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型医院“停车难”
2014-11-20李申虹
文 李申虹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秘书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开车就医成为普遍现象。医院停车泊位缺乏,医院内外交通拥堵状况尤其是三甲医院周边更加严重。开车就医的患者因停车位有限,经常在医院周边长时间等候,造成医院周边交通拥堵,增加就医者的就诊时间,增长了看病焦急而带来的不满情绪,成为医患关系矛盾激化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少数急于就医者,只好违规停在医院周边的道路两侧,大大降低了医院周边道路的通勤能力。医院院内道路的车辆通行压力也远远超过原规划设计要求,造成乱停车现象,医院园区环境混乱,就医环境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医院基本建设的重点大多是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办公楼等楼体建设,往往忽略了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很多医院只有地面停车场,有些医院陆续兴建了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但由于医院的快速发展及社会车辆的急剧增加,停车位仍严重短缺。
有些医院的停车位虽有规划但未达到规划要求提供的停车面积。据对北京21家三甲医院进行调研后的结果显示,其中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儿童医院、首儿所就属此种情况。此外,老旧医疗用房根本就没有配套停车设施。由于这些医院大都位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交汇处,土地使用紧张,新建医疗用房只能在满足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压缩附属配套设施面积。
经过对多家市属三甲医院调查发现,医院停车具有上午不够用、下午不饱和、晚上闲置的特点,这严重浪费停车资源。大量资金投入建设停车设施,却没有体现出停车设施应有的价值,且延长了收回构筑停车设施的投资时间,增加医院的建设成本。而周边住宅楼、商场设施的停车位则存在白天闲置、晚上紧张的状况。
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改善停车秩序势必成为相关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公共服务问题。
首先,政府应充分考虑医院的特殊性,将医院的交通、停车场规划纳入市政整体规划中,结合医院布局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停车系统。已有规划的应严格按照停车泊位配建标准执行。
其次,对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大型医院来说,通过大量建设停车场地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的方法并不现实,建议多管齐下:在医院内建立多层智能化立体停车场,增加车位总量;分时段停车,实现周边小区与医院停车位资源共享;分时段计费,限时停车,越时收费,减少部分车辆在院内停车时间。
第三,医院的服务范围决定了其人流、车流量较大,解决好医院停车、医院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不单单是医院的事情,离不开公安、交通、建设部门在如增设现代化的车位显示屏、治理乱停乱放和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问题上的协同合作。
总之,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院、交通管理等部门通力合作、联合解决。停车位作为城市的一种紧缺资源,更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和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