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你,并爱上你
2014-11-17姜晓静
摘 要:文言文、周树人、写作文是时下广为流传的“三怕”,目前文言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苦不堪言,心生畏惧。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浅显认识,从调动学生兴趣和改变课堂常规教学入手,总结了一些让学生爱上文言文的经验,赘述如下。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切入点;视频;常规形式;手段多样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然而
实际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耗时长、难度大、收益小,真可谓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老师过于勤恳,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课堂上老师几乎是逐字逐句解释,稍好一点的是,先让学生通译一部分,老师点拨重点词句,或是先点拨词句,再让学生通译文段;课下再花费大量时间背这些支离的知识点。可是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是采用课外文言文的语段,所以,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课堂学习很畏惧,甚至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很反感。
今年有幸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选修《史记》内容,我就想借助《史记》让学生在45分钟之内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文言文,成为文言文课堂的主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下几点做法,望同仁们不吝赐教。
一、课堂的切入点很重要
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这篇课文尽管故事性强,但篇幅长,文言知识点多,可引导的内容多,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了解文本内容:(1)信陵君为什么要窃符救赵?(2)怎样窃符救赵的?学生在课堂上粗读课文很快就找到“与赵胜的特殊关系”“告别侯嬴时侯嬴献计,重用朱亥”这几部分,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侯嬴是谁,朱亥又是谁。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
以前总能在课堂上逮到几个津津有味的偷偷读课外书的学生,而这几年,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读书,他们还不愿意,总是要求看看视频或是让我说说。所以,我与“时”俱进,也把一些影片,电视讲堂搬到课堂上。在学习《赵氏孤儿》这篇文章时,由于节选部分文字很少,内容也好理解,所以,我让学生比较电影版和史记版中的程婴。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很认真地研读司马迁笔下的程婴,进而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
光有热情,事情只成功了一半,得让学生的兴趣持续下去,做教师的就不能循规蹈矩,要打破常规授课流程。高中课程紧,语文在很多人眼里又是多一节少一节无关大碍的,所以,语文课堂的时间有限,有必要根据文本内容难易安排教学内容、课时,确定教学形式与讲课流程。以《飞将军李广》为例,以李广得名“飞将军”入手,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不在话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个如此勇武,又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为什么“无尺寸之功得封邑”,学生细究课文,就会找到答案:心胸狭隘“斩霸陵尉”“杀已降”“受梁王授将军印”以及逞个人英雄主义等。师生就把这一部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点,进行探讨。其他部分可以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方式,或以练习形式解决,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因文而异,灵活采用多种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完《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我试着让学生完成这样的作文:(1)假如你和荆轲同时代,针对“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写一篇新闻报道,并对这篇新闻发表新闻评论;(2)根据司马迁的叙述,把《荆轲刺秦王》改成小说。学生研读了荆轲刺秦王的来龙去脉后,写起作文来也必然会得心应手。这样一石二鸟,写作的情趣也调动起来,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课堂内外结合。功利化的使然,高考毕竟考的是课外文段,学生再有兴趣,也是以提高分数为目的,所以,要不失时机地结合课外文段,迁移课内,延伸课内知识,教授《垓下之战》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司马迁对项羽、刘邦的态度,我又选取了一些片段作为补充。在学习其他篇章时,有时候也会穿插一些和课文故事相关的成语故事,或是戏曲故事。这样无形当中也就介绍了掌握一些文言词语义项的方法了。
学习文言文,可以说切入点非常多。我们做老师的任重而道
远,我们要多花心思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钱国利.高中文言文词语归纳教学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作者简介:姜晓静,女,1976年5月出生,本科,现就职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第六中学,研究方向: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