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4-11-17刘建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多媒体教学

刘建瑛

摘 要:多媒体技术集声音、 图像、文本、动画为一体, 以鲜明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学手段单一落后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文章举例分析了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从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看,他们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比较敏感,乐于接受。而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本、动画为一体,具有形、声、光、色、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恰好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巧妙恰当的把多媒体运用于数学教学,不仅能生动、直观、形象、全面、准确的表达和体现教学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且能适应小学生理性思维不强、学习持久力弱等特点,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数学素质、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1 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为了激发学生探求新识的欲望,在教学中要重视新的创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适时运用多媒体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变“给桃吃”为“伸手摘桃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1.1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挥能力不可缺少的情绪。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开始我用课件演示:一只小白兔绕直径10米的圆形花坛跑,一只大乌龟绕着边长10米的正方形花坛跑。我边演示边问学生:“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学生感到茫然,于是我抓住学生渴望知道答案的心理特点适时引导:“学完今天的知识便能知道谁走的路程多”。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习新内容,为学习本节课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2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态的事物变为动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圆的面积》这一课的重点就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也是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我先在电脑大屏幕上画一个圆,然后采取分步推进的方法,先用动态画面形象直观地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演绎出来。然后展示一个平均分成32份的圆,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找出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讨论完后,在屏幕上闪烁圆的周长的一半和近似长方形长的关系,圆的半径和近似长方形宽的关系,便很容易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所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减轻了认识的难度,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1.3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容声、色、文为一体,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背景,标准逼真的情境,能对学生的感官和视觉产生强烈冲击,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一些教学软件中,练习题变成了摘果子的游戏,面对有趣的学习,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摘对了果子,还有悦耳的音乐或精美的图像做奖励,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2 借助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通过多媒体的声、形、色等各种渠道,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推导公式时,学生的疑惑是为什么沿高剪开,怎样剪?不沿高剪开能不能拼成?根据这些情况,在推导公式时我利用“割”、“移”、“拼”的办法在课件上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过程,结合数方格的方法,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利用多媒体的图象、文字、移动等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剪开、平移、拼补的转化方法,解决了为什么沿高剪开的核心问题,发现了这个长方形和原来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思维明朗化,清晰地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动手操作的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去探索和思考。使学生脑、口、手并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受阻的思维得到疏通,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把握关键,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巧妙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帮助学生接通思维上的“间接点”,变静态为动态,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降低理解程度,可有效突破重、难点,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圆周率的含义是本课的重难点,由于推导圆周率涉及到把曲线拉直、测量、计算、综合等知识,学生受已有知识的限制,很难建立解决问题所需条件的表象,思维受阻,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在教学时为了突破难点,在引导学生用滚动法、绕线法自测手中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后,收集6位学生(每组1人)的测量数据填在画有表格的投影片上,通过计算对比,归纳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然后利用课件演示绕线法和滚动法,三个直径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加深印象。通过这种有序的媒体的展示,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疏通了学生的思维渠道,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新知识、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 巧用多媒体,有利于增加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巩固练习是强化学生对数学认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重在强化重点,沟通联系,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容量,优化教学信息的传输,控制数学节奏,实现多思路的训练,才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利用多媒体,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避免小黑板的多余累赘,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使精讲精练落到实处,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我设计了以下一组演示文稿,让学生判断各图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通过这组练习,不仅巩固了三角形的三种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用多媒体设计具有层次性、趣味性、智力性的练习题,很好地达到了练习的目的,深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能使教学成为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趣活动,可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进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扩大信息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甘肃张掖73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多媒体教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浅谈“小先生制”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尝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提高课堂效率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行研究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学生眼中的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