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民族性和悲剧性研究

2014-11-18章荔怩

艺术评鉴 2014年19期
关键词:悲剧性民族性俄罗斯

章荔怩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备受瞩目的俄罗斯后浪漫主义杰出音乐家。身为屈指可数的音乐豪杰之一,拉赫玛尼诺夫凭借其独具特色且饱含深情的音乐作品名扬内外。而俄罗斯民族性与悲剧性的艺术风韵已然成为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因此,深入研究其音乐中的民族性与悲剧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民族性 俄罗斯 悲剧性

作为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难得一见的卓越音乐代表人物,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诸多钢琴音乐都具备民族性与悲剧性色彩,对现世以及后世钢琴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俄罗斯民族性的融入——拉赫玛尼诺夫作品耐人寻味的根本原因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具备俄罗斯民族独有的优美、宏伟的特征。作品主题丰富,回味无穷,尤其能够引起俄罗斯人民的共鸣。深入追究其作品耐人寻味的根本原因,与其民族性色彩密不可分,尤其是民族性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在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体现得尤为鲜明。

以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为例,其中就有好几首作品的创作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汲取了灵感。这与拉赫玛尼诺夫本身就对俄罗斯民间艺术感兴趣有着必然联系。如,g小调前奏曲在运用俄罗斯的歌唱旋律的同时也采纳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节奏,从而营造出激昂的气氛,令听者为之动容。此外,在《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乐队演奏的《末日经》的圣咏曲调和第三乐章演奏的带有民间歌舞特点的主题旋律的相互对比, 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矛盾性与复杂性特点。

二、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的悲剧性特征及形成根源

(一)悲剧性色彩——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

所谓悲剧性色彩,不仅体现了某一时代人们的厄运与痛苦经历,而且能够阐述出不屈服于命运,勇于同逆境抗衡的顽强精神。而悲剧性色彩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节奏缓慢而庄严、低沉而感伤,且他所作的融入悲剧性特色的死亡体裁乐曲有很多,诸如《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死亡岛》、《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钟声》等。

在拉赫玛尼诺夫比较著名的钢琴曲作品中,《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艺术感染力最大,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在该作品的第一乐章中,乐曲引子以“钟声”为素材,并且通过钢琴弹奏出从倍弱到倍强的八小节和弦,音律深沉,从弱到强,有种在黑暗笼罩中荡漾的钟声愈加逼近的感觉,分外具有感染力。这种旋律与当时处在十月革命期间的俄国社会现状相互呼应,演奏出了民族危机感,易让听者产生共鸣。

(二)悲剧性特征形成的根源

拉赫玛尼诺夫大部分音乐作品都充满悲伤的基调,散发着悲剧性的色彩。这一曲风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现状是分不开的。

1.坎坷个人经历的影响

父母离婚、姐姐去世使得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本身就具有悲剧特征。再加上他始终难以从《第一交响乐》公演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其作品很少会出现欢快的音乐分子。正是由于这些痛苦的遭遇,拉赫玛尼诺夫逐渐有了宿命意识,认为人无法逃脱命运的困境。伴随着这种思想日益根深蒂固,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的悲剧性特征也越来越鲜明。

2.社会革命现状的影响

拉赫玛尼诺夫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恰巧是一个革命的年代。在这一时期中,俄罗斯的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世界许多国家都处于战乱中,百姓疾苦,各国思想不断碰撞,让越来越多的欧洲知识分子日益焦躁、迷茫、不安以及恐惧死亡。这一动荡的社会现状使得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死亡体裁逐渐风靡,艺术家的思想也愈加蒙上悲情色彩。再加上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内心无法承受悲痛的拉赫玛尼诺夫不得不背井离乡,再一次为其命运以及作品笼罩了一层灰色阴霾。

三、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的深远影响

作为20世纪曲风独特,将民族性与悲剧性体现得淋淋尽致的优秀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与同时代大部分艺术家作品墨守成规、单调乏味的作品截然不同。他的任何一个作品,都有着创新性的构思,并且都运用了与众不同的音乐技巧,无论是节奏还是韵律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并且他一直都坚持着自己擅长的浪漫主义风格,用乐调弹奏悲剧人生,呼唤美好命运的到来。可以说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俄罗斯社会现实,传播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具有延续历史的意义,而且为后世艺术家创作作品带来了灵感,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每一个时代的音乐作品或多或少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处在风头浪尖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天才,拉赫玛尼诺的悲剧人生经历使悲剧性思想在其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20世纪前后世界的动荡局势以及十月革命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精神冲击,他的音乐作品似乎逐渐成为当时那个不堪年代的真实写照。具有俄罗斯民族性与悲剧性的音乐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得以享誉世界的重要因素,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英]罗伯特·沃克.拉赫玛尼诺夫[M].何贵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尹子.拉赫玛尼诺夫·不朽的旋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李倩怡.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传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悲剧性民族性俄罗斯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另辟蹊径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