多,表明柱是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
4 受剪承载力分析
由前述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的6根柱均为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故应分析其受剪承载力。对于承受水平荷载和轴向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柱,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混凝土所负担的剪力和箍筋所负担的剪力。箍筋所负担的剪力,可采用桁架模型计算[7],即
式中符号意义同文献[7]。
假定柱弯剪区段内的混凝土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其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该区段发生剪切破坏。由材料力学可得
对于图2所示柱,如设定水平轴为x轴,竖轴为y轴,则式(10)中的σx=0,σy=-N/A,其中N 为轴向压力;A为柱的横截面面积。将σx=0、σy=-N/A以及σ1=ft代入式(10),可得
则混凝土所负担的剪力Vc为
由于随剪跨比增加,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将降低,故考虑剪跨比λ后,式(11)变为
式中:n为轴压比,n=N/(fcA)。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剪承载力可表示为
按式(13)计算6个柱试件的受剪承载力,并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可见,柱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表明6根柱均是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与试验现象比较符合。
表5 最大荷载的剪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另外,由表5可见,5个下端局部使用FRC的柱,其水平承载力试验值均高于钢筋混凝土柱,表明FRC材料能提高柱的水平承载力,相应地也提高了峰值荷载对应的水平位移。这是由于FRC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剪性能,所以提高了其受剪承载力。
5 结论
1)试验结果表明,下端局部使用FRC、且配置较少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临界斜裂缝由细密的平行斜裂缝逐渐贯通形成,避免了FRC区发生突然的脆性破坏,表现为在试件达到峰值荷载后,承载力缓慢下降,最终产生具有一定延性特征的弯剪型破坏。
2)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局部使用FRC的柱,计算其压弯承载力时可考虑控制截面受拉区FRC材料的受拉作用,其对柱承载力计算值的影响在10%左右。
3)试验及计算结果均表明,下端局部采用FRC且箍筋配置较少的钢筋混凝土柱为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FRC材料能延缓柱发生剪切破坏,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
4)建立的局部使用FRC柱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3),是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仅用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1]Bechtoula H,Mehani Y,Kibboua A,et al.Seismic behavior of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reversed cyclic loading [C]//15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2:24-28.
[2]吕西林,郭子雄,王亚勇.RC框架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1,22(1):1-7.Lu X L,Guo Z X,Wang Y Y.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beam-column subassemblages in RC frame[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01,22(1):2-7.
[3]王全风,沈章春,杨新勇,等.HRB400级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29(2):114-117.Wang Q F,Shen Z C,Yang Y X,et al.Seismic behavior of HRB400reinforcement concrete column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08,29(2):114-117.
[4]Essawy A,elHawary M.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spirally reinforced rectangular concrete columns [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998,12(1):31-37.
[5]Li B,Park R.Confining reinforcement for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4,101(3):314-324.
[6]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张勤,贡金鑫,姜凤娇,等.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特性的分析方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6):51-58.Zhang Q,Gong J X,Jiang F J,et al.Analysis method for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J].Journal of Civil,Archite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1,33(6):51-58.
[9]姜睿,徐世烺,贾金青.高轴压比PVA纤维超高强混凝土短柱延性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40(8):54-60.Jiang R,Xu S L,Jia J Q.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ductility of PVA fiber supper-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 with high axial load ratios[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7,40(8):54-60.
[10]张君,居贤春,郭自力.PVA纤维直径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9,12(6):706-710.Zhang J,Ju X C,Guo Z L.Tensile properties of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 with different PVA fibers[J].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2009,12(6):706-710.
[11]王晓刚,Wittmann F H,赵铁军.优化设计水泥基复合材料应变硬化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149(3):46-49.Wang X G,Wittmann F H,Zhao T J.Optimize the design of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strain hardening properties [J].China Concrete and Cement Products,2006,149(3):46-49.
[12]Gustavo J,Parra M.High-performance fiber-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An alternative for seismic design of structure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5,102(5):668-675.
[13]Fischer G,Li V C.Deformation behavior of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reinforced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 (ECC)flexural members under reversed cyclic loading condition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3,100(1):25-35.
[14]李艳,梁兴文,刘泽军.高性能生态建筑材料PVA-ECC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1,41(4):97-102.Li Y,Liang X W,Liu Z J.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of ecological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PVAECC[J].Industrial Construction,2011,41(4):97-102.
[15]Li Y,Liang X W,Liu Z J.Behavior of high performance PVA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omposites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32(17):179-185.
[16]Chung C H.Computational and hybrid simul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coupled wall systems[D].America:Univisity of Michigan,2010.
[17]梁兴文,史庆轩.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