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电信运营商业务运营管理三个趋势的讨论

2014-11-15付玉辉

移动通信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电信业运营商融合

付玉辉

我国电信业的业务运营管理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我国电信业的业务运营管理发展演进过程中,同时存在融合、分离和再平衡等重要趋势。这些发展趋势正在对我国电信业的业务运营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电信业 业务运营管理 产业融合 移动互联网 网运分离

1 绪论

2014年我国电信业的运营管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风从何处来,云从何处起?概言之,技术和制度的变革是其主要动因。而如果要深入探讨技术和制度变革对我国电信业运营管理的深刻影响,还应该从历史的维度加以探讨。电信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电报和固定电话的产生。以电报和固定电话技术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电信业的主体部分。自从移动通信产生并成为电信业的主流技术,电信业便发生了一次新的革命性的变化。进入互联网传播阶段之后,电信业发展的格局再次发生了新的革命性变化。从历史角度来看,对电信业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技术主要有3个:第一个是电报和固定通信技术,第二个是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个是互联网技术(包括人际互联网和物联网)。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这种技术变迁的逻辑还只是发生在电信业内部;从通信网技术到互联网技术,这种技术变迁的逻辑则突破了电信业的产业范畴而进入了一个新的产业领域。这种新的技术变迁反过来对电信业的运营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点业界已经有目共睹。

2 融合方向:创新之源

2014年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指出:“通信业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由制造和运营逐渐向应用和服务转移。目前通信业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正呈现出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趋势,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多种新业态。不同技术和业务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通信业的服务对象更广、服务种类更多、服务能力也更强。”[1]这种深刻变革的突出现象之一就是融合。

自从有了互联网传播方式,电信业就不可能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独守一个封闭的产业圈子。互联网创新开放的效应使得互联网和普通信息消费主体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旁路效应,即绕过了电信运营商,而直接向信息消费主体提供各种信息通信服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业对于传统电信业的旁路效应更加明显,更多的信息通信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直接推送到了用户面前,从而使得信息通信产业格局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自从有了互联网传播方式,基于互联网开放创新的特性而形成的技术融合、媒介融合、服务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的新形态层出不穷,从而推动了信息传播领域产业融合态势的形成,并为未来大信息传播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以来,这种从技术融合到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更为明显,其中媒介融合环节当前得到了我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对于信息通信产业分立状态的突破和改变而言,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功不可没。其中,移动互联网的贡献尤其显著。从这个角度上看,互联网创新传播方式可谓是电信业发展的创新之源。不管是出于被动的选择,还是主动的谋划,我国电信运营商都在向互联网产业开放的方向作出各种努力,进行了各种尝试,并有了或大或小的收获。具体而言,我国电信运营商是否形成有体系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我国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发展战略是趋于开放还是趋于保守?这些问题要根据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具体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来进行考量。毕竟,经营规模庞大的传统电信运营商本身并未彻底转型为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只是其创新发展的取向之一而非全部,其对于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选择不可能和纯粹的互联网公司保持一致。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主体还是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的融合运营体,还是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的融合运营体,其发展战略自然以传统通信发展为主体而形成,互联网业务只是电信运营商增值电信业务的一个核心部分,因此互联网发展战略并未真正上升为我国电信运营商的主体战略。但是从信息通信服务的视角来看,传统通信服务和作为新兴通信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又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传统电信服务发展战略和互联网服务发展战略之间应该存在具有内在逻辑的过渡和衔接,而不应完全割裂来看待。互联网发展战略在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整体战略布局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发展战略也将更具体系化、主体化、融合化等特征。

3 分离方向:开放之果

2014年以来,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由3G向4G演进,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TD-LTE和LTE FDD混合组网试验范围进一步扩大,5G技术的研发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由此看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移动微视频正在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主要的传播形态。在此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电信业运营管理的演进,国家信息通信监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从不同层面采取措施来推进电信运营管理的变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2]一石激起千层浪,“网运分开”这一改革方向在我国电信业引起了巨大反响,从2014年开始了新的探索。

电信运营从有网运营到无网运营的变化是我国电信业进一步走向开放的一个历史标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虚拟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出现即是一例变革。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数次发放,可以看作是我国电信业网运分离的一种尝试。目前,从我国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现状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对于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更大的推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其在业务层面主要具有2层含义,一是虚拟电信运营业务是当前传统电信运营业务的一项重要补充;第二,虚拟电信运营业务是虚拟电信运营商主体公司业务的一项重要补充。具有更为充分互联网思维的虚拟电信运营商没有天然的传统电信运营商运营管理基因,可以更灵活、更富有弹性地推进移动通信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但是其目前尚无可能立即从更大范围上替代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主体地位。对于虚拟电信运营商自身而言,虚拟电信运营业务也不可能一跃成为其公司业务的主要盈利业务种类,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其公司主体业务的有益补充。2014年9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就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发展,对基础电信企业提出要求:“一是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以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和移动转售企业携手共进;二是要不断拓宽合作思路,协同创新;三是要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为新进入的民营企业树立好的榜样。”[3]这说明传统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与此同时,接入网业务向民资开放一事也将成为电信业走向开放的另一项新举措。201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前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表示,将适时进行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4]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认为,接入网业务属于《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鼓励民资进入的八大电信领域之一,它是继虚拟运营商业务后,工信部下一项重点推进民资进入的电信业业务。[5]这些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变现有的电信业产业格局。endprint

电信运营从自建铁塔到租赁铁塔的变化,是我国电信业进一步走向开放的另一个历史标记。2014年7月15日,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据称,9月11日该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公司的成立,最为直接的推动力源自于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同时背后也看出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和许可。对于我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而言,这是一个有利于推进共建共享的好消息。这项改革举措使得3家运营商从自我建设、重复建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将移动通信中的铁塔建设、运营以及服务等业务从传统电信运营商主业中剥离出来,其实也可以看作是网运分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于我国传统电信运营商而言,他们可以放下包袱,专注于信息通信服务的运营和发展,可以尝试通过更为创新的方式来提供信息通信服务。当然,中国铁塔公司自身还有着进行混合所有制探索的使命,不过该探索和我国三大传统电信运营商的运营管理变革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这里暂且不进行讨论。

4 王者纷争:以人为本

2014年还有一个话题不时被业界和学术界谈起,那就是在信息通信服务领域,谁是王者?构成信息通信服务产业领域的核心元素很多。在涵盖内容和传输全过程的信息通信产业领域,谁是王者?是内容为王,还是传输为王?是产品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是营销为王,还是服务为王?似乎每一种重要的运营管理元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产业价值,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意义。但是哪种元素能够成为最重要的王者,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但却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

邬贺铨认为:“我们走过了以计算机为中心、以图形作为主要界面的PC时代,走到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走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时代,现在又是一个以应用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跟物联网是并行发展的。……移动终端将成为物联网重要的节点。”[6]由此看来,技术变革的脚步势不可挡,信息通信服务领域王者角色的变化却总是变幻莫测。在没有现代通信网络的时候,伴随固定电话网的出现,固定电话网络成为信息通信服务领域的王者。但是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固定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物联网不断出现,使得单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不再具有一统江湖的霸主地位。无论传输网络如何变化,内容的地位依旧重要,但是,脱离了传输网络的内容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阶段,所有的内容都在不断寻找更适合其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传播的新形态。渠道重要吗?渠道自然重要,没有渠道的传递,产品和服务就无法更为普遍地到达网络最末梢的消费者。产品重要吗?产品当然也重要,没有具体的信息通信产品,如何能够形成具体的信息通信服务,没有具体的信息通信服务,消费者又将以何种方式来满足其具体的信息通信需求。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传播领域而言,可谓“王无定王”,强调单一运营管理元素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突出整合优势,趋于融合创新将成为我国电信业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电信业运营管理而言,尤其需要强调的不变基本规则是,服务是信息通信业的本质,开放创新是信息通信业推进运营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方式,极大限度地、安全地、人性化地满足信息消费主体对于信息通信服务的多样化、全方位的需求是电信运营管理的根本所在。

5 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电信业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在整个信息通信服务阵营中,我国电信运营商的产业角色是趋于核心化,还是更趋于边缘化?电信运营商的产业地位是趋于提高,还是更加趋于下降?电信运营商的运营管理是趋于一体化,还是趋于破碎化?这些问题需要电信业运营管理的实践者给出新的答案。其实,2014年许多答案估计已经在电信业从业群体的心中逐步形成。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答案也仅仅是2014某个时间点的答案。在整个信息通信阵营中,由于创新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技术和制度变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电信业的产业角色、产业地位和运营管理模式也处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之中。目前即断言何种运营管理模式最佳还为时过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对于电信业运营管理创新模式的探讨还仍在路上。旧的平衡已经打破,新的平衡正在建立。

参考文献:

[1] 贺翠萃. ICT产业加速变革 互联网演进呈现十“化”[EB/OL]. (2014-02-21). http://www.cnii.com.cn/informatization/2014-02/21/content_1309178.htm.

[2]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 (2013-11-15).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94.htm.

[3] 张英,苏德悦. 中国通信企协虚拟运营分会举行揭牌仪式[EB/OL]. (2014-09-26). http://www.cnii.com.cn/hygl/2014-09/26/content_1451947.htm.

[4] 肖瑶,何巨骉. 苗圩: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方案将适时推出[EB/OL]. (2014-05-19). http://business.sohu.com/20140519/n399746917.shtml.

[5] 侯云龙. 电信业开放再提速 工信部酝酿向民资开放宽带接入业务[EB/OL]. (2014-04-09). http://jjckb.xinhuanet.com/2014-04/09/content_499128.htm.

[6] 武文锴. 邬贺铨:物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特征[EB/OL]. (2014-04-03). http://tech.qq.com/a/20140403/022384.htm.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信业运营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绩效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创新
《融合》
电信业新变局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中国电信业增长质量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