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

2014-11-20李丽萍刘莎利

中外医疗 2014年23期
关键词:缝合线术者裂孔

李丽萍 刘莎利 陈 前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云南玉溪 653100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是指患者的视网膜神经上皮与其色素上皮分离开来,该病是眼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通常按发病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Detachment of Retina)、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Detachment of Retina)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Exudative Detachment of Retina)[1]。其中临床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主要是由玻璃体牵引或者视网膜萎缩变性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裂孔,再加上患者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作用,从而导致液化的玻璃体经过裂孔进入患者的视网膜下最终形成视网膜脱离[2]。该病临床上患者通常可出现飞蚊症、闪光感、中心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3]。临床上该病的治疗以尽早手术治疗为主,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90例均为该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全部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年龄在17~73岁,平均年龄(46.5±3.8)岁,其中男性患者 23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脱离范围 1、2、3 象分别有 15、20、10例;对照组患者 45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年龄(46.8±4.0)岁,其中男性 22例,女性患者 23例,其中脱离范围 1、2、3象分别有 14、21、10例。 本研究获得了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了治疗协议知情书。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裸眼视力检查、矫正视力检查、眼压、眼B超、电脑视野检测等常规检查,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沪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21079号)配合三面镜、前置镜详细检查患者视网膜脱离以及玻璃体的具体情况。同时详细记录每个患者裂孔形态、裂孔大小、裂孔数量、裂孔位置(包括与角膜缘距离及其钟点),以及病灶变形区的范围和位置等。全部患者手术前采用普鲁卡因(国药准字H61021844)行眼部轮匝肌和球后的局部麻醉,术中开睑之后给患者补充球结膜下浸润麻醉。

沿患者角巩缘剪开球结膜,对照组患者在普通照明下采用间接检眼镜完成传统外路手术操作,对患者进行穿刺放液时选择患眼视网膜下积液最高的地方所对应的巩膜部位,利用可吸收的缝合线对巩膜的裂孔对应位置进行定位,固定缝合线,术者采用间接检眼镜对裂孔位置进行核实。对于非直视下冷凝裂孔患者所对应的巩膜,采用裂孔冷凝包绕一圈。之后放置硅胶块,采用缝合线进行固定。术者夹住缝合线并轻轻上顶,再次通过间接检眼镜对裂孔位置进行核实,必要时可进行微调整。

观察组患者显微外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主要过程如下:在患者的患眼视网膜脱离的大致范围内直肌下方部位距角巩缘约10 mm左右处进行穿刺,在排出眼内积液后缓慢进行推压,从而促进视网膜下残留的液体完全排出。通过冷凝头在巩膜附近寻找裂孔,借助显微镜在直视状态下观察患者冷凝裂孔所对应的巩膜,直至找到网膜发白位置为止。安置硅胶块,采用缝合线进行固定。术者夹住缝合线并轻轻上顶,术者在显微镜下对裂孔位置进行核实,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对于裂孔边缘的贴合欠佳患者可通过对玻璃体腔注射过滤空气,并对球结膜进行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抗感染处理,主要通过静脉或口服给予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同时对眼部采用链霉素 (国药准字H21022196)、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11021028)和可的松(国药准字H14021552)进行局部滴眼液治疗。

1.3 术后随访

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3±0.5)个月,随访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一次性复位成功率、随访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以及裂孔封闭率等。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中一次性复位成功患者41例,成功率为91.11%,对照组45例患者中一次性复位成功患者32例,成功率为7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3±0.13)°,闭孔封闭率为88.89%,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2±0.11)°,闭孔封闭率为66.6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治疗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严重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于患者的致盲较高,所以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对于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病的首要治疗方法主要是封闭裂孔[4-5]。采用传统的外路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视网膜裂孔的位置进行定位时光凝操作是在普通照明的间接检眼镜下进行,该方法不仅存在放大的倍数低,主治医生观察到的是倒置影像外,在手术过程中术者需要反复进行取戴,使得操作十分不方便且有潜在污染的风险;如果采用间接检眼镜下进行操作,术者手术中能观察到的范围就会变小,并且屈光间质混浊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术者的观察,并且此时观察到的成像较为模糊,术者往往不能在直视下完成手术操作[6]。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显微外路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该手术最大优点是手术中术者能直接观察眼底,并且借助该显微镜的多倍放大后术者所见的为正像,通过冷凝头顶压巩膜即可较为方便的对锯齿缘后的视网膜状态进行观察,同时也便于术者观察裂孔[7];由于放大倍数较高,同时可借助斜面接触镜或广视角接触镜可发现传统手术方法不容易找到的其他较为微小的裂孔。

2013年吴锐彬等[8]人报道,采用显微外路手术治疗35例患者,与对照组的传统外路手术治疗相比一次性复位成功率(92.11%)和视力矫正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延庆等[9]人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该研究结果与临床其报道结果一致。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外路手术方法,显著改善了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君敏,李虹霓.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手术对比研究[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2):108-111.

[2]张冬花,杨仁林,杨芳文.显微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2(11):1086-1088.

[3]Sigler EJ,Randolph JC,Calzada JI,et al.Anatomical and visual outcomes after two-port pars plana vitrectomy reoperation under silicone oil for epimacular membrane or recurrent retinal detachment[J].Retina,2014 Apr 25.

[4]Adelman RA,Parnes AJ,Michalewska Z,et al.Clinic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of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The European Vitreo-Retinal Society Retinal Detachment Study Report Number 4[J].Ophthalmology,2014 Apr 21.

[5]杨永明,王升,许淑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探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142-144.

[6]黄艳君,刘斐,李远标,等.急诊充气性视网膜固定联合气体下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脱离[J].国际眼科杂志,2013(8):1633-1635.

[7]Zhong LX,Du Y,Liu W,et al.Using Surgical Microscope for Sclera Buckling and Transscleral Cryopexy:An Alternative Procedure of Treatment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J].Biomed Res Int,2014,364961.

[8]吴锐彬,郑小薇,陈嘉莹,等.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杂志,2013(9):959-960.

[9]高延庆,郭晓会,李海威,等.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1):2025-2026.

猜你喜欢

缝合线术者裂孔
医用PPDO倒刺缝合线的体外降解性能
医用倒刺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介入术者上肢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裂孔在黄斑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传统和无痛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悬吊防护屏对介入医师最佳防护方案的体模研究
先天性乙状结肠裂孔疝致小肠梗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