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开发生产门槛高低的讨论
2014-11-15
1 自有品牌手机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各界推出自有品牌手机的热情与日俱增。2013年,崔健、水木年华、韩庚等演艺界明星先后推出个人定制手机。而在ICT领域,我们看到小米、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参与投入到智能手机的设计开发中来。最近,罗永浩发布锤子手机、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王自健进军手机开发行业等新闻吸引了业界不少的关注。
如果说,娱乐明星推出自有品牌手机至多仍停留在参与设计部分时尚元素的阶段,那小米、阿里巴巴、锤子科技等则更进一步地深入到了该领域——投入智能手机硬件及软件的开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自有品牌手机的开发生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2个方面:
(1)市场层面
首先,智能手机已日渐成为大众化的电子消费品,市场需求量大、产品更新换代快,巨大的发展潜力带动市场投入的积极性。其次,相比PC机,手机对于品牌属性、个性化功能等的需求较高,手机更需要差异化的不拘一格,这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团队提供了放手一搏的机遇。最后,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未来所有的电子信息服务都将通过智能手机传递给最终用户,对于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企业而言,抢占智能终端入口至关重要。
(2)技术层面
以MTK、展讯等为代表的芯片公司已能够提供成熟的多媒体芯片平台,包括软硬件设计在内的Turnkey方案降低了后续开发的技术难度。在整机设计方面,国内已培养出众多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终端设计IDH公司,可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系统参考设计。同时,富士康等OEM代工企业的参与将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可见,智能手机领域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优化为手机的开发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 成功的手机产品需要多维度资源的高
效整合
目前,国内自有品牌手机开发主要存在3种模式:
(1)全面参与手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的开发。例如小米,在参与硬件工业设计的同时,推出MIUI操作系统、米聊等内置应用。
(2)推出基于Android的自研操作系统,并与品牌智能手机厂商进行硬件合作。例如阿里巴巴在自研阿里云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与天宇朗通等品牌厂商合作,推出阿里云大黄蜂等手机;百度通过与戴尔、长虹的合作推出百度云·戴尔和百度云·长虹手机。
(3)在品牌智能手机中搭载自研的手机App应用,例如腾讯QQ、新浪微博和360安全管家等。
尽管产业链的细化分工大大降低了手机开发生产的技术门槛,但成功的手机产品必须以优质的产品性能以及合理的营销手段为前提。以第一种模式为例简单分析如下:
(1)产品设计环节
在智能手机高度同质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选取手机CPU、屏幕、存储器、摄像头等核心配置是对企业设计水平和发展眼光的巨大考验。同时,单纯堆砌高指标硬件的做法已过时,软件平台与硬件功能优质的结合才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在这方面苹果手机就是成功的典范。
(2)产品生产环节
手机生产环节关系到产品产能及良率等诸多问题。供应链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对上游元器件供货商的影响力,完成原材料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基于与ODM厂商的良好合作,把握产品的生产规模及周期。另外,对于产品质量的管控能力也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摸索。
(3)产品销售环节
国内目前的手机销售渠道逐渐多样化,包括运营商定制渠道、线下公开市场渠道、互联网电商渠道等,手机企业需要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销售渠道并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在控制营销成本的同时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另外,还需要兼顾手机产量与库存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等问题。
(4)资金链管控环节
在统筹考虑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同时,还需要实时管控好企业的资金链。仅以每部手机平均供应链成本为1 200元计算,初期投入生产20万部,则至少需要启动资金2.4亿元。而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合理的资金链滚动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命脉。
综上所述,成功的手机产品需要多维度资源的高效整合。纵观目前已取得市场成功的手机企业,无一不是在原有领域具备相当的经验积累并且拥有成熟的产业链资源。毕竟,创造良好的手机品牌价值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至少需要3代手机产品的长期积累。
3 手机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1)手机性能的提升
4G等无线接入技术的升级演进带来更加高速便捷的信息服务,用户对手机处理能力、屏幕显示优良的需求也将大大提高。在核心处理器方面,CPU从32位向64位演进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多媒体处理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对OpenGL、DirectX等图像处理及H.265等视频编码技术的支持。另外,眼球识别、柔性屏、裸眼3D、全息显示等是近年来屏幕显示技术的创新亮点,而手机屏幕分辨率也有望于在近年达到2K(2 560*1 440)甚至4K(3 840*2 160)的水平。
(2)应用场景的拓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针对各类差异化应用场景的手机及相关衍生品将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运动健身、身体追踪等应用的普及使用户对手机传感能力的需求持续增加,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创新结合必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NFC、指纹识别等技术能够进一步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方便的技术保障。
(3)商业模式的创新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手机市场的网络制式无疑是最复杂的。再加上众多的白牌手机厂商以及业界熟悉的价格战,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全世界手机品牌最多、产品更新最快、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而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已趋于放缓:在发达国家,高端手机以换购需求为主;在印度等新兴市场,中低端手机需求虽仍在持续增长,但盈利能力比较有限。
目前,以小米为首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已逐渐改变通过手机硬件盈利的商业模式,百立丰等手机企业甚至推出了免费手机,希望通过构建网络平台获取盈利。未来,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手机领域商业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有望引领ICT行业全新的市场潮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