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台湾行的一个细节说起

2014-11-17周彪

中外文摘 2014年15期
关键词:电话卡话费通话

周彪

前不久,随旅行团到宝岛台湾兜了一圈儿,很想说说台湾之行中的一个细节,即电话卡消费信息的即时反馈。

飞机在桃园机场降落后,我们一行在机场大厅几乎人人都买了一张本地电话卡,以备联系家人朋友之用。我将一张面值300台币的电话卡,植入手机试打了一下,话音未落“嘟嘟嘟”的短信就马上反馈回来了,告诉你本次通话耗时多长、费用几何、余额还有多少。说实话最初我以为这类短信可能是专为初到台湾的大陆同胞提供的一次“友情服务”,可后来每拨打一次均有同类短信回复,我才明白这是台湾电信运营的一个惯例。别小看了这个服务短信,它能给游客提供调控通话时长和有效控制话费的便利,不至于在旅行途中因手机罢工而成为“盲人瞎马”,或不小心落单而成为“闲云野鹤”。对比一下内地的临时电话卡,那就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冷冰冰的芯片,到话费即将打完也不会给你半个字的提示,直到你的手机无法通话时它才会公事公办地告诉你“您的手机已停机”。当然个人常用电话卡的待遇稍微要好一点,在话费余额不足30元或20元的时候,会有一个提醒短信,之后就是机主个人的事了,反正没话费了就停机没商量。

一个小小的提示短信,昭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服务理念:在海峡那边你能享受上帝的感觉,在内地就是一种纯粹的买卖关系。通话即复短信,对内地电信运营机构来说决无技术上的难题,要害在于有无利益可图。恕我直言,如果即时短信允许收费,运营商定会欣然为之,反之则对不起没那份闲心为消费者着想。

为何会出现这种天差地别的现象?市场意识淡薄当为主因。市场意识就是竞争意识,也是服务意识。海峡那边的电信事业市场化早一些,服务意识自然浓厚得多。试想,弹丸之地、2000多万人口就有中华电信、远传电信、台湾大哥大三大电信运营商攻城掠地,不强化服务意识怎么能生存得下去呢?而内地的电信曾经是威风八面的国字号垄断企业,虽然后来培植了几家竞争对手,但用户基数巨大,收费名目和方式繁多,各家业务和利润依然极为可观。事实上在咱们身边服务意识淡漠的岂止一家?患此病症的国字号企业乃至公共服务机构不胜枚举啊。

(摘自《辽宁青年》2013年第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话卡话费通话
挑战舌头
买东西 送话费 生意马上好几倍
低成本视频通话APP
家庭服务卡
视频通话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2013年3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
12年收藏电话卡7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