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池困境

2014-11-17李北方

中外文摘 2014年15期
关键词:甘祖昌前人后人

李北方

中学数学课上有一道经典的应用题题目:一个水池,上面有个水管注水,每分钟入水x立方米,下面有个水管放水,每分钟出水y立方米,求解,多长时间能把水池注满或者放干。

在训练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方面,这当然是个好题目,可是其表述方式违背生活常识,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怪。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题的时候有过跟我类似的想法:一边注水,一边放水,这也太浪费水了吧,为什么干这么荒唐的事儿呢?

其实,这种荒唐不但存在于数学课本上,也实打实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着。当然我指的不是用水的问题,而是指一些政策的逻辑。

2014年的春晚上有一首歌,叫做《老阿姨》,献给“全国道德模范”,以及2013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老人。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1950年代随甘将军辞去公职回江西老家种田。国家保留了他们夫妻二人的工资待遇,但他们把钱几乎全都捐出来,用于村里的建设。如今,龚全珍老人已经90多岁了,还在发挥余热。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的介绍视频中这样说:“1986年,甘祖昌这个将军农民离开了人世。他给村里留下的,是修好的水渠、建好的大桥和改造好的良田,给家人留下的,是数枚用鲜血换来的军功章。龚全珍含着悲痛,把丈夫葬在了山里,让将军继续守候这片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土地。”

甘将军奉献过的村子现在发生着什么,详情我不清楚,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或许也在进行着土地确权、流转等。如果是这样,那么该村的土地经过改造,还配有水利设施,相对而言就会转化为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进入某些特定个人的腰包。

这个具体事例是时代转折的缩影。甘将军在那个年代不是特例,而是无数无私奉献过的千万社会主义建设者之一。如果说新中国在建国时是一个近乎干涸的水池,是这些前人舍生忘死地劳动,为水池蓄水;如果说改革是个“释放红利”的过程,那么就要承认“红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正是这些前人忘我地积累下来存于“水池”之中的。

积累不是目的,积累下来当然是为了使用的,问题是怎么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本是正常的;可是这里的“前人”与“后人”都是总体上的代际概念,至少我们的“前人”在辛苦栽树的时候是在为整体上的下一代劳动,而不是为了“后人”中的某些人而劳动。如果前人栽树,后人搞林权改革,一部分捷足先得者把前人栽的树变成自己的私产,只供自己乘凉,或者别人要乘凉就收租金,那么道德上的困境就出现了。

奉献的价值基础是利他,市场的价值基础是自利,二者是相悖的。这种悖论不仅体现在两个时代的转折上,在今天也还持续存在着。当下,一方面是主流价值观在鼓励奉献精神、褒奖奉献行为,另一方面是在市场化改革中也会带来一些人过度自私自利的问题,反映在我们的媒体上,到处都可见这两种背道而驰的价值理念的奇妙混合。这就构成了当前价值体系中的“水池困境”。

利他是高尚的,我们应该致敬;不损害他人的自利也不可耻,我们没必要鄙夷。可是,要讲利他主义,就要全社会一起讲;讲利己主义,也要全社会一起讲。不应当既鼓励一部分人以,“我为人人”为标准,却同时放任另一部分人搞“人人为我”的那一套,否则对无私奉献者的褒扬就不像是褒扬,而是轻侮。鼓励“傻子精神”,和把人当傻子,只隔一层窗户纸。

(摘自《南风窗·双周刊》2014年第1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甘祖昌前人后人
“给后代留下革命传家宝”
打渔人
论后人和陶“归去来”辞之缘由
唯大英雄能本色——谈采茶戏《将军还乡》甘祖昌人物形象塑造
趣味古文
霍家的败亡带给后人的警示
永恒的坚守: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老人关爱下一代的事迹
身残创基地 呕心育后人
金晖关爱育后人
吸取前人经验 发展军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