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患者应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研究
2014-11-18金铭鑫沈琳琳
金铭鑫 沈琳琳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中耳炎手术治疗, 观察组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 比较两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的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疗效确切, 治愈率高, 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慢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慢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 多由于病原菌感染引起中耳炎症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流脓及咽喉疼痛感等, 病情加重可引起患者听力下降, 对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 女10例, 年龄28~70岁, 平均年龄(46.82±6.43)岁;鼓膜穿孔7例, 胆脂瘤型中耳炎13例, 肉芽骨疡型中耳炎8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1例,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46.59±6.25)岁;鼓膜穿孔8例, 胆脂瘤型中耳炎11例, 肉芽骨疡型中耳炎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对照组行常规中耳炎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耳后作环形切口, 使用WORF25以及70°Mm的硬质耳镜清除病灶, 深入乳突、鼓室侧, 最后到鼓窦入口等, 术中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行不同的鼓室成形术, 对于单纯性中耳炎患者, 需行耳道皮瓣筋膜的移植和相应鼓膜的修补, 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需在内镜下清除耳道内残留的胆脂瘤, 重建听骨链。
1. 3 疗效标准[2] 治愈:外耳道形态正常, 里侧鼓膜修补状态良好。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的差异。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耳率、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2. 2 观察组手术前后鼓导听值比较 观察组术后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的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流脓及咽喉疼痛感等, 可引起听力损失等多种并发症[3]。研究表明, 彻底清除病灶, 尽可能改善中耳、外耳道的生理结构, 对于提高听力, 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鼓室成形术是一种耳部显微手术, 在清除中耳病灶的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功能, 慢性中耳炎需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行不同的鼓室成形术, 单纯性中耳炎只需行鼓膜修补术, 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则需行听骨链重建。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彻底清除病变, 提高干耳率, 有效改善听力, 降低复发率, 术后良好的中耳含气腔的形成有助于鼓膜形态、功能及听力的恢复, 远期疗效好, 复发率低[4]。为此,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采用常规中耳炎手术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的共计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将两种方案治疗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进行重点比较, 旨在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结果表明: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范围内, 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术后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 同朱越等[5]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临床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 可有效清除耳道内分泌物, 恢复咽鼓管的通畅性,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华萍,武建东,姚继伟.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33):4285-4287.
[2] 朱海浪,肖自安.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治疗慢性中耳炎54例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1, 30(29):54-55.
[3] 雷明,王东红.耳内镜下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0):55-56.
[4] 张园园,张珺,廖海梅.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临床效果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4):354-355.
[5] 朱越,刘昌冲,梁宏植,等.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当代医学, 2012, 18(32):72-72.
[收稿日期:2014-06-2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中耳炎手术治疗, 观察组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 比较两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的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疗效确切, 治愈率高, 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慢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慢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 多由于病原菌感染引起中耳炎症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流脓及咽喉疼痛感等, 病情加重可引起患者听力下降, 对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 女10例, 年龄28~70岁, 平均年龄(46.82±6.43)岁;鼓膜穿孔7例, 胆脂瘤型中耳炎13例, 肉芽骨疡型中耳炎8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1例,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46.59±6.25)岁;鼓膜穿孔8例, 胆脂瘤型中耳炎11例, 肉芽骨疡型中耳炎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对照组行常规中耳炎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耳后作环形切口, 使用WORF25以及70°Mm的硬质耳镜清除病灶, 深入乳突、鼓室侧, 最后到鼓窦入口等, 术中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行不同的鼓室成形术, 对于单纯性中耳炎患者, 需行耳道皮瓣筋膜的移植和相应鼓膜的修补, 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需在内镜下清除耳道内残留的胆脂瘤, 重建听骨链。
1. 3 疗效标准[2] 治愈:外耳道形态正常, 里侧鼓膜修补状态良好。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的差异。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耳率、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2. 2 观察组手术前后鼓导听值比较 观察组术后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的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流脓及咽喉疼痛感等, 可引起听力损失等多种并发症[3]。研究表明, 彻底清除病灶, 尽可能改善中耳、外耳道的生理结构, 对于提高听力, 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鼓室成形术是一种耳部显微手术, 在清除中耳病灶的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功能, 慢性中耳炎需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行不同的鼓室成形术, 单纯性中耳炎只需行鼓膜修补术, 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则需行听骨链重建。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彻底清除病变, 提高干耳率, 有效改善听力, 降低复发率, 术后良好的中耳含气腔的形成有助于鼓膜形态、功能及听力的恢复, 远期疗效好, 复发率低[4]。为此,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采用常规中耳炎手术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的共计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将两种方案治疗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进行重点比较, 旨在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结果表明: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范围内, 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术后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 同朱越等[5]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临床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 可有效清除耳道内分泌物, 恢复咽鼓管的通畅性,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华萍,武建东,姚继伟.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33):4285-4287.
[2] 朱海浪,肖自安.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治疗慢性中耳炎54例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1, 30(29):54-55.
[3] 雷明,王东红.耳内镜下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0):55-56.
[4] 张园园,张珺,廖海梅.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临床效果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4):354-355.
[5] 朱越,刘昌冲,梁宏植,等.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当代医学, 2012, 18(32):72-72.
[收稿日期:2014-06-2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中耳炎手术治疗, 观察组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 比较两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的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疗效确切, 治愈率高, 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慢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慢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 多由于病原菌感染引起中耳炎症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流脓及咽喉疼痛感等, 病情加重可引起患者听力下降, 对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 女10例, 年龄28~70岁, 平均年龄(46.82±6.43)岁;鼓膜穿孔7例, 胆脂瘤型中耳炎13例, 肉芽骨疡型中耳炎8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1例,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46.59±6.25)岁;鼓膜穿孔8例, 胆脂瘤型中耳炎11例, 肉芽骨疡型中耳炎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对照组行常规中耳炎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耳后作环形切口, 使用WORF25以及70°Mm的硬质耳镜清除病灶, 深入乳突、鼓室侧, 最后到鼓窦入口等, 术中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行不同的鼓室成形术, 对于单纯性中耳炎患者, 需行耳道皮瓣筋膜的移植和相应鼓膜的修补, 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需在内镜下清除耳道内残留的胆脂瘤, 重建听骨链。
1. 3 疗效标准[2] 治愈:外耳道形态正常, 里侧鼓膜修补状态良好。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的差异。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耳率、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2. 2 观察组手术前后鼓导听值比较 观察组术后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的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流脓及咽喉疼痛感等, 可引起听力损失等多种并发症[3]。研究表明, 彻底清除病灶, 尽可能改善中耳、外耳道的生理结构, 对于提高听力, 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鼓室成形术是一种耳部显微手术, 在清除中耳病灶的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功能, 慢性中耳炎需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行不同的鼓室成形术, 单纯性中耳炎只需行鼓膜修补术, 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则需行听骨链重建。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彻底清除病变, 提高干耳率, 有效改善听力, 降低复发率, 术后良好的中耳含气腔的形成有助于鼓膜形态、功能及听力的恢复, 远期疗效好, 复发率低[4]。为此,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采用常规中耳炎手术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的共计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将两种方案治疗的干耳率、治愈率、鼓导听值和复发率进行重点比较, 旨在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结果表明:观察组干耳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在500、1000、2000 Hz及4000 Hz频率范围内, 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术后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 同朱越等[5]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临床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 可有效清除耳道内分泌物, 恢复咽鼓管的通畅性,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华萍,武建东,姚继伟.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33):4285-4287.
[2] 朱海浪,肖自安.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治疗慢性中耳炎54例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1, 30(29):54-55.
[3] 雷明,王东红.耳内镜下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0):55-56.
[4] 张园园,张珺,廖海梅.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临床效果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4):354-355.
[5] 朱越,刘昌冲,梁宏植,等.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当代医学, 2012, 18(32):72-72.
[收稿日期:2014-06-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