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2014-11-17魏淑娟宁鑫
魏淑娟 宁鑫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其运用逐渐广泛。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模块,可以充分利微课“精”(学习效率高)、“易”(操作简单)、“快”(学习见效快)的特点,尤其是在高考冲刺阶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以高考题型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考点为例,结合微课的效果与制作解决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知识点的应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微课 诗歌鉴赏教学 运用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细小的知识点、考点的一种微视频,通常是由“讲授题型─指导方法─总结考点”三个环节构成的小型教学模式。
二、设计微课的针对性
以高考题型为落脚点,通过讲授做题技巧,最后归纳总结考点类型,充分发挥微课“精”(学习效率高)、“易”(操作简单)、“快”(学习见效快)的特点,针对性强,尤其是在高考冲刺阶段,能有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以高考题型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考点为例,结合微课的作用与制作解决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这个知识点的应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三、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方面的运用
根据2014年新课标最新《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题型的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能力层级达到D级。学生在这一题上失分较多,虽然在一轮复习时费时很多,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诗歌鉴赏题型非常广,复习时很难全面把握,难免顾此失彼,越想全面掌握却越难做到,所以诗歌鉴赏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很难掌控,很多一线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兴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突破这个知识点,因此我进行了诗歌鉴赏微课教学的相关尝试。
(一)利用微课,分解、细化知识点。
鉴于诗歌鉴赏题型广、知识点多这一特点,我通过设计微课参与教学,分解、细化知识点,利用视频等多媒体,用现代技术阐释古代诗歌,整合最新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地将现代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教学模式,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下文就微课在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方面的运用加以说明。
(二)根据考点,设计微课类型。
微课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PPT式微课,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左右。二是讲课式微课,由讲师按照微课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时间为5~10分钟。
依据高考诗歌鉴赏的考点要求,我将两种类型结合使用,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这一考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很琐碎,学生掌握较困难而且很容易记错,我将知识点分别加以总结、归纳后,以PPT、视频的形式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如在介绍“知人论世”时,将杜甫的一生经历以视频播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圣的生活经历,对理解诗歌感情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这种以视频授课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兴趣,并且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接受了信息,记住了知识点,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结合高考题,具体阐释。
以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诗歌鉴赏题为例,具体阐释微课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该题的第一问考查作者用什么手法表现梅花,很多学生看题后的第一反应是不知所云,完全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入手,理不清思路,所以第一问答得很乱,各种答案都有,自然得分不理想,做完题后学生普遍反映难。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我设计了动画展示的教学方式,将难懂的知识点以喜闻乐见的动画出示,以此加深学生印象。
(四)理清思路,动画展现。
我们通过仔细审题,很快就能发现第一问其实就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属于诗歌表达技巧的一个方面,主要包括比兴、渲染、烘托、抑扬结合、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等,知识点很多,而且每个概念下面有相应的子概念,这个专题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花费了大量精力,甚至专门抽时间背诵,但是学生记忆依然困难,即使记住了还容易混淆,做题效果依然不理想。我发现这些问题后,突然想到到以前学生看视频资料时效率非常高,于是将这些概念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辅以最近开展的微课案例开发,将知识点以图画和动漫展示出来,十分钟的动漫视频,将抽象的诗歌鉴赏知识点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整个课堂轻松活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有学生指出,配给该知识点的音乐和诗歌感情不协调,应该配另一种类型的音乐,学生居然将知识点和诗歌的感情联系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学生纷纷表示期待其他的知识点也用这种方式教授。
总之,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研究落实好考点知识点,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记忆积累知识点,以点带面,逐步完善知识体系,更好地迎接高考,是每一个高中教师的职责,也是我们探索研究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思考、多学习,利用现代技术辅助传统教学,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尔钢.如何做好高考古诗鉴赏题.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
[2]张世贵.诗词“情感”题分类解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3.
[3]汤瑾.等古代诗歌阅读.中学生阅读(高中版·高考),2013.
[4]曹志勇.也谈诗歌欣赏的解题方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