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 社

2014-11-17甘丽云

西江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分社竹竿孩子

甘丽云

做 社

甘丽云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与冬至,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做社”。

我的村子共有八个小组,每年每组轮一个人。轮到谁,谁就是“社头”。社头前一天就挨家挨户去收社钱、社米。在做社当天一大早,社头有的扛锅、有的扛柴、有的扛桶,把一切要用的东西准备好,扛到大社(庙的一种)。大社是村里最大的一个社,别处还有两个小社。然后从村里赶一头大猪去社边杀(那是用社钱买的,分好了每人一份,叫社肉)。大约下午四点,社头先用猪、鸡拜了大社、小社就开始分社肉、社粥了。一般大社分社肉,小社分社粥。

儿时盼望做社最好是周末,不用眼巴巴地盼着早点放学。分社粥、社肉时,每家的孩子都争着去领。我每每要与弟妹猜剪刀石头布,输了的是“跟班”,没有权利拿社粥社肉。还没有到分社粥的时间,孩子们几乎都到大社边了,有的在树下追逐,有的打功夫,有的看社头把一块块肉用竹片串起,挂在竹竿上。一百多份社肉,满满的一竹竿。这时社头就会把肩膀一甩,喊道:“小子,长大也轮到你当社头。”

拜祭、分肉完毕,就是“领社”了。我们都围成一圈,耸起耳朵听,生怕错过自己父母的名字。首先是领社肉,喊到名字的就到竹竿边拿肉,只能从竹竿最外拿起,不许挑肥拣瘦的。然后就是领熟肉(大肠、猪肚类),还有几个社饼。最后便是领社粥了。

说起社粥,可是孩子们最爱吃的。粥是用猪红(即猪血)煮的,配上葱、姜,那味儿呀!老远就能闻到香。把粥壶一伸,社头就用勺把粥舀到粥壶上。这时孩子就会嚷嚷:“多给点,多给点……”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总忍不住闻一下社粥的香味。一到家便迫不及待拿出碗筷,你一勺我一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特别爱吃社粥,吃完连碗也会舔净。我爸妈是不吃社粥的,全留给我们吃,说吃了社粥能快高快大,读书聪明。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把粥全部“消灭”了。长大后才明白,父母那样做,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多吃点。

吃了社粥,就开始张罗杀鸡、做饭,拜祭了祖先就是丰盛的晚餐了。如果是冬至,还要包上米粽,那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家乡有“过冬空,过年穷”的说法。

出来工作后,有一年二月社,恰逢周日。我在家,弟妹们都在学校,再也不用猜剪刀石头布了,而我却没有了去拎社粥的念头,是小表弟领的。人长大了,没有了童年的纯真,我只是安静地坐在门前看着跑去领社粥的孩子。妈妈在一边唠叨:“你呀!以前总是争着去的。”

但我还是爱吃社粥,爱闻那香味,也常常忆起儿时领社粥时的快乐。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分社竹竿孩子
欢迎订阅2023 年《中国记者》
欢迎订阅2022 年《中国记者》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法新社进入朝鲜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