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几点策略

2014-11-17李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化学

高燕

摘 要: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多而学习时间有限,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能、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着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来充实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还要从微观、日常的水平上去观察和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预定的教育计划和程序,才得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相应阐述。

关键词:高中教学;化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118-01

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多而学习时间有限,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能、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着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来充实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还要从微观、日常的水平上去观察和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预定的教育计划和程序,才得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相应阐述。

一、鼓励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导致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以下是调查时部分学生的回答“找不出问题”、“理解不深,想不出问题”、“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问题太小,无价值”、“太快,来不及思考提问”、“提出问题的机会少”。

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还是要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在高三的应试训练中,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比较有感觉和经验,但是现在的信息、情境题越来越多,需要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套用正确的知识去灵活面对,计算题也大多结合工业生产的背景进行设计,为了算而计算的题目少了。所以地毯式轰炸做题以增加熟悉度不再是高水平考试的目的了,高水平的考试考的是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正确分析评价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如主动编题,看书上的资料也能有编题的可能性。有的同学还编出一些计算题,第6小问编得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气体是流动的,有损耗。这和书本上的“高炉煤气”含有哪些气体,为何称之为“煤气”是不谋而合的。

二、注重细节教学,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体验,保护并开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多联系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而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要通盘考虑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制订周密的计划,事先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要克服见一步走一步、备一课讲一课的被动局面,要有大局观。例如:在《化学①》(必修)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介绍铁和铝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介绍生活中的铁合金和铝合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要求通过实验分析铁锈中的铁是Fe2+还是Fe3+?联系如何防止生锈?了解铁和血红蛋白的关系,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铁在人体中吸收和利用的过程。(2)让学生推选代表取来浑浊的河水并在课堂上加上明矾,通过实验的现象说明明矾在净水中的应用,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明矾的净水原理,铝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就像一块磁石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欲望,教师应因势利导,积极组织做好这些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识的应用不仅是学习教材内容要求做的实验,而且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化学①》(必修)P.95实践活动——雨水pH的测定,《化学②》(必修)P.68的实践活动——在塑料袋中放一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或青橘子,将塑料袋口扎紧,密封好。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等等。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学生不难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得出如何催熟青香蕉或青橘子。

三、注重知识传承,把化学知识从零散的记忆整合为理论知识的贯穿体验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大多学生有知识杂乱、记忆点多的印象,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虽然由于一些知识教授范围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在高中课堂上完整地阐述一门科学。但“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给学生一些启迪,让学生有自动往“深”和“全”去探索的目标和勇气,但如何实施,这需要一些教学设计和联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如例题:已知钙的化学活动性比钠强,但事实钙与水的反应远不及钠剧烈,合理的解释是什么?解析:按照金属活动顺序,钙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应该更加剧烈,但由于生成物Ca(OH)2是微溶物,会覆盖在固体钙的表面,阻止钙与水接触,反而速度变慢。

那么,下面的这道大相径庭的题目也会用到“接触面”来考虑。例题: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①将金属钠用细铁丝网网住后进入蒸馏水中;②将金属钠用带孔的铝箔包住后进入蒸馏水中; ③将金属钠直接投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烧杯中;④将金属钠直接投入盛有过量氢氧化钠的烧杯中。

试精确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下产生氢气的量的关系应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包有铝箔的钠和水反应后形成的碱液会继续和铝反应生成氢气;而用铁丝网网住的钠会沉在水底反应,和③④的区别是钠浮在液体面上,因钠呈熔化态,会和空气中的O2等反应而致产生的气体少。答案是C。

李艳

摘 要: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多而学习时间有限,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能、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着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来充实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还要从微观、日常的水平上去观察和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预定的教育计划和程序,才得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91-02

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多而学习时间有限,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能、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着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来充实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还要从微观、日常的水平上去观察和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预定的教育计划和程序,才得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相应阐述。

一、鼓励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导致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以下是调查时部分学生的回答“找不出问题”、“理解不深,想不出问题”、“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问题太小,无价值”、“太快,来不及思考提问”、“提出问题的机会少”。

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还是要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在高三的应试训练中,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比较有感觉和经验,但是现在的信息、情境题越来越多,需要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套用正确的知识去灵活面对,计算题也大多结合工业生产的背景进行设计,为了算而计算的题目少了。所以地毯式轰炸做题以增加熟悉度不再是高水平考试的目的了,高水平的考试考的是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正确分析评价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如主动编题,看书上的资料也能有编题的可能性。比如曾经有一道高三化学知识背景的反应,又是高炉炼铁原理的实验室设计,它包括了气体的净化、检验、酒精灯的点和熄顺序等,有的学生可以设计很多问题,说明他对知识掌握的全面、考虑问题更缜密。如:

1、长颈漏斗中的水的作用?

2、两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分别是?

3、先点哪盏酒精灯?为什么?

4、第2盏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

5、先熄灭哪盏酒精灯?

有的同学还编出一些计算题,第6小问编得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气体是流动的,有损耗。这和书本上的“高炉煤气”含有哪些气体,为何称之为“煤气”是不谋而合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二、注重细节教学,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体验,保护并开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多联系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而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要通盘考虑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制订周密的计划,事先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要克服见一步走一步、备一课讲一课的被动局面,要有大局观。例如:在《化学①》(必修)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介绍铁和铝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介绍生活中的铁合金和铝合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要求通过实验分析铁锈中的铁是Fe2+还是Fe3+?联系如何防止生锈?了解铁和血红蛋白的关系,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铁在人体中吸收和利用的过程。(2)让学生推选代表取来浑浊的河水并在课堂上加上明矾,通过实验的现象说明明矾在净水中的应用,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明矾的净水原理,铝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就像一块磁石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欲望,教师应因势利导,积极组织做好这些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识的应用不仅是学习教材内容要求做的实验,而且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化学①》(必修)P.95实践活动——雨水pH的测定,《化学②》(必修)P.68的实践活动——在塑料袋中放一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或青橘子,将塑料袋口扎紧,密封好。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等等。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学生不难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得出如何催熟青香蕉或青橘子。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将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身边,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用知识、智慧和行动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光荣感。也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知识传承,把化学知识从零散的记忆整合为理论知识的贯穿体验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大多学生有知识杂乱、记忆点多的印象,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虽然由于一些知识教授范围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在高中课堂上完整地阐述一门科学。但“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给学生一些启迪,让学生有自动往“深”和“全”去探索的目标和勇气,但如何实施,这需要一些教学设计和联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如例题:已知钙的化学活动性比钠强,但事实钙与水的反应远不及钠剧烈,合理的解释是什么?解析:按照金属活动顺序,钙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应该更加剧烈, 但由于生成物Ca(OH)2是微溶物,会覆盖在固体钙的表面,阻止钙与水接触,反而速度变慢。

那么,下面的这道大相径庭的题目也会用到“接触面”来考虑。

例题: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金属钠用细铁丝网网住后进入蒸馏水中;

②将金属钠用带孔的铝箔包住后进入蒸馏水中;

③将金属钠直接投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烧杯中;

④将金属钠直接投入盛有过量氢氧化钠的烧杯中。

试精确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下产生氢气的量的关系应是( )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C包有铝箔的钠和水反应后形成的碱液会继续和铝反应生成氢气;而用铁丝网网住的钠会沉在水底反应,和③④的区别是钠浮在液体面上,因钠呈熔化态,会和空气中的O2等反应而致产生的气体少。答案是C。

又如,初中课本中提到了原子组成分子;在高中共价键的学习中,把这句话翻出来,但强调的是如何“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组成比例,把共用电子的饱和性提出来,并且指出最外层8电子后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需求。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化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