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深圳讯美科技项目岩土勘察与评价

2014-11-16孙胜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2期
关键词:辉绿岩第四系风化

孙胜楠 李 妍

(1.吉林建筑大学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130118;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 长春130022;2.吉林建筑大学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8)

一、概述

2 01 1 年4月15日-4月29日受深圳市讯美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 对其拟建的讯美科技项目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初步阶段的勘察,拟建场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北侧为科华路,东侧为科慧路,南侧为科智东路,西侧毗邻科苑北路。拟建场占地地面积约37200m2,拟建高度小于100m高层建筑,设地下室三层。

勘察目的与勘察要求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具体技术要求为

(1)初步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的分布,提出防治措施;( 3)、初步查明地下水情况,并对其进行腐蚀性分析,提供地下室设防水位及抗浮水位;(4)、地震设防烈度,场地土类别,场地特征周期;(5)、对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进行初步分析,提供边坡支护及降水建议。

(二)勘察工作量

根据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完成如下工作量

(1)野外测量定点28个;(2)、勘探钻孔28个,其中技术孔19个,一般孔9个,钻探总进尺1605.50米;(3)取土样32组,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取岩石样4个,进行了饱和抗压试验;(4)实测28孔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并取水样3组,进行了水质简分析;(5)标准贯入试验96次/15孔;(6)岩芯照相28张。

二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南山区科技园区,场地原始地貌为低丘坡地地段,后经取土整平,现场地地势平坦,场地表面大部分地段为水泥路面及原建筑物拆迁后残留基础地段,勘察场地钻孔高程介于填海再固结预压堆载而成,场地地势大部分较四周为高,仅西、北两侧较低,勘察时场地南东部新近堆积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及淤泥,地形高低不平,孔口地面标高为15.25~18.21 m,高差2.96 m。

(二)岩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燕山期花岗岩((3)),场地东南侧出露一辉绿岩岩脉以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杂填土:为表层建筑垃圾,成份为水泥块及砂石层,一般厚度约0.5m,场地东北角处较厚,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4.6m,为水泥块填土;该层在场地大面积出露,仅东南及西南角处未见揭露。

(2)第四系坡积层(Qdl)

含砾粘土:棕黄色、褐黄色,以粘粒为主,含约50%的石英砾粒,系由花岗岩风化坡积而成,硬塑状态。该层全场局部地段分布,层厚4.50~11.70m,平均7.40m,层顶埋深0.00~4.60m,层顶标高5.71~12.5m。标贯试验1次,击数17击,修正击数13.2击。

(3)第四系残积层(Qel)

砾质粘性土:褐红色、褐黄色,以粘粒为主,含约20~30%的石英砾粒,系由下伏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可塑~硬塑状态。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1.65~27.80m,平均21.76m,层顶埋深0.00~12.00m,层顶标高5.71~17.81m。标贯试验49次,击数12~32击,平均21.2击;标贯试验修正击数11~22.6击,平均16.1击。

场地内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中、微四个风化带

(5) 辉绿岩脉(βμ)

①全风化辉绿岩:褐黄色,呈全风化状,岩芯呈土状;在钻孔ZK13中揭露,钻孔揭露厚度3.60m,顶板埋深26.40m,顶板标高-9.60m。

②强风化辉绿岩:灰绿色,,岩芯呈土夹中风化碎块状;在钻孔ZK13中揭露,钻孔揭露厚度9.80m,顶板埋深30.00m,顶板标高-13.20m。

③中风化辉绿岩:灰绿色,岩芯呈柱状;在钻孔ZK13中揭露,钻孔揭露厚度2.00m,顶板埋深39.80m,顶板标高-23.00m。

表 1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

(三)水文地质简况

勘察期间各钻孔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均遇地下水,在勘察期间测得混合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3.60~8.10m。各含水层分布及水质分析情况如下:

(1) 松散岩类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场区,含水层为第四系覆盖层,属弱透水层,地下水迳流条件差,富水性差。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

(2) 基岩裂隙水

分布在花岗岩风化裂隙中。地下水的渗透性受基岩裂隙发育程度影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局部裂隙发育,裂隙连通性较好,渗透性较强,风化裂隙发育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致使地下水的渗透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较大。

(3) 水质分析

本次勘察在钻孔ZK13、ZK15及ZK20取水样三组进行分析,其报告成果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l-2001,2009年版)判定,场地属Ⅱ类环境,弱透水层地下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三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根据场地周边区域地质图场地北侧有一断层通过,断层走向为近EW向,倾向S,倾角70°,钻孔揭露断层带发育于风化岩体中,断层带已风化呈土状,但断层带埋藏较深,且为老断层较为稳定;场地东南侧发育一辉绿岩脉,仅在ZK13中揭露。根据《深圳地区区域稳定性评价报告》深圳市区全新世以来未有明显的断裂活动,场地稳定性较好。场地处中风化岩体埋藏较深,第四系及风化层较厚,但作为高层建筑可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后,适宜建筑。

(二)地基稳定性评价

拟建建筑物范围内除多部分分布残留建筑物基础,局部分布填土,建筑范围内主要为残积及坡积砾质粘土、风化岩;土层呈可塑~硬塑状态,具有中等强度及压缩性,均为良好地基土;花岗岩各风化带花岗岩各风化带,具有较高承载力及较低压缩性,均为良好地基土。综合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好。

(三)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规定,深圳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处地形平坦,处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四)地下水影响评价

场地内地下水为松散堆积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粘土层中,地下埋深较浅;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风化岩体中具有微承压性且水量较大;基坑主要位于第四系粘性土中地下水对基坑施工有一定的影响,桩基施工时持力层将位于风化岩中,风化岩中地下水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基础设计时需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影响地下室底板抗浮水位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潜水,建议地下室底板的抗浮水位取至14.00m标高。

(五)地基基础选型分析

根据本场工程地质条件,中风化岩埋深较大,残积土、全风化及强风化岩土层厚度较大,拟建建筑宜采用预应力管桩或钻(冲)孔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需清除上部含块石的填土层,以全或强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可以强风化花岗岩层作桩端持力层。具体桩型需设计院根据经济及施工条件进行确定。

(六)基坑工程评价

拟建工程拟设三层地下室,基坑范围内的主要土层为人工填土、砾质粘土,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距离基坑地面较大。基坑支护宜采用桩锚支护或土钉墙+预应力锚索进行支护。基坑支护应做专门设计。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01.

[2]孙武,周爱红,曹松. 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J].科技广场,2012.

猜你喜欢

辉绿岩第四系风化
第四系胶结砂层水文地质钻进技术研究初探
SN 地区辉绿岩下弱信号宽方位采集与成像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河北平原区第四系(200m以浅)岩土体综合热导率特征综述
北疆第四系覆盖层上明渠结构优化研究
地面激光雷达在斜坡风化探测中的应用
新疆博格达地区发现类似稀土四分组效应的辉绿岩
基于图像的风化仿真
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